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26162500000002

第2章 避免抉择失误(2)

庞葱担心离开魏国后,有人在魏王跟前说他坏话。他含蓄地问魏王:“大王,要是有人向你报告,说有只老虎跑进我们大梁的大街上来了,你会相信吗?”魏王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会相信,老虎怎会跑到大街上来呢?”庞葱接着问:“要是紧接着又有第二个人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思索一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有些将信将疑。”庞葱又问:“要是马上又有第三个人前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三个人都这么讲,我深信不疑了。”

庞葱接着魏王的话说:“老虎显然不会跑到大街上来,可是因为有三个人接连向大王报告,大王就信以为真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邯郸离大梁要比宫廷离大街远得多,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一定也不止三人,望大王明察。”

魏王点点头说:“这个我明白,你放心去吧!”庞葱便告别魏王,陪同太子去邯郸。庞葱离开魏国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魏王开始不信,后来说的人多了,便产生了怀疑,后来竟信以为真了。太子期满回国后,魏王就不再重用庞葱了。

魏王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科学的决策是不能以传闻为依据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一项合理科学的决策的作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最重要的是在决策前作科学的预测研究,注意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制定出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者还要在备选的决策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

我们一定要记住: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千万不要让传闻作为你决策的依据。再多的传闻也仅仅是传闻而且。聪明人善于把道听途说与亲眼目睹相比较,进行理性分析;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被虚无缥缈的传闻所左右。

二、不做“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之义与鼠目寸光、妄自尊大、夜郎自大、自欺欺人等成语的含义相类似,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狭隘,甘于安居一个角落,不问时事,不问季节,只对巴掌大的天地感兴趣,只对一丈之内的事情作研究,排斥异己,满口外行话,满身市侩气。这样的人做惯了“井底之蛙”,自然狂妄自大,自认为很惬意、逍遥,看不起别人,什么都自以为是,其实这是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悲哀。

记得在1986年,笔者曾去了江南一个大城市,在某师范大学助教班学习进修一年。如果问:在这一年中对这个城市记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那并不是这座城市的繁华,而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和商店的营业员称我们这些外地人是“乡下人”。初听别人称“乡下人”,笔者和同窗们还解释:我是北京人,我是南京人,我是郑州人,我是锦州人……但听到的回敬都是相同的一句话:“都是乡下人。”后来不断听到这样的称呼,虽不再作解释,却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这些“城里人”不也是由一个小渔村慢慢变迁过来的吗?于是我们决定找机会讨教一下这些“城里人”。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因拥挤而发生了“踩脚”的争吵,售票员自然而然地哇啦道: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乡下人太多,所以车才拥挤……这一次,由于我们人多气壮,其中一人就问这位售票员:“请问,你知道世界有多大吗?”她语塞,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一语结论:“井底之蛙!”这位售票员始终没能再说出一句话来。也许她意识到真正愚昧无知、可悲又可怜的人是她自己,以前是她还未知觉罢了。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可以天涯咫尺,也可能咫尺天涯。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对主观抉择的正确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摆脱“井底之蛙”的思维定势,我们在作出抉择之前切不可有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要学会战胜自我,切不能有妄自尊大之举。

1.切莫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成语笑话,也是一种典型的自欺欺人的行为。

自欺欺人的人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敢正视自己的现状,不敢面对周围险恶、艰难的环境,而采取愚蠢之举。不难设想,一个连自己都要糊弄的人,还能谈得上对人生的正确抉择吗?一个连对自己都不诚实的人,还能谈得上对别人有真诚吗?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许多人生悲剧也都源于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妄自尊大。妄自尊大者对别人的作为不屑一顾,盲目骄傲,过分乐观,总是号称自己是“一流”的,其实别人早就超过他了,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晓。妄自尊大会使自己陷于无可收拾的悲惨境地。这个道理在历史上屡屡应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妄自尊大,或四处挑衅,或闭关锁国,都会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二是盲目蛮干。它的表现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市场的艰险,很多人不是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思路去排除和克服,而是一味蛮干。例如,明知违法违规,明知自己能力不够,明知环境不适合却仍坚持去做,这样,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是侥幸心理。怀有这种心理的人总是用冒险的方式,去赌运气。这种做法如果是在有半成胜算的前提下去搏一搏,或许是值得的和可行的,如果连一成胜算都没有,那么,这种侥幸心理只能导致无情的失败。例如,日本人习惯以“武士道”精神、以“玉碎”的手段去实现目标,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有一定的胜算把握,那么,这种心理会加速成功,如果胜算很小,那么,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很大。日本曾不顾一切发动对华战争,目的是掠取资源,结果是以无条件投降告终。

避免自欺欺人行为的发生,是我们每个人走向成功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避免的方式有如下三方面:一方面要在为人处事时确立知己知彼的原则。自欺欺人正是失去了这个应有的原则,妄自尊大,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目中无人,才会导致失败的。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切不可蛮干。尤其在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较量,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切忌盲目行事。没有一定的胜算把握,切不可贸然行事。再一方面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状况,不断提醒自己。侥幸心理不可有,尤其当对手十分强大,局面十分险恶之时,更不能把“宝”押在侥幸上。当然,有时把“自欺”用于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平衡,缓解心理矛盾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在人与人的竞争状态中,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条件下,自欺欺人是百害无一利的。

2.要学会战胜自己

人要战胜自我,相对于征服自然和战胜别人,往往是困难得多。战胜自我是人走向成功中最难的事。然而,人又必须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成功。人若无法战胜自己,就很难有正确的抉择,没有正确的抉择又何谈成功?人要战胜自己必须学会认识自己和超越自己。而人要做到超越自己,则要有一定的修养和毅力。因此,人战胜自己包含了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超越,要学会自己“修剪”自己,就像修剪草木一样,经常规范、制约自己,塑造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

3.切忌狂妄自大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为标志。人的素质包括人的心理素质,其中人的自信心就是获得成功不可缺乏的内在素质。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自信过了度,把自信无限扩大就会成为目中无人的狂妄自大者。这种人想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来压制别人,事实上只会给人产生轻狂、浮浅的印象,最终成为失利者。

狂妄自大的人常常想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通过炫耀自己来出风头,结果却常常闹出笑话,让人看不起。有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狂妄自大的女士去参加时装博览会,虽然走进会场便可感受到名模云集的气氛,可她却不屑一顾。突然她大喊:“解说员,我要投诉,你们有欺骗行为。”她指着展台一处喊道:“你看这臃肿的身体,过时的服装,难看的发型,这能叫时装展示?”解说员微笑着解释:“女士,这件事与我们无关,这并不是我们所展出的,而是你面对着一面镜子,里面映出的是你自己。”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却辛辣地讽刺了这类狂妄自大的人的拙劣表现。

分析狂妄自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狂妄自大者不了解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凡是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有不足和缺陷,都有“丑”的一面,看不到这一点,自负自傲,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愚蠢之极的。

二是狂妄自大者对别人的优点不屑一顾,视而不见。他们或者排斥别人优秀的方面,或者横加挑剔和指责。

三是狂妄自大者总想出风头,炫耀自己。自以为聪明无比,往往不看机会、不顾场合地表现自己,结果适得其反。

很显然,狂妄自大是成功之路上来自自身的一大障碍。要避免这方面的失败,首先须注意别自以为聪明。聪明是相对的,聪明与愚蠢只有一步之隔。因此,要走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生误区,要善于看到并吸收别人的长处,耐心倾听别人的建议。其次,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和别人。特别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实力、特点,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才能够真正看到自身的潜力,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也许世上并没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最起码要能够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能够以别人为参照认识自己,从而正确把握自信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一步步走近成功之巅。

4.不做时代的叛逆者

人是一定时代的人,超越时代的完人是不存在的,落在时代后面总是咒骂现实世界的人也只能是“井底之蛙”。有这样一类人,不古不今,偏与时代格格不入;不中不洋,偏与国情不相符合,一天到晚咒骂现世,一刻不停中伤别人。是时髦还是腐朽?是高明还是变态?这是不辩自明的。

时代在进步,人要跟上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要求,咒骂时代或抱怨时代都是无济于事的。如何顺应时代,避免自己成为“井底之蛙”呢?一是要多读书,明事理;二是要求真务实,不断进步;三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多读书、明事理说明了做人的根本不在于钱有多少,权有多大,而在于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就像鼓不敲不响,蜡烛不点不亮,人若不读书就会愚顽不化,不明事理。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有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告知人们,人生后来的成就都根植于年少时立志学习。对于学习与做人的关系,孔子有过生动精辟的论述。

孔子问学生子路:“你听说过六种德行与六种弊病吗?”

子路答:“没有。”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并运用于人生的实践过程中。不读书、死读书都是不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我国明代《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编著的《本草纲目》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最宝贵的医学遗产,还被俄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众多国家医学界翻译出版,并受到重视,这是因为这部著作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在编撰过程中,李时珍不但博览群书,还亲自采标本,反复研究,所以这部《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内容既有着极为丰富的药物学知识,更有着作者经过亲自验证获得的真实可靠的医药学知识。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事先思考、准备,以应对不测。只有事先制定好应变措施,才能临危不惧,经过补救而转危为安。“狡兔三窟”的典故,指的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生存方式,这是一种具有先见之明的防患于未然的自我保护策略。

总之,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好的结果,同时做好应付失败的准备,这是主体抉择的必要之举。

三、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的人在遭到失败时,总会把责任归结到“运气不好”上,甚至耗时祷告,祈求上苍给他机会。其实祈求时来运转,出现一步登天的奇迹,往往是天方夜谭。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1.要善于抓住机遇

当今社会的特点之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有人总在哀叹:机遇与己无缘,阳光总照别人不照自己……其实机遇就在你身边,关键就看你如何去识别和利用。机遇永远青睐于有准备之人。没有准备,即使机遇来临,也会使其茫然不知所措。

在议论中国足球(男子)时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感叹:“中国足球的运气真差。”难道中国队的运气真的那么差吗?

运气作为一种机遇,是偶然中包含的一种必然。就拿国脚的比赛来说吧,有的专家总认为国家队队员临门一脚的运气很差,不是射门太偏,就是击在门柱上,要么就是打在对方守门员身上,总之,是“背运”!可是我们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我们的国脚平时训练到家,临门不慌张,当机会来临时,尤其是离球门距离很近时,哪有不进球的道理。否则只能说我们国脚的心理素质太差,球技没有练到家。所以说,当有了好的机会,却射不进球,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没有抓住机会,白白放跑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