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典管人艺术
26159000000011

第11章 管人巧术(2)

就人类心理而言,失败者基于自尊,大多均有自我反省之心。若再受到不断的责备,只会使心情更加低落。如此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可能促使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即使责难也要让人易于接受。

不久前,一位记者曾与一名教师交谈,话题内容原本是有关医生、护士等职业,后来话锋一转,谈到了年轻人比较经得起责骂这一话题。

彼此颇有同感地认为:资深员工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稀奇古怪,但是,由于他们过度的自信,反而经不住劝告。

的确,资深的人即使明知自己有错,但是在自尊心的作祟下,当别人提出劝告时,反而恼羞成怒。有时闹起情绪来,不只是不愿学习,甚至对教导者提出种种反驳,如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你用不着刻意提起”等。

换句话说,他们为了保护自尊心,不但以保护自己的想法为优先,而且还漠视为多余,全然失去资深员工的风范。

对上司来说,不妨先考虑对方的立场,给他面子,如此反而可以收到效果。

对于尚未具备充分能力的年轻人,当然犯不着低声下气、毕恭毕敬地进行教导;在对资深人员提出忠告时,应以不伤害对方自尊心为前提,如此当不难诱发出其意愿,使之发挥能力。

至于那些并不资深,但也称得上识途老马的下属则不妨对他们表示:这么做也许更好!即可使他们易于接受。

8.切忌伤人自尊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所谓“脸”,就是人的自尊。人如果没有了自尊,那便无药可救了。没有自尊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失去的,一种是叫人给毁伤的。对前一种人,领导者可做的努力或许很少,后一种情况,领导者要千万注意。不少人的自尊心恰是被领导者给毁伤的。

有些人由于工作能力较差,时常做不好事情,反而给领导添麻烦,于是每个单位都想将他调走,又没有地方肯接纳他。有的领导便会说:“他要是能调走,我磕头都来不及!”这种话是伤人自尊心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工作场合中被视为无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长处。他或许看似低能,却在某一方面潜藏着特长;也许他很笨拙,却也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卖力。偌大个单位,总该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不应对他抱嫌弃的态度。

有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为做错了事,也会引得某些领导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来。比如:“你是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老底吗?”或者说:“你这种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懒,就是引起大吵大闹。

当领导的必须明白,自尊心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不伤害人的自尊心,不仅是尊重人格,而且对搞好企业大有好处。人有了自尊心,才会求上进,有上进心才会努力工作。

调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强的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领导要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要想方设法加强下属的自尊心。比如,注重礼貌,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与上级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适当的褒奖,让他们有荣誉感,等等。

自尊心受到毁伤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局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还能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这样他就必然记住伤害他的人,对之产生反感、厌憎乃至仇恨。

如果这个人是他的领导的话,他要么积极地谋划调离本单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主义”。只要是你说的话,你下的指示,他都不会尽心尽力、心甘情愿地完成。这样,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类是全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尊。他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伤害。他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到头来,他本人毁了,企业的工作必然也大受影响。

伤人自尊心是领导的大忌,在领导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要大加注意。

9.不揭人老底

一般来说,人们并不喜欢揭人疮疤。生来就喜欢揭人疮疤的人是少数。但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暴怒的时候,可就难说了。尤其是领导者,因为人事材料在握,对别人的过去知道得一清二楚,怒从心头起难免出口不逊,说些诸如“你不要以为过去的事情没人知道”之类的话。

对于今天该指责的事项,引用过去的事例是不适当的。只有当过去的例子可以作为追究事理方面原因的资料时,才可以把它拿出来。

如果牵扯到人的问题、感情的问题,那么别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都已经过去的事情了,现在还抓住不放,真太过份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工作,只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了。”

揭人疮疤,除了让人勾起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外,于事无补。这不仅会叫被揭疮疤的人寒心,旁人一定也不大舒服。因为疮疤人人会有,只是大小不同。见到同事浓血淋漓的疮疤,只要不是幸灾乐祸的人,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并不是我喜欢揭人疮疤,而是他的态度实在太恶劣,一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我这才忍不住翻起旧帐来的。”有的领导辩解说。

这并不是不能理解的。如果有必要指责其态度时,只要针对他的恶劣态度加以警戒即可。每次针对一件事比较能收到好效果。集中许多事时,目标分散了,被批评的人反而印象不深。

调查表明:凡是喜欢翻旧帐的领导,也喜欢把今天的事情向后拖延。这种拖延的人,指责下属也不干脆。他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就会将各种问题、包括某人过去犯的错误累积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又提出来,完全失去了时间性,这是很笨拙的做法。

企业中的各种事务都要有个完结,这很重要。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努力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把现在事拖到将来,那么,在将来的日子里,你就得不停地翻旧帐。这是恶性循环,办事越拖,旧帐越多,旧帐越多,办事越拖。

领导要杜绝揭人疮疤的行为,除了要知晓利害,学会自我控制外,还须养成及时处理问题的习惯。不要把事情搁置起来,每个问题都适时解决,有了结论,以后也就不要再旧事重提。

(二)从容识人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世界上最难的事,没有比识人更难了。因为在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中,可以说,人是极其复杂的:有的外貌谦恭而实际傲慢;有的外似精明而内无才能,有的外似诚恳内不可信,有的外好计谋而内缺乏果断……良莠不齐,人才难识,但假如能见微知著、察言观色,由表及里地对一个人进行观察审视,就会得到这个人的真实情况,达到对他的真正了解。

1.识人应察其精微

通过观察去了解他人是一个良好途径。观察法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某个人的各种表现、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考查,得出综合印象,再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最后把握其本质特点。这种方法是最易于实行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既不需要观察者去亲自接触其观察的对象,也不需要有意安排或预先准备,只需经常与其一起参加活动,能够在各种场合中看到其表现就行了。观察法又分为横向观察与纵向观察。前者是说要观察其在与各种人交往,遭遇各种事情时的态度、方式、风格、优点、弱点等;后者是说要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比如1个月、2个月、半年、1年等。因为仅通过一两次的观察,很难完整地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从动态的方面去把握对象,才会形成完整的印象。

(1)脆弱之人

性情温柔和善,平易近人,往往又爱多愁善感,缺乏刚阳果敢之气,有优柔寡断之嫌。但这类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于内心活动敏锐,感受深刻,若从事文学艺术事业或宗教慈善事业,往往有可能做出一定成就。

(2)狂躁之人

大多不满现实,爱愤世嫉俗,对社会弊病总喜欢痛斥其不足,个人品性往往是耿介高傲,自成一格。这类人有钻劲,又聪明,肯发奋,持之以恒,终能有过人的成就。历史上如郑板桥等人,就属这一类。但不可过于狂傲,失却分寸。

(3)庸懒之人

大多有才可恃,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由此引发而为怠慢懒散,倨傲不恭。这种人,心性坦诚而纯真,呼朋引类,广交天下名士。如果某种事业或某项工作确实吸引了他们,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孜孜不倦勤勉无比。此种人断不能做官。

(4)周全之人

智慧极高而心极机警,待人则能应付自如,接物则能游刃有余,是交际应酬的高手和行家。这种人是天生的外交家,做国家的外交官或大家豪门的外掌柜,任大公司或大企业的公关先生或公关小姐,都能愉快胜任的。其办事能力也很强,往往能独当一面。

2.观眼识心机

如果你注意看正在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视线,将会发现很有趣的事情。留意一下初次见面的人在看着我们时的眼神,就能了解到这些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性格。怀有好意或敌意的时候,或者漠不关心的时候,随着他心理状态的变化,眼睛便随之变化。

(1)视线朝下者即胆小怯懦的证据

当你看着对方的眼睛时,对方把视线悄悄地往下移,是因为他意识到,你在年龄和社会地位上都是他的长辈、上司,或者意识到,你是他的强大对手,与你谈话时,多半会带有一种紧张感。

(2)温和而内向的人,视线若左右游移即表示拒绝

和前述很相似,但视线并非朝下,而是左右穿梭游移,表现出他拒绝对方之意,而且无意识中表现出对对方不怀好意的信息。例如,男性向女性搭讪时,她要是对那个男人没有好感,就会表现出左右游移的眼神来。

(3)视线直视即敌对的表现

直视着对方,一动也不动的眼神,含有非常深切的意味。受到某种强大的打击,或者怀有强烈的敌对心理时,就会出现这种眼神。

(4)视线飘移不定即表示内心不安

望着天似的呆滞的眼神,常见于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示失去安定感,或者在思考某些事。对诸事漠不关心时也常会出现这种表情。

(5)视线向上是自信的表现

说话时视线稍稍向上的人,大多是对自己的地位能力有极大的自信,性格也较外向。在政治家中,这种视线是相当普遍的。公司重要人物有这种眼神的人也相当多。属于领导人物或管制他人的工作者,他们的视线总是容易往上扬。

3.日久见人心

了解一个人,不能仅视其一时一事,而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考验。周公曾被人怀疑篡位而退身东避,王莽在篡汉前曾给人一种谦恭下士的好印象,假如他们都是在这种时候去世,那么谁真谁伪,谁能分辨清楚!

人们在最初的时候,常常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很好,才真正是美德的体现。尤其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好的品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

因此,观人必须考察人的行动的全过程。

道路遥远,才能识别出千里马;世道欺诈,才能识别出贤良的人。说明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识别贤愚,辨别真伪。

如何通过长时间观察判别人呢?

(1)一个人通达时,他提拔什么人;穷困时,是否有做不该做的事;富有时,他对哪些东西不感兴趣。这是观人的方法。

(2)人才(君子)难进而易退,庸才易进易退;奴才(小人)易进难退。这是识别人才的好方法。

4.从细行处观人之斜正

古人云:“察人之忠好邪正,只可求之于风骨,不可求之于言辞;可求之于细行,不可求之于诗文。”

又云:“三岁看老,小处看大。”

东汉时陈蕃独居一室,其庭院脏乱不堪。父亲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居?”父亲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实,不从小事做起,何以成就大事?路是一步步地走出来的,不要幻想一举到达目的地。所以,能够专心一意地做事的人,不论是多么短暂的日数,不论是多么小的事情,他必定会全力以赴。

看一个人是否能够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关心喜爱自己的工作,是认识一个人才能的开始。我们日常时不要好高鹜远,更要在心底时时好好反省自己,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是否真正认真努力去做了。

6.察人手势,透识心理

人体中,手部的活动非常丰富,能够充分地表达人的众多思想态度,因此人们经常用“心灵手巧”来形容人的聪明,可见人的手与心灵是紧密相联的。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手来表达态度的方式主要有:

(1)用手搔头,表示尴尬、为难、不好意思。

(2)用手拖住额头,表示害羞、困惑、为难。

(3)双手相搓,说明陷入为难急躁状态之中。

(4)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

(5)双手插腰,说明对方的挑战、示威或感到自豪。

(6)双手插在口袋里,表明内心紧张,对将要发生的事没有把握。

(7)双手插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思想准备。

(8)握手有力,表明此人热情、好动、兴奋或好自我表现。

(9)握手无力,表明此人个性懦弱、缺乏气魄,或者是傲慢、冷淡、矜持。

(10)说话时喜欢玩弄身边的小东西,表明其内心紧张不安。

(11)交谈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动作,表明其对你的提议不感兴趣、不耐烦或持反对态度。

(12)心理处于焦虑不安时,一些人习惯将一只手放在桌上或沙发扶手上,不停地轻轻地弹手指;一些人则习惯用手指搓捻纸条或烟蒂;有些年轻女性则喜欢用手绞手绢。

(13)面临某一选择而处于犹豫不决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时,一些人会不知不觉地用手搔脖子;一些人则会用手搔后脑勺。

(14)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心理时,常常会情不自禁的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