书城社科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26153300000032

第32章 品格力量篇(4)

卡特赖特看在眼里,心中暗喜。他用慈祥的目光对着信徒们说:“请坐下,”待信徒们坐下后,牧师祈祷了一番后,又说:“凡是不愿下地狱的人都站起来吧!上帝保佑你们!”

教堂里又长出了“树桩”。只见林肯又是纹丝不动。

这正中卡特赖特的下怀:他本来就要让林肯当众出丑呢。此刻,他装作严肃地说:“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心献给仁慈的上帝而进入天堂,大家都不愿意下地狱与丑恶的魔鬼为伍。可是,只有大名鼎鼎的林肯先生一人例外,他两次都没有作出反应。请问林肯先生,你到底要到哪里去?”

其实,林肯是故意要把卡特稍特的话调引到这儿来的,他见时机成熟,就从容不迫地站起来,以他当律师时锻炼出来的口才柔中带刚地雄辩起来:“我是以一个恭顺听众的身份来这儿的,没料到卡特赖特教友竟单独地点了我的名,使我深感荣幸,我认为:牧师先生提出的问题很是重要,但我感到可以不像其他人一样回答问题。他直截了当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愿用同样坦率的话回答:‘我要到国会去。’”

这简直是一段绝妙的演讲词,使在场的教徒们一领林肯不凡的风采,他们都被他的辩才所征服,拼命地鼓起掌来。好像这里不是教堂,而是竞选国会众议员的演讲会堂。

高高在上的卡特勒特牧师,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三寸不烂之舌竟僵硬得无法动弹了。

马克·吐温解围计

庞大的基督教中有个叫******的教派,这教派提倡一夫多妻制。

有一天,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有事前往基督教堂。

一位摩门教徒正兴致勃勃地宣讲他们的教义,听者越聚越多。

这******徒已讲得口沫横飞:“这个社会男人要扮演多重角色。他们太累了,需要各种各样的女人成为他们休息的港湾。为了制止嫖妓情况的发生,慈善、博爱的******永远主张一夫多妻制。”

马克·吐温停下脚步,细细听了一会,终于憋不住,拨开人群,走进议论纷纷的人流里,靠近这******徒。

马克·吐温幽默地问这******徒:“尊敬的先生,希望你重复一遍关于婚姻的高见。因为我的耳朵有点聋!”

******徒得意地大声重复:“先生,你听着。其他的先生、太太、小姐们也听着。******为你们敞开博爱的大门,******主张一夫多妻制。”

马克·吐温听了笑道:“尊敬的先生,您主张一夫多妻制,那么你父亲也为你找了很多母亲吗?”

******徒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突然,眼珠骨碌碌一转,冲马克?吐温笑眯眯地发话:“你能够在《圣经》中找到一句禁止一夫多妻的话吗?”

“当然可以。”马克·吐温不慌不忙答话,“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四节说:‘谁也不许侍奉二主’。”

马克·吐温故意把一夫多妻嘲笑成一夫侍奉多妻(多主),这样就能把一夫多妻纳入《圣经》关于“谁也不许侍奉二主”的论题,从而成为《圣经》所禁止的对象。

那教徒理屈词穷,一时哑口无言。围观者哄笑而散。

维特门不失风度

一天,美国波士顿一家豪华的旅馆,大厅里尽是一些衣着华丽的人,她们吃喝嬉耍,热闹非凡。尽管这样,他们仍觉得不够刺激。

这时,大厅里来了一个穿着乡下人服装的中年男人,他独自坐在桌边,节俭地饮用着一杯咖啡。那班企图寻找新鲜刺激的绅士淑女见到了他,便一齐向那人围了过来,纷纷取笑道:

“乡巴佬,你是从哪里来的?”

“你身上的衣服该是父亲留给你的。”

“建议你到路边的小摊上去喝咖啡,因为那里的环境和价格对你比较合适。”

“。”

中年男人在众人的围攻下,缓缓地站立起来,不失风度地说:“女士们,先生们,我祝愿你们愉快和健康,在这不断前进的时代里,难道你们不能变得更有教养,更聪明些吗?想你们穿着高贵,但言词如此卑俗,这是十足的虚伪。你们从我的衣着看我,认为我是乡巴佬,就不免看错了人!而我呢,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这之前,还认为你们是高贵的绅士淑女,其实错了,我再重复一句:‘我们都错了’。”

这个被称为“乡巴佬”的中年人原来是著名律师,刚当选为州议员的维物门先生,这天他刚从乡下进城,所以一副乡下人的打扮,他把那些“绅士淑女”讥讽了一顿后,有人走进来,尊敬地招呼他:“维特门先生,请!”

“啊!原来您是维特门律师?”大家惊讶地叫起来。

维特门对那群目瞪口呆的人仍然很有风度地说:“再见了,祝你们晚安!”

爱因斯坦的司机

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位挺可爱的司机,小伙子机智灵活,记忆力特别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后,科学界轰动了。爱因斯坦被四处邀请去作报告。他的司机不辞辛劳地送他去演讲。

连续多日的疲于奔波,爱因斯坦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一日,他乘着汽车到某大学作报告,途中忽然又感到一阵头晕,他心里十分焦急,今日恐怕难以应付这场演讲。

司机从反光镜中发现爱因斯坦的脸色不对,便停车问:“先生今天怎么啦?”他用手一摸,发现爱因斯坦正在发烧。便说:“不行,您得去医院。今天这场报告别去了。”

爱因斯坦摇摇头,说:“这不妥,即使作不动报告,也得前去道歉讲明情况。不过,我不想放弃这场演讲。”

司机知道爱因斯坦的脾气。可瞧他那病兮兮的模样,哪还能演讲?忽然,他机灵一动,说:“既然先生执意要去,我不勉强。可这场演讲我来代劳。”

爱因斯坦吃了一惊,诧异地问:“你?能行?”

司机笑笑说:“您的报告,我听过三十多次了,简直可以背诵出来。不信您试试,反正那儿的人又不认识您。”

爱因斯坦同意了。结果,司机没说大话,他在台上的演讲精采极了。听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当司机刚要走下讲台,一位教授走过来,提了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请这位“爱国斯坦”博士回答。

司机对教授所提的问题毫无所知,愣了一下,脑瓜一转,轻松地笑笑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连我的汽车司机也能回答出来的。不信?您去问问他。”说完他把手指向正在前排凳子上休息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开心地笑了。他用几句话,解答教授提出来的问题,那么简洁,那么透彻。教授惊呆了。

罗斯福假装糊涂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太平洋就再也没太平过。战斗机呼啸长空,军舰驰骋海面。

这一天,美国太平洋地区司令办公大厅内却出奇地平静。所有的闲杂人员全给屏退,只剩下两位将军在密谈。

司令官海军上将尼米兹吸了一口菲律宾雪茄,左右扬着一张美国芝加哥刚出版的报纸,冲着美国情报局的高级官员福特发怒:“福特将军,我简直怀疑我们的情报人员除了进老鼠,别的啥也不会!这可是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

福特双手接过报纸,一条花边新闻赫然入目: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

福特尚未开口,尼米兹上将心头的火却越燃越旺:“不久前,我派遣的情报小组好不容易破译了日方密码,‘以假赚真’的计谋好歹运用成功,眼瞅战局胜券将掌握在我手心,这,这一下子,岂不前功尽弃!”尼米兹的脸色越来越铁青:“福特,这消息表面上在颂扬我们美国情报机构天下无敌,其实在拆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的台。这件事,罪不可恕!”

福特肚里也憋满了气:本来部下好不容易立此奇功,偏偏给喜欢多事的新闻记者出风头去!他马上抽出钢笔,“刷刷刷”写好一封信,恳求尼米兹:“司令官先生,请把它火速转交罗斯福总统,要求尽快采取错施,坚决追究泄漏军事机密的法律责任!”

第二天下午,静悄悄的总统办公室内。罗斯福总统的一位秘书推门入内:“总统阁下,有一件重大的军事机密泄漏事件需向您汇报……”说着把尼米兹上将转来的信交给罗斯福总统。

罗福斯取过信细细看过一遍,笑着说:“这个老尼米兹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福特也没耐心,跟着凑热闹。告诉他们,就说一切顺其自然。”

芝加哥的这家报纸依旧如期出版,一切恰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而日本人虽然也曾注意到芝加哥这家报纸的“独家新闻”,不过当观察到美国政府没有兴师问罪、采取严惩“泄密”措绝,便大失所望,又是美国新闻记者在哗众取宠,假新闻一条!日方不屑一顾,一直到中途岛之战打响前,都没想到更换密码。

果然,中途岛战役以美国入的胜利而告终。

一次,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接见尼米兹上将时,上将心中仍牵挂着那封信的事。忙问:“总统阁下,您为何不对泄露军事秘密的那家芝加哥报纸严加惩办?”

罗斯福总统目光炯炯地反问,“假如对这家报纸兴师问罪的话,那么,不正说明则‘独家新闻’确有价值吗?假如我们假装糊涂,不理不睬,日本人才会认为,这破译密码之说是纯属谣传呢日本人在中途岛之战打响之前一直没有想到更换密码,不正好证明我们这么干自有过人之处吗?”

尼米兹上将恍然大悟一笑:“啊,原来您是假装糊涂呀。我还在心里骂你是个‘糊涂’总统呢。”

罗斯福总统忍不住哈哈大笑,“尼米兹,你应该是我装糊涂的老师呢。你在中途岛之战不是运用过‘以假赚真’的计谋吗?”

海顿的玩具蟋蟀

美国某空降部队的上等兵海顿是个十分贪玩的调皮鬼。训练空隙爱独自去摆弄他那一大堆的自制玩具,那些鬼把戏还真逗人,有会飞的,有会爬的,有会跳的,有会鸣叫的……常常吸引了一大群官兵围观。

这一日,司令部作战参谋戈迪少校下联队检查训练情况,当他来到三中队一分队时,只见五六个士兵正围着一张桌子,津津有味地看着什么。陪同戈迪少校检查的中队长正要叫喊:“嗨……”

没有等他喊出来,戈迪少校一把拖住他,悄悄地说:“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放轻了脚步,来到了他们身后。

“喂!海顿,你也该给这个小东西起个名呀。”

“我早想好了,就叫他玩具蟋蟀。”

戈迪少校看到,那由塑料皮片等做成的小玩意儿,形状还真像蟋蟀。海顿一捏了它某个部位,那小东西便会连续发出“瞿瞿瞿”的声音。

戈迪少校看着看着,一个奇特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了出来。只见他转过身子对中队长匆匆说了一声:“我还有事要回司令部,回头继续检查。”

原来,戈迪少校从海顿的玩具蟋蟀上受到启发:我们的空降部队正苦于在夜间投落后无法立刻集中,战斗力发挥不出来,如果让士兵身上人人带有这么一只按着会叫的玩具蟋蟀,这个难题不就解决了?他把设想立刻报告了司令官。当即得到了认可。

不久,美军一0一空降师的官兵们在集训时就人人身上多了一个特殊武器——玩具蟋蟀。

1944年6月5日夜,该部队作为盟军诺曼底登陆战的先遣队,搭乘滑翔机率先实施空降。但由于受德军防空炮火的封锁,全师绝大部份的人,迫降在一个长27英里、宽15英里的长方形地带上。由于人人带了玩具蟋蟀,大家依靠玩具蟋蚌的鸣叫声,很快结集,形成了战斗队形。才避免了黑夜中因为部队分散,而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

基辛格外交妙语

曾担任过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能言善辩,而且十分风趣。

1972年5月20日,基辛格随同尼克松总统去莫斯科举行美苏首脑会谈,途经维也纳时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向基辛格提出了一个所谓“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

基辛格笑道:“我明白了,你看马克斯和他的《纽约时报》一样多么公正啊,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的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以无论我们怎么办,总是糟透了。”他沉思丁片刻,接着一字一板地说,“这样吧,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的声明。”

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一个星期后,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4个协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向记者们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当基辛格谈到前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时,有个美国记者想探问这方面的秘密,他问基辛格;“我们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署分导式多弹头?”

“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基辛格耸耸肩,一摊手说,“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不是保密的吗?”基辛格反问,“那你说是多少呢?”

那个记者知道无法问下去了,只好尴尬地笑笑。

在越南战争期间,基辛格与越南外交部长在法国巴黎进行艰难的秘密谈判。越南代表义正词严地指出,美国从越南撤军是谈判成功的先决条件。

基辛格深知与越南的谈判是极其艰难和复杂的,但仍抱有希望,他风趣地说:“我们有一条长长的隧道要穿过,但在遥远的尽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亮光。”

越南外交部长也以妙喻回赠:“如果美国从越南撤军,那么谈判进程就会以光的速度穿过这条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