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康熙教子
26159700000025

第25章 读书(4)

孔子对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他知道子路学习没有原来刻苦了,暗暗决定给他一点教训。

有一天,子路刻意打扮得漂漂亮亮,带了几个仆人,满面春风地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那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心中有些反感,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由于这些日子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耽误了功课,加上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因此被孔子问住了。

子路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和仆人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这件事一旦传出去,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后立即大怒,厉声问:“子路,你觉得自己回答得如何?”子路显然感受到孔子的怒气,低头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孔子一边在地上缓缓地踱来踱去,一边教训子路:“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你知道吗?那就是不懂装懂!”接着,孔子列举了子路回答中的许多错误,子路哑口无言,满面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孔子看出子路的愧疚之情,这才用缓和的口气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听了老师一番教诲,子路再也不去奢望“高官厚禄”了,继续留在孔子身边,刻苦学习,终于在学业上有了很大成就。

在当今社会中,有不少孩子在学习上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有不懂的问题,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日积月累,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使学习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还没有形成较强意志的孩子来说,这最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们之所以不懂装懂,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

——家长方面

如果家长既能够耐心热情地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难题的办法,又能引导他们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孩子就不会出现不懂装懂的情况。

——孩子自身方面

少年儿童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尊心,但是他们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尊,因而将大胆提问和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看作是“丢脸”。于是他们用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作为家长,为了让孩子做到“知之为知,不知为非”,要允许孩子说“我不会”,同时努力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说“我不会”。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当孩子回答错了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生气,而是要热情耐心地启发他正确地回答。

经常给孩子讲不懂装懂的危害,要求孩子在学习中把每一层知识都要搞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敢于向孩子问自己不懂而孩子懂的问题。

无论何时孩子说“我不会”,家长都不能责怪和训斥,而是要肯定他们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博采众长,垂示永久

康熙教子经

朕自幼留心典籍,比年已来所编定书约有数十种,皆已次第告成。至于字学,所关尤切。《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兼之各方风土不同,语音各异,司马光之《类编》,分部或未明;沈约之声韵,后人不无訾议;《洪武正韵》多所驳辩,迄不能行,仍依沈韵。朕参阅诸家,究心考证,如我朝清文以及蒙古、西域、洋外诸国,多从字母而来,音虽由地而殊,而字莫不寄于点画,两字合作一字,二韵切为一音,因知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形象寄于字体。故朕酌订一书,命曰《康熙字典》,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繁冗,务使详略得中,归于正当,庶可垂示永久云。

译文

我从小就对各种典籍比较留心,近年来主持编写已成稿的书大约有几十种,都已经陆续完成。至于对文字的研究,我更是密切关注。《字汇》一书,缺点在于过于简略,本朝人张自烈所著《正字通》涉及的内容不免过于庞杂。加之中国各地风土人情不同,语音也各不一样,因此,宋朝司马光的《类编》,有些地方写的不太明确;南朝沈约的声韵学说,也多受后人责难;明代的《洪武正韵》比较正规,但却未对音韵提出正确读法,因此并未流行开来,人们还是依照沈约的音韵去正音。我阅读时,参照了各家的意见,潜心推究、考证,发现如本朝的满文以及蒙古文、西域文、海外各国的文字,大都是从字母拼读而来,发音虽然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字的形体无不是由点、画构造而成,两个字母合成一个字,两个韵可以反切成一个音。因而我懂得了天地最早的元音,是由人声所形成的;人声的形象就是借助于字体来显示出来的。所以,我想要编一部字典,名为《康熙字典》,补充《字汇》的缺漏,删削《正字通》的繁杂,一定要使它详细适度,成为一部比较正确、适用的工具书,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留给后人作为典范了。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朝学者万斯同对此作如下解释:“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若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碍,胸中不能无碍,则笔下安能有神。”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博采众长就成为古今有志者走向成功的必备手段。康熙帝也教育皇子皇孙们只有博有众长,方可垂示永久。

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为了写一部震古烁今的兵学巨著,决定吸收各代名家之言汇成奇书,他首先从齐国入手,找到了有关齐国的始祖姜太公的言行记录。

姜太公,即齐国的吕尚。其年轻时是一位博学多闻,有“霸王之辅”才干的热血青年,苦于商朝末年之际天下无道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只得隐居海滨,静观时变,直到晚年才被雄心勃勃的周文王姬昌重用。周文王图谋推翻商朝重建天下,长期暗自扩张势力,延揽人才。文王得到吕尚,自然是喜不自禁,激动地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而称他为“太公望”,拜为军师。吕尚果然不负所望,先后辅佐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出奇谋,划良策,为建立和巩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武经过整理发现,吕尚不仅有战争实践,而且有军事理论。他的军事观点诸如“鹜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奸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等都十分精彩深刻。孙武孜孜以求地学习领会着,并将其吸纳引用。

了解完姜太公后,孙武又找到了协助齐恒公成就霸业的不世奇才管夷吾的史料。

管夷吾,字仲,是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宰相。孙武发现齐桓公能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的全是管仲之谋。

看到这里,孙武非常佩服管仲的绝世才华,他也更坚定了自己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的决心。孙武四处搜集整理,发现了管仲的一些军事观点,如其中的“七法”、“兵法”、“大匡”、“小匡”、“地图”、“霸言”、“参患”、“制分”、“势”、“九变”等多属于战争方略。如讲战争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时,他说:“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兵者,尊王安国之经也”;“谋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又如讲作战方略时,他主张“至善不战,其次一也”,认为最好不战而胜,如迫不得已而战,则力求一战而胜。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了孙武的谋略思想,也使孙武的兵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研究完这些齐国史料之后,孙武仍不满足,于是他又寻找道家关于兵法的言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通过学习,孙武发现了老子的一些论战之理。

孙武发现老子“贵柔”,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善胜敌者不与”,二是“不敢为天下先”。从“不以兵强于天下”的基本观点出发,老子提出在作战指导上所应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为“善胜敌者不与。”孙武明白这些原则应用到军事领域,其含义就是:要战胜敌方,首先要进行退却防御,然后再寻找时机进攻。

孙武经过仔细地研究,发现老子的军事思想除“贵柔”外,还有重视备战、强调奇谋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他提出“祸莫大于轻敌”。老子强调在战争中要防止出现“轻敌”的思想。指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敌我兵力相等,哀兵一方之所以取胜,就是因为它能有意甘心于居处不利的位置,从而引起警戒,激起斗志。全力以赴,战胜敌方。又如,他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运用“奇”、“正”的范畴,把“用兵”和“治国”在方法上的不同作了区别,体现出他对军事活动和政治活动不同特点的认识。同时,老子看到了“奇”、“正”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正复为奇”的命题。他提出的“奇”、“正”范畴和“正复为奇”的命题,对于孙武谋略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经过查阅古籍,孙武又发现了孔子关于用兵之道的论述。孙武看到孔子的军事思想虽不系统,却也见解独到。

首先,孔子最先提出了慎战的观点。孔子主张“足兵”,平时做好战争准备,显然,他是把“足兵”作为立国的三项条件之一看待的。孔子这一看法虽很简单,但对孙武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其次,孙武发现孔子要求将领必须足智足勇足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首先应具有“好谋善思”的素质。经过仔细地琢磨思考后,孙武大为叹服,原来孔子竟有如此深奥的兵学思想。

至此时,孙武的军事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他决定向同时代的军事家司马穰苴学习一些用兵之道。

司马穰苴本姓田,他出身贫寒,很早就投身行伍,由士兵当到卒伍一级的小军官,并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练就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才能。穰苴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对于违反军律之外,无论是谁,都果断按军法从事。因此,三军将士对其无不敬服,深感军纪威严,在以后的作战中个个奋勇争先,莫敢懈怠。齐军于是声威大震,在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后,他用自己的战争经验和治军思想写就一部《司马兵法》,以进一步严明军法。

至此,孙武博采众长,写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兵法名著——《孙子兵法》。

为了能够著就一部震古烁今的兵家之言,孙武走进了异彩纷呈的兵学思想之中,他站在那些兵学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海纳百川,吸取各家之长,终于形成了自己一枝独秀的兵学理论巨著。他也因此被誉为“兵圣”。

读书贵精,学博致约

康熙教子经

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令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乎万事万物之理矣。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致约,果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王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译文

圣贤的书所记载的都是天地之间、古今以来万事万物的大道理,能够凭借着圣贤的书了解道理就会有用处。从一个道理的细微之处,就可以窥测天地四方的广大;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全了解千万年前发生的事情。世间的读书人生在百代之后,想要知道百代之前的历史;居住在一间房子之中,想要悉知天下的道理,不靠书本,怎么能够得到呢?天下的书籍,《五经》(《易经》、《尚书》、《春秋》《诗经》、《礼记》)之下,如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史书,以及诸子百家,上达到天,下达到地,中间的人与事物,没有一种事不涵括在里面,没有一个道理不包含在其中。读书人如果就某件事而求之于书本,那么就可以通晓天、地、人三才,并且能够兼备万物的道理。虽然书籍不贵在多而贵在精,学习也一定要由广博再达到简约,但是假若能真正做到精进而简约,用来融贯于多与博之中,那么就能够综合其大而达到穷尽无遗,汇合其全以备不时之需,圣贤的道理怎么能够超越这些呢?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周易·系辞下》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法国哲人巴斯坦也曾在《偶感》一书中说:“‘偶然’不会帮助准备不周的人。”这都是在告诫我们,在平时必须抓紧时间读书学习,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为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做好准备。再讲究的服装无法掩饰个人知识的贫乏,再清寒的读书人也无法挡住言谈中的书香。知识与气质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心地、持久地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的。当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就能应付各种机遇和挑战,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和业绩。相反,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就会因准备不充分错失良机,抱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