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康熙教子
26159700000031

第31章 养生(1)

所谓“养生之道”,其本质当为“平衡之道”。从生理到心理失去“平衡”的人便呈病态,一旦恢复“平衡”,就可以大胆地向成功迈进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明白,养生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立定脚跟,战胜私欲

康熙教子经

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锢蔽,虽有端倪,无力争得出。须是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此一节语乃人立心之最要处。良心能胜私欲,为圣为贤,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当详究斯言。

译文

朱熹曾经说:“人做了不好的事,心里会感到不安,这就是良心。可是,假如你拥有私欲,将良心禁锢的话,即使产生一些不安,也没有威力挣脱出来。必须用尽力量去和私欲战斗,不能输给它。知道这件事不好,就不要去做,一定要立场坚定,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等到走熟了以后,私欲自然会站不住脚”这段话正是人坚定信心的关键所在。良心能够战胜私欲,成为圣人或者成为贤人,都是这条路。打算修身立心的人,应当仔细地研究这段话。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宋代名臣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所谓“廉”,取其狭义,指不苟取钱财;所谓“贪”,指爱财如命。“廉”与“贪”表现了人们对钱财占有问题的两种不同态度。“贪”能污行,能毁身,因而为人们所深恶,并视为修身之大戒。唐代李世民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明末学者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在封建社会中不乏清正廉洁、克制私欲的官吏。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子罕,当别人把宝玉献给他时,他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是说:“我认为不贪的品格是珍宝,而你认为那块玉石是珍宝。假如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不都失掉了自己的珍宝吗?所以还是让我们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由此而留下“不贪为宝”的典故。

康熙帝在教子经中,引用朱熹的话说明:一个人应当做好事,知道这件事不好,就应该用良心战胜私欲。特别是下海经商者,更应该牢记这些,才不会使自己不安心。

商人要精于生财之道,注重“做”招牌、“做”面子、“做”信用;广罗人才,经营靠山;施财扬名,广结人缘……这些措施,就是他的生财之道,而且也确实行之有效。

胡雪岩在创办自己的药店“胡庆余堂”之初,采取了几条措施:三伏酷热之时向路人散丹施药以助解暑,丹药免费但丹药小包装上都必须印上“胡庆余堂”四个字;正值朝廷花大力气镇压太平天国之际,“胡庆余堂”开发并炮制大量避疫祛疬和治疗刀伤金创的膏丹丸散,廉价供应朝廷军队使用。这些措施具有极好的扩大声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商品市场、建立商事信用的作用。“胡庆余堂”从开办之初就站稳了脚跟,很快成为立足江浙,辐射全国的一流药店,且历数十年而不衰,而由“胡庆余堂”建立起来的胡雪岩的声望、影响所形成的潜在效益,对其生意的其它领域也有很好的作用。

其实,他的成功在于他取财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的正道。也可以这么说,商道其实也就是人道。经商之道,首先是做人、待人之道。一跤跌进钱眼里,心中只有钱而没有人。为了钱坑蒙拐骗,伤天害理,这种求钱的私欲战胜了良心,这样的商人就是奸商。

君子爱财,必须要取之有道。应该依靠自己的胆识、能力、智慧,依靠自己勤勉而诚实的劳动去心安理得地挣取,而不是存一份发横财之心去钻营“诈”取。真正做出大成就的成功的经商者都知道,商事运作是最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要讲诚实、敬业、勤勉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心安理得地“勤勤恳恳去巴结”,生意才会长久。

胡雪岩做生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不违背大原则。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要分得清楚,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道义。胡雪岩做生意并不怕冒险,有的时候他甚至主张,商人求利,刀头上的血也要敢舔。但他同时也强调,生意人不论怎样冒风险去刀头舔血,都必须想想,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对别人有害。有的血可以去添,有些就不能去舔。有一次他就给自己的钱庄档手刘庆生打了一个比方:譬如一笔放款,知道放款给他的这个人是个米商,借了钱去做生意。这时就要想办法知道,他的米是运到什么地方去。到不曾失守的地方去,是可以借给他。但如果是运到“太平军”那里,这笔生意就不能做。商人应该帮助朝廷,但不能帮助“太平军”。

胡雪岩明白自己是大清的臣民,通过帮助朝廷而赚钱自然是从正路赚钱,太平军自然是“逆贼”,帮助他们就是“附逆”,由此去赚钱,自然不是从正路赚钱,违背了这一大原则,即使获利再大,也不可以做的。这就是良心战胜了私欲。

胡雪岩以大清臣民自居而鄙视太平军这一点暂且不论,仅从做生意的角度看,胡雪岩的说法和作法,应该是很能给人以启示的。事实上,做生意不能违背大原则,要牢牢把握一条阳光大道,即使单单从商人以获利为目的的角度看,也是完全必要的。做生意从正路去走,往往可以名利双收,即便一笔生意失败了,也能获得周围人的同情与支持,也有希望东山再起。而违背道义,不走正路,必将遭人唾弃,即便成功了,内心也不会安宁,会遭人的唾弃。

胡雪岩经商只走正路,不赚黑钱。更可贵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不欺自己良心的品行。

康熙帝告诫其子及后人,做坏事会心不安,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认为对的事,不能被私欲所蒙蔽,一定要战胜私欲。这些都是后人需要借鉴的。

修身治性,谨于平日

康熙教子经

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

译文

人们凡是修身养性,都应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有所体现,从日常小事做起。我在六月暑天,都不扇扇子,不摘帽子,这是因为我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不放纵自己,才能做到这样。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在修身养性中,不放纵自己,是最严格的自律。控制自己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做自己高兴做的事”,不顾一切地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并不真正是对人生和自由的追求。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应该有战胜自己的感情、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了感情的奴隶。

自律本身确是一种智慧,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可以支配自己的激情,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对于自律来说,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如果为了寻求眼下的满足,而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的话,那么这种代价所导致的损失将是终生都无法弥补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成功的智者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习惯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而能够自如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的人,肯定是一个有高度自律能力的人。

自律,就是不排斥他人不同的观点、意见、习性等,要做到自律,关键一点就是要多思考,多包涵,充分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交际艺术,妥善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与他人之间交往与相处的时候,要时刻记住“求同存异”的概念,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如果不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拒绝与他人在交往和相处时求同存异,那么最终只能孤立自己。

孩子的发展,不仅需要自学、自理、自护、自强,也需要自律。自律在人的成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格呢?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

没有意识作为先导,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行为。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这是认识问题。然后再弄清楚,怎样拒绝不能做的事,强制自己专做该做的事,这是方法的问题。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会如何,不做又会如何,这是建立毅力的前提,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为的过渡。

让孩子学会控制目标

目标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动的指南。控制好目标是取得成功的一种重要方法。控制目标,就要制定目标。目标有长期的、中期的,也要有短期的。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举,做起来就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了。

让孩子学会控制时间

人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中,空间容纳人,时间改变人。许多孩子事情做不好,就是没利用好时间。告诉孩子应该把计划要做的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统筹的安排。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孩子往往不但不明白自己要做哪些事,而且不明白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来做某件事。如果把很多事和有限的时间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事情做好了,时间也没白白浪费。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帮助。当孩子能够控制时间时,他的性格就得到了完善。

制定合理规则

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易于自律。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规则,以便共同遵守。例如,进别人房间前要先敲门;下棋、玩游戏要按规则决定胜负;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要礼貌道歉;看电视时不要干扰别人。即使家长违规也要自觉受罚款,让孩子懂得规则的严肃性。

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把孩子的最大化发展与对他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现在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最大化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比如期望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等。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一些孩子的成绩虽好,但其日常行为却不敢让人恭维,这与缺乏严格的家庭教育直接有关。

其次,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他们自己的行为体验相结合。人的品质的发展过程是他律到自律,父母必须使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化为孩子内部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的形成要求孩子有亲身体验,比如让孩子想想,买东西时为什么要排队?不排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这种体验,使孩子懂得要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树立一种对等的权利义务观念。

第三,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成人的以身作则相结合。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大人的一切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要作出表率,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时刻提醒孩子保持自律。比如,可以针对孩子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会比较好。千万不要让孩子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孩子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人格和智慧就会变得更加完美。

身劳心安,利少义多

康熙教子经

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译文

荀子说:“虽然身体劳累,但是可以让内心安宁的事就应该去做,利益少但是道义多的事也应该去做。”这两句话简明扼要。但是,如果人的一生都能依照这两句话去做,又怎么会有过错呢?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教育方法科学正确,教育的愿望才能实现。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多做一些“身劳心安,利少义多”的事情。雷锋曾经说过一段话:“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生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可能有些家长认为现在是“经济时代”,雷锋所说的话已经过时;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是生在哪种时代,多做一些“身劳心安,利少义多”的事情,对于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益无害的。

第一位步入美国内阁的华裔女性赵小兰,堪称美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赵小兰在事业上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话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儿童时期父母给予的良好家教。赵小兰父母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那就是引导和要求孩子参与家庭的大部分事务。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勤劳、当家作主的风格,不因他们年龄小而娇惯溺爱,也不会一味包办所有的事情。

赵小兰生于我国宝岛台湾。她的父亲曾经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父亲在台湾海事考试中名列第一,香港船业大亨董浩云对这位年轻人的才华非常赏识,出资让他到美国去深造。赵小兰8岁时,与两个妹妹跟随母亲到纽约和父亲团聚。全家人挤在窄小的房间里,生活十分拮据。为了生计,父亲同时在3家单位打工,母亲则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无论多么繁忙,父母都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

由于超群的才华和顽强拼搏,父亲很快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航运财经界小有名气。赵小兰16岁那年,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家庭的状况,都已相当令人满意。但这年暑假期间,赵小兰提出要打工。父母同意了,小兰去了曼哈顿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