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26153300000034

第34章 自我疆域篇(2)

这时英国也以飞快的速度崛起,成为另一个海上强国。它不愿荷兰在海上称王称霸,更不甘心巨大的财富被荷兰囊括而去,极想取而代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秘密地进行军事准备,等候时机以武力解决。然而,荷兰的商船运输是合法的贸易,英国如果对之贸然动兵,将遭到国内外舆论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军事行动的成功。最好的办法是逗得荷兰先行动武,这样就使英国用兵“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明明是自己想动手打人,却偏要人家先动手,这就要使用计谋,激起人家的怒火才行。英国人就是这样做的。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璜议案:“凡英国的进出口产品,只能使用英国的船只和原生产国或进口国的船只。”这个议案从表面上看,也是很冠冕堂皇言之有理的。

但这个议案的实施,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商业利益,他们再也无法从航海中牟利,眼看花花绿绿的金钱被英国人截取,不由怒火中烧,准备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拒不让英国的“航海法”得以实施。这就中了英国人的计,他们颁布这项国会议案就是要迫使荷兰动武。

荷兰是个贸易大国,但在军事上比较薄弱,而且是仓促备战,各方面的准备都比较差。而英国则是蓄谋已久,军事准备比较充足。而且是“后发制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一交战,结果当然是英国获胜,荷兰只得承认了英目的《航海条例》。这事发生在1652年。

以后,又爆发了两次英荷战争,都以荷兰失败面告终。从此,荷兰丧失了海上的霸权,英国终于达到了取而代之的目的。

英军真假炮兵阵

1942年9月的阿拉曼战场上,德国侦察机在一片沙漠地带突然发现了一个英国军队的可疑阵地。

偷拍的相片很快冲洗出来了。德军的谍报人员围坐在桌边分析起来。照片上的区域似乎经过了严密伪装,但是,从整个地段上明显存在经过挖掘加工过的工事的痕迹,以及那些过于浓密反而让人起疑的树木丛,可以判断出,这里很像英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根据图片上的分布范围看,大约有三个半团的兵力布置在那儿吧。”

“且慢下结论。”年过半百的党卫军谍报专家泰恩突然提出了疑意。只见他手持放大镜,对着桌上的图片,仔细研究着。“我认为,这个所谓的炮火阵地,很可能是英军故意设置的假象,用意正是为了迷惑我们。诸位请看,这处伪装网罩下的那东西决不是炮管,而是电线管。”

谍报员们经泰恩这么一提醒,再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那张照片,不由纷纷称是,于是,一份关于英军在沙漠地带布置“假炮阵地”的侦察报告呈到了德军司令官的桌上。

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很快打响了,德军司令部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经过再三论证,屡番侦察证实的英军的那个沙漠地段的“假炮阵地”,竟然对德军发射起猛烈的炮火来,打得德军措手不及,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

原来,德军谍报专家泰恩从侦察机偷拍的照片上发现的“机密”,正是英军经过精心设计的圈套。英美指挥部为了给德军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在战前便商量要拿一支炮兵部队设置在对敌人杀伤力颇大的沙漠地区。可是,英军指挥官们知道,德军的侦察机十分厉害。明目张胆地进行大规模兵力调配无疑是给敌人树立了活靶子。因此,既要能给敌人以意料不到的打击,又要给敌人造成一种“这里并没有真的炮火阵地”的假像。英军指挥官们充分估计了敌人的空中侦察能力,而故意用许多电线杆在沙漠地区的掩体里当“火炮”样巧妙地伪装起来,同时又露出一些破绽,让德军侦察机在偷拍照片后,能从照片上分析出“真假”来。从而形成一个英军在沙漠地带设置了一个迷阵概念。而当战斗打响的前夜,英军却悄悄地把真炮开了进去。

英军的良苦预谋,果然使德军中计,从而着实挨了一顿猛揍。

清扫空中的走廊

英国莱军用机场上,科学家詹姆斯先生呆呆地站在那雾的世界里。雾是那么的深,那么的浓,好像是流动的浆液,把詹姆斯浑身上下都浇湿了。瞧吧,这雾还是彩色的。处在这微黄或红黄的雾中,就别打算看三米以外的东西了。即使是大阳升得老高,那雾还是好团结,好像不情愿分手,只是变得淡了一些,本来让它笼罩着的物体,微微露出一些轮廓。四周变成了海市履楼,很是好看。

在这多雾的国度,却苦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了。让他们怎么在这能见度极差的机场起飞和降落呢?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架架歼击机、轰炸机随时要凌空而起,去对付德国空军呀!

詹姆斯先生在机场上纹尽脑汁,考虑着怎么突破这大自然的天然屏障。

詹姆斯试验了一次又一次,均告失败,这雾的空间太庞大了。忽然,詹姆斯灵机一动:燃烧地面!通过燃烧使地面气温升得高高的,高温逼得雾气蒸发成水滴落地,空气能见度不是可以大大提高了吗?

詹姆斯和机场后勤人员开始日夜忙碌起来。机场跑道两旁全安装上了管道。“砰砰砰”大家抡臂挥锤,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便凿出了一个小孔。

他们用四轮小铁车拖来了一筒筒航空汽油,灌到管道小孔内喷出来为止。

詹姆斯一声令下,士兵们手捧点火装置,飞也似点燃遍每个小孔。

一刹那,整个机场陡然出现一个个火炉,熊熊燃烧,空气受到火热烤炙,雾气渐渐消散。目睹这一壮景,英国军人为初步成功,纷纷高声欢呼。

1943年11月,英国人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在浓雾笼罩的机场上空清扫出了一条空中走廊。

“英国雄鹰”终于可以随意地升空出击,凯旋而归。英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直采用这种放火驱雾法。战后,它让英国的2500架飞机,近一万名飞行员安全降落在英国本土呢!

一休巧辩店老板

街上有个杂货店老板,经常到安国寺来和长老下棋,往往要下到深更半夜。一休跟一帮小和尚就要在旁边送水沏茶,不断侍候。那杂货店老板身披兽皮,并不觉寒冷,可是一休那帮孩子一个个都冻得簌簌发抖。为此他们恨透了这个老板。一休就在寺庙门口写了一张告示:“穿兽皮者不得入内。”

杂货店老板披着兽皮又来下棋,他看见了这个告示,并不以为然,仍旧大模大样走进寺去。一休领着一帮小和尚正在大殿上等候,见了老板便责问:“你看见寺外的告示了吗?”

“看见了!”

“既然看见告示,为何还要明知故犯?”

杂货店老板指了指大殿旁侧的大鼓说:“它也是蒙着兽皮的,既有先例,它可以进入大殿,我当然也可以披兽皮入内。”

当杂货店老板洋洋得意之时,一休拿起大鼓旁边的棒槌,说道:“这大鼓披兽皮犯禁入内,所以我们每天要用棒槌敲它,你也身披兽皮,也应挨槌打。”说着举起棒槌没头没脑地向杂货店老板打去……

第二天,长老和一休接到请帖,应邀去杂货店作客。来到店外的一座小桥,见上面贴了一张告示:“不行过桥,请长老和一休来寒舍。”

长老见了告示举步欲止,一筹莫展。一休明知是杂货店老板施行报复,他对长老说,“咱们走过去吧!”

杂货店老板巳在店内恭候,他问一休:“你看到桥头的告示了吗?”

“看到了。”

“既然看到了,为何明知故犯?”

一休回答道:“我理解这个告示有两种意思:不行过桥,既是不能过桥,又是不行走而过桥,这两种意思加在一起,便是不能不行过桥,所以我和长老遵照尊意,步行过桥了。”

杂货店老板被一休的诡辩搞得糊涂了,喃喃地说:“怎么能这样解释呢?”

一休接着说:“不这么理解该怎么样理解呢?不然的话,请你过桥试试。”

杂货店老板一时语塞,只好赔上了饭食,招待长老和一休。

从此以后,杂货店老板再也不到寺庙来下棋了。一休和那帮小和尚也就免除了寒冬熬夜之苦。

汉尼拔的口袋阵

公元前216年8月,意大利东南沿海卡内地区,发生一场恶战。北非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四万多步兵、近一万名骑兵,向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带领的约8万名步兵,7000名骑兵挑战。

为了打败强敌,汉尼拔巧妙地布下了“口袋阵”。

该月2日上午,战幕在卡内徐徐拉开。罗马军队集中步兵,猛攻汉尼拔军中央突出部分。汉尼拔边令前沿步兵迎战,边调左右两翼骑兵,痛击罗马军两翼骑兵。罗马军左右翼骑兵损失惨重,丢盔弃甲逃走。

战事激烈时,5000名暗藏匕首的汉尼拔士兵,却边逃边叫向罗马军投降,交出剑矛。罗马军大喜过望,将这批士兵匆匆聚拢在阵地后面,不顾一切地猛攻汉尼拔步兵阵地中央突出部。无意间,罗马军陷入了汉尼拔精心设计的“口袋阵”:汉尼拔步兵慢慢后退,原先的半月形态势由凸部向敌变成凹部向敌!时不可失!汉尼拔长剑一挥,两翼步兵从西侧猛攻罗马军,罗马军阵势大乱,军心涣散。

此时东南风呼呼作响。罗马军投射向汉尼拔军的矛、箭、石块,全让逆风吹得减速,甚至半途落地。仅尼拔军投来的利器,反因顺风增速,杀得罗马军鬼哭狼嚎。狂风无情,飞沙尘土刮得罗马军双目不能睁开,处处挨打,溃不成军。就在此时,那隐在阵后的5000名假降土兵,几乎同步刷地摸出胸前匕首,刺死正节节败退下来的罗马军。罗马士兵纷纷倒下,假降士兵们抢过死者的剑、矛,乱舞乱砍,将敌军内部冲撞得七零八落。惊恐万状的罗马士兵,一时吃不透究竟有多少汉尼拔士兵突然出现在面前。汉尼拔的骑兵呼啸着扑来,从背后狠狠冲杀阵脚。罗马军彻底陷入汉尼拔精心设计好的“口袋阵”里,腹背受敌,惨遭重创。

这—仗,汉尼拔大获全胜罗马军扔下了7万众具尸体,近万名土兵成为俘虏,仅有300多名士兵逃脱。曾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亦变成“口袋阵”里的孤魂野鬼。

布尔军服伪装色

19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南非时,遇到了布尔族人民的顽强反抗。可是,一开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布尔民族军不断失利。

“这些该死的英国佬,他们凭人多马壮取胜。”布尔族军队的指挥官马丁愤愤地想,“看来,如果我们与侵略军拼消耗,我们是拼不起的,要想获胜,必须智取。”

这天,马丁领着几十个部下在前沿阵地观察敌营,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指挥官先生,迈克回来了。”

马丁立刻转过身来,径直朝指挥所走去。当马丁跨入指挥所时,侦察员迈克已守候在那儿了。“小伙子,敌人又有什么新动向?”马丁一面慈祥地问,一面打量着小伙子身上有趣的打扮。

迈克身上的衣服,也不知他是怎么搞的,已完全改变了本来的颜色,而给换成了深浅不一的草绿色。

“咦——你居然一下避过敌人四道岗哨,而没被发觉,你是怎么进去的?”马丁听着迈克的汇报,对他传奇式的经历产生了兴趣。

“不靠别的,就靠这身衣服。”迈克笑呵呵地说着,并指了指身上的衣服。

本来马丁就已在研究迈克的衣服颜色的作用了,经他这么一提醒,立刻明白了。同时,他联想到:如果让我们的士兵全都换上这种颜色的衣服,在丛林中就不易被敌军发现啦!于是,一道新的命令在布尔族军队中下达了:军装全部染成草绿色后才能上战场。

布尔人的军服颜色这么一改变,在战场上的情势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躲在丛林中很容易发现身着红色军装的英军,并发起突然袭击,而英军却很难拨到丛林里的布尔人,他们在丛林里穿行,简直像摇晃着的树木,让人很难识别。

布尔军在马丁的指挥下不断发起进攻,英军防不胜防,损失惨重。在这场战争中死伤了9万多人。

布尔人在庆祝胜利的时候,风趣地宣称,他们的胜利,是“草绿色”的胜利。

此后,全世界的军队都注意军服的伪装色了。

力量悬殊的竞选

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第一次国会议员选举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趣事。

士兵约翰与将军陶克在同一个选区中竞争一个议员席会。这是一个非等量级的竞争。前者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后者只是连任三次议员的政治家;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将领,从地位、功勋、知名度来说,不需竞争已见胜负了。所以有人劝阻约翰退出竞选,但约翰偏偏不肯放弃。

在约定的时间里,两位竞选者向公众发表竞选演说。陶克将军志得满踌地先讲话。他的演说不无感情:“同胞们,记得17年前的昨晚,我带兵与敌人鏖战,在荒山野岭中露宿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个吃尽苦头而屡建战功的人。”

人们当然没有忘记那次关键性的战斗,当然也没有忘记那次战斗的军事统帅陶克将军。于是,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轮到约翰发表演说了,他从容不迫地说:“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诸位对那次战斗记忆犹新。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战斗,不过我只是—个普通士兵,我和伙伴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的博斗,许多弟兄都壮烈牺牲了,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我是那场残酷战争中的幸存者。当陶克将军在树林中安睡时,我却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在站岗放哨,保卫他的安全。今日我能够站在这里讲话,我充分相信诸位的判断力,会作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