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戴高筒白帽子的来由
高筒白帽子,是全世界厨师的传统服饰。那么,厨师为什么要戴高筒白帽子呢?据说它与希腊的一次****有关。
传说中世纪的希腊,社会黑暗,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终于爆发了一次难以控制的****。****一开始,希腊人的厄运就来到了,****的双方互相残杀不说,好多无辜的百姓也被他们不明不白地杀死了。一时间真可以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人们为了躲避战祸,纷纷弃家逃难,但到处都是****分子的刀枪,该往哪里逃呢?人们跑来跑去,最后都陆续跑进了修道院,修道院很快就变成了避难所。
修道院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修道院的厨师一时做不出那么多饭食。当时,来避难的人中有不少是当地著名的厨师,他们见修道院的厨师忙不过来,就自告奋勇地帮他们做饭。那时修士们都穿着黑色的服装,修道院的厨师们都戴着黑色的高筒帽子,做饭时,他们也戴着黑色高筒帽子。一天,有个避难的厨师不知什么原因,怎么也找不着他那顶高筒黑帽子了。怎么办?情急之中,他把一大块白布缠在头上,到厨房做饭去了。其他厨师一见,忙问他为什么在头上缠一块大白布。他不好意思说自己的高筒黑帽子找不着了,支支吾吾地说:“我们不是修士,不应该戴与他们一样的帽子呀。”其他人见他说得在理,就照着高筒黑帽子的样子每人做了一顶高筒白帽子。就这样,他们戴着高筒白帽子在修道院里过了一天又一天。
****终于平定了,厨师们又回到了原来的餐馆。为了纪念这段特殊的经历,他们仍旧戴着高筒白帽子做饭。不久,其他的厨师也纷纷仿效,厨师戴高筒白帽子的习俗从而形成。此后,这一习俗逐渐从希腊传向欧洲各国,到了近代,这一习俗就传遍了全世界。
敲钟节的来由
敲钟节,英国圣芳瓦顿的传统节日,每年的6月27日举行。有关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1600年,圣芳瓦顿遭受了百年未有的大灾害,粮食几乎颗粒无收,人们只得勒紧裤带,苦苦打发时光。这时有个粮商听说圣芳瓦顿需要大批的粮食,以为发财机会到了,就到圣芳瓦顿来做粮食生意。
圣芳瓦顿附近有一片大森林,森林旁边有一条通往外地的道路。6月27日这天,当粮商骑着马向圣芳瓦顿走来时,马不知怎么受了惊吓,转身向路旁的森林跑去。粮商勒了勒缰绳,可马就是不听使唤,马左奔右突了好一阵,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当粮商要走出森林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他向这边走,走不通,他往那边走,还是走不通。走来走去,从上午10点直折腾到下午6点,还是没有走出森林。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沉了,森林里渐渐黑暗了,粮商急得满头是汗,心想:“天黑前要是走不出森林,性命恐怕就难保了。”
这时圣芳瓦顿小镇上有一群小孩在做游戏,他们敲击铜器的声音由远而近地传进了森林,传到了粮商的耳朵里。悲观失望的粮商听到了隐隐约约的钟声,顿时来了精神,用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说:“上帝保佑,赐我福音。”于是,便一面侧着耳朵细听,一面驱马前行。终于,粮商走出了森林,到达了圣芳瓦顿镇。
到了镇上,很快就谈妥了买卖粮食的事。不久,粮商的粮队就运来了大批的粮食,解除了圣芳瓦顿镇人的饥荒。离开圣芳瓦顿镇时,粮商忘不了6月27日的事,特意买了一口大钟,说是每年的6月27****都要到圣芳瓦顿镇来鸣钟一天,以纪念此事。圣芳瓦顿镇人觉得是粮商帮助他们解除了饥饿,每到6月27日,粮商来敲钟时,他们便与粮商一起敲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敲钟节。
室外礼拜节的来由
英格兰德比郡有个名叫埃亚姆的小村,每年8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要举行一次室外礼拜。届时,不同教会的新教徒都来参加礼拜,以纪念古时村民们冒死献身的精神。
相传1665-1666年间,伦敦发生了令人谈虎色变的“黑色病”。当时,埃亚姆村有个裁缝收到了从伦敦寄来的一包衣料,这包衣料把可怕的“黑死病”带到了埃亚姆村,裁缝一家人一一病倒了,很快相继死去。黑死病瘟疫顿时在村子里扩散开来,迅速传染了其他村民,死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是等死还是逃命?村民们议论纷纷,就在莫衷一是时,牧师建议大家不要逃命,以免把黑死病病疫带到别的地区,应自觉地把村子变成隔离区,谁也不要出走。英勇朴实的村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没有一个人离开村庄,结果,黑死病在村中肆虐一年有余,全村350多人中有四分之三为此献出了生命。由于村民的自我牺牲,周围地区没有发生一例黑死病。
周围地区的村民为了纪念那些为了他人甘愿自己死去的村民,每到8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都自动地来到埃亚姆村祭奠、礼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为室外礼拜节。
纪念约翰生节的来由
在英国斯塔福德郡的尤托克西特镇,每年的9月15日要举行纪念约翰生节。
相传,约翰生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计,他父亲迈克尔·约翰生退休后,在尤托克西特镇上摆了一个书摊。约翰生认为小小的书摊盈利不大,还有损自己的脸面,坚决反对父亲经营这书摊。为此,父子俩发生了争吵,越吵矛盾越深,最后竟发展到脱离父子关系,直到老约翰生去世前,两人也没有和解。
一次,约翰生在外游玩,在深山里看见一只小乌鸦正在为老乌鸦喂食,看着看着,他深受感动,想起了父亲养育自己十八个冬春的情景,想起了父亲晚年摆书摊早出晚归,匆忙劳碌的身影,不免惭愧万分,流下了两行热泪。
十天后,约翰生回到了尤托克西特镇,这天正下着大雨,约翰生冒着大雨,跑到父亲生前摆摊的地方,一连站了几个小时,以表示深深忏悔。
待人们把他拉回家时,他已经被雨淋病了。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老约翰生笑吟吟地向他走来了,对他说:“孩子,父亲原谅你了,你不要再难过了。”他说,“爸爸,你真原谅孩子了?你真原谅孩子了?”他父亲点了点头,就慢慢地飘走了。约翰生从梦中醒来,迫不及待地把梦中的事告诉了亲人,一再高兴地说:“父亲原谅我了!父亲原谅我了!”
从此,每到父亲的忌日,约翰生都要到父亲生前摆摊的地点,默默地站上几个小时,表示对父亲的怀念,直到他去世时为止。
约翰生怀念父亲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为了教育后代孝敬父母,当地市民就在约翰生去世的那日,举行纪念活动,向孩子们讲述约翰生的故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节日。
抬“黑骑士”游行的来由
英国兰开夏郡仙莱恩河畔的阿什顿,每年的9月25日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集会游行。关于它的来源,当时有一个传说。
相传古时候,阿什顿有个残暴的贵族,整天想着歪点子整治农户,他骑着马,在领地上来回走动,监视农户,不是说这个农户的行距太密,就是说那个农户的行距太稀,不是说你杂草没除尽,就是说你施肥不均匀,只要他说你的活有毛病,就要处罚你。
农户知道他的厉害,小心翼翼地劳作,但他总是能出其不意地挑出你的毛病。一天,他又骑着马来到领地上,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挑不出毛病。这时,他跳下马,蹲在地上死死地盯着禾苗,盯了老半天,他露出了阴险的笑容,心满意足地站起来,然后,立即收住了脸上的笑容,走到了农户面前,非常生气地说:“每一丛的禾苗数应一样,才能获得丰收。我跟你们讲了多少次,你们就是不听,你看看这一丛是6棵,这一丛是4棵,你这不是诚心要让我减产吗?扣你3个月的工钱。”农户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骑上马走了。
又有一次,有个农户在锄草,他走到旁边看了看,然后招了招手,叫农户过来,训斥说:“你锄草怎么深一锄浅一锄的,我不是说了吗?锄浅了,达不到松土的目的,锄深了,又伤了禾苗的根,你怎么就是不听,扣你两个月的工钱。”
他就这样成天找岔子扣人家的工钱,农户们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在他的领地上忍气吞声地干活。
真是恶有恶报,有次他从领地上回家时,他的马突然受惊,立刻狂奔起来,把他摔死了。农户们高兴得不得了。为解除心头之恨,他们扎了一个假人,于9月25日抬着一个代表那个贵族的“黑骑士”游行,到公园把假人吊在十字架上。
烟火节的来由
相传17世纪初,英格兰有几个狂热的天主教分子,着魔似地反对英国国教。他们在街头发表演说,可人们刚听了个头,就离开了。他们散发传单,人们刚看了一眼,就随手扔进了垃圾箱。但他们仍不甘心,经过秘密策划,决定要不惜任何代价,在1605年11月5日英王主持国会开幕时炸毁国会。
炸毀国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想了种种方法,但又被自己否定了,想来想去,最后他们认为挖地道的方法比较可行,就硬着头皮开始挖地道。从此,他们不分昼夜地挖,直挖了365天,才挖通了地道。
眼看召开国会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他们便把30桶火药从地道运进了国会的地下室,计划叫盖伊·福克斯去点燃。就在为盖伊·福克斯壮行的宴会上,他们一伙忘乎所以,大谈特谈他们的胜利,没想到这些话被饭店的侍仆听见了,他立即打电话通知了警察局。可是等警察来到时,这伙人已逃之天天。警察觉得事情重大,不敢丝毫怠慢,立即带着侍仆在国会附近的大街上转悠。就在第三天的早晨,也就是国会召开的那天,那位侍仆眼睛一亮,猛然看见人群中有个穿着破烂衣服的人,脱口而出;“就是他!就是他!”两名警察立即冲上前去,很快逮捕了他,经审讯,他就是来点燃炸药的盖伊·福克斯。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每年11月5日,青年人就做一个福克斯的假人,塞上破衣服、破报纸和稻草,晚上放在篝火上付之一炬,同时放起烟火,热闹一番,故称“烟火节”。
庆祝游行的来由
英国北爱尔兰的伦敦德里,每年的12月18日都要举行庆祝游行。
相传1688年,英王詹姆斯二世亲自统领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北爱尔兰。可部队开到伦敦德里,就受到了守城将士的重重一击。
詹姆斯二世恼羞成怒,恨不得立即踏平伦敦德里城。可他听说守城将士个个勇猛如虎,又见伦敦德里城小,立即改变了主意,一方面命令后续部队加紧运送粮草,一方面命令两万士兵围而不攻,坐地待命。你要出城迎战,他就来了个脚底抹油——溜,你不出城迎战,他就围在城下。让你打不着,守不住。这一围,就围了两个多月,直围得守城将士锐气大减,围得城内饥荒一天比一天严重,守城将士和市民已饿死、病死了数千人,形势岌岌可危。这时,守将伦迪上将精神开始崩溃,打算投降。
可就在伦迪上将准备打开城门投降时,城内13位年轻的学徒工,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死死守住城门,面对刀枪宁死也不让打开城门。守城将士深深地被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又一次热血沸腾,立即推举13位学徒工为首领,誓死守城。
伦迪上将见众怒难犯,悄悄地溜走了。晚上,趁人不注意,自己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了下去,投降了詹姆斯二世。就在他带着詹姆斯二世的士兵顺着绳子往上爬时,13位年轻的学徒工正好从这里经过,立即把他们都消灭在城墙下。詹姆斯偷袭失败,继续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守城将士也不搭理他,在市民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坚守了35天,就在第35天的清晨,解围的援军终于来到了。学徒们见时机已到,带着将士冲出城门,与援军内外夹击,一举打败了詹姆斯的侵略军,詹姆斯也差一点被抓住。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市民们每到12月18日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一面向13位学徒工表示敬意,一面烧掉伦迪上将的模拟像。地开往北爱尔兰。可部队开到伦敦德里,就受到了守城将士的重重一击。
西装上口袋露出手帕的来由
穿西装,人们一般要在上口袋露出手帕,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这与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有关。
相传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幼年时有个毛病,成天鼻涕涟涟,到了十岁时这个毛病还没有改掉。
理查二世十岁那年,他继承了王位,要做国王了。能做国王,理查二世当然是满心欢喜,可他也有犯愁的事,那就是成天拖着鼻涕,怎么上朝呢?要是让大臣看见了,岂不要笑话!为这事,理查二世伤透了脑筋。眼看着登基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理查二世急得直哭。当侍从给他擦眼泪时,他似乎有所领悟地对侍从说:“快,快准备好可以携带的、需要时随手可取的、能把鼻涕擦干净的小布片。”侍从听了直点头,“好!好!”地答应着出去了。
侍从风风火火地从王宫里跑出来,立即去找裁缝,把理查二世的话如此这般地向裁缝交代了一番。裁缝不敢怠慢,马上便忙开了。很快,他们把薄麻纱裁制成了小布片。但放在哪里才能随手可取呢?裁缝们想了想,试了试,最后终于确定在上装的左胸前缝一个口袋,把小布片放在那里。
衣服做好了,理查二世就穿着它登基、上朝,每当有鼻涕时,他就顺手从口袋里取出小布片,擦完后又把它装在口袋里,很是方便。国王把侍从大大地夸奖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