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26164100000010

第10章 珍藏友情篇(2)

骆宾王文才过人。相传他为徐敬业拟就的《讨武望檄文》辗转传到京师,被属下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初看不以为然,当读到“一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竟然如同遭受了电击一般的浑身震颤,对骆宾王的文才十分赏识,认为朝中无人能出其右者。

这则智慧故事中的“一诗一谜”,只是骆宾王博大智慧中的冰山一角,从中还是可以窥见他的机警与幽默。

蛰凤求凰元稹赢得美人归

元稹,字微之,是河内(今河南洛阳)人。他在唐朝贞元年间中了进士,诗文和白居易并驾齐驱,世称“元白”,是中唐新乐府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元稹在未成名之前,就因文章著称于世。

他在贞元科考前夕客宿在姑妈家时,姑妈十分喜欢这个有才的侄子。

姑母家有个婢女,年方十八九岁,身段婀娜,面容姣美,是方圆百里内数一数二的美人儿。元稹当时也正是青春年华,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婢女,于是在学业之余千方百计地和她套近乎。

晚上婢女到书房送茶,元稹以礼相待,并试探着请问姑娘芳名,这位姑娘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元稹,就含羞地回答道:

“贱名‘加夕’,不堪以闻,蒙公子动问,感激衷心。”

元稹点头会意,便说:“姑娘‘移禾’,雅致,雅致!”

姑娘听了,知道对方已经听懂,当即羞涩的带门出去了。

第二天,婢女来送莲子羹,元稹又没话找话地问:

“前日问芳名,尚未明白,如蒙不弃,再请见教为谢!”

婢女便提笔写下了“韩信点兵”四个字。

元稹一看,也挥毫写下了“颜回言礼”交给姑娘。

姑娘羞答答地说:

“相公才如子建,奴婢怎敢有非分之想?”

又一日,婢女来书房为元稹磨墨。

此时大比之期已近,元稹巴不得早日挑破这层窗纸,就乘势握住姑娘双手说:

“小生考期已近,请姑娘再赐一联为我壮行!”

婢女便拿出一方手帕,上写:

“感君常念波罗密。”

元稹接过手帕,在上面续写了:

“思卿惟求福寿男。”

婢女看了,十分感动,两人便私下以身相许。

后来元稹赴京得以高中,消息传来,姑母和婢女都十分高兴。婢女当即跪陈了和元稹以身相许的经过,请求姑母加以成全。姑母也十分感念这两位年轻人的一片痴情,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原来这个婢女名叫“多多”。她的父亲原是一名教书先生,因暴病而亡,多多忍辱含羞卖身为奴,埋葬了父亲。

多多和元稹一见钟情,为了试验元稹的才华,先后三次出联示爱。这“加夕”、“韩信点兵”和“感君常念波罗密”都含有“多”的意思。

其中“波罗密多”是佛家用语,意即苦海过渡之意;而元稹的下联“移禾”、“颜回言礼”和“思卿惟求福寿男”也都有“多多”之意。“福寿男”乃是俗语“三多”的“多福、多寿、多男”三句,省去了“多”字。

画牛明志陶弘景誓不为官

陶弘景是我国梁朝有名的文学家,他为人正派,学问独成一家。

年轻时的陶弘景十分仰慕历史上的叔齐、伯夷,向往着能像他们一样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献身,梦想有朝一日也做一个隐士。

在他隐居乡下的时候,有一位胸怀大志的青年萧衍同他的交情很厚。

后来萧衍当上了皇帝,他感叹陶弘景是个人才,决心把他请出来做官。

当地地方官接到皇帝御旨,说是要请陶弘景上京做官,不禁十分羡慕。他们丝毫也不敢怠慢,带着皇上的亲笔信一路找下乡来。

当时正值农忙季节,陶弘景刚刚插完秧,坐在林阴地里闭目养神。

他身旁的两头牛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奉旨前来的地方官见陶弘景如此寒酸,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但一想皇命难违,只得放下架子,好言劝说陶弘景出山为官。

陶弘景耐心地听完地方官说明来意,也不答话,只是回身朝那两头牛一努嘴,县令以为他要处理这两头牛,连忙讨好地说:

“牛的事不必担心,我们会将它作价出售妥善安排的。”

陶弘景见县令如此不通人情,就取农纸笔画了一幅《二牛牧草图》。

画面上一头牛虽然羸弱,但它正悠闲地在丛林中吃草,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另一头牛虽然很肥大,但却被金丝笼罩住了嘴,被银鼻拴拴住了鼻子,旁边一个人用棍棒驱使着它前行。

地方官辗转把这幅画送到皇上手中。萧衍一看立刻明白了老友的用心,知道陶弘景这个人只想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不愿受尘世功名利禄的束缚,从此也就打消了请他出山的念头。

皇帝下旨征诏,高贤隐士看破世情,不愿为官者很多,陶弘景只是其中之一。

他们有的遁入深山,任放火烧山也誓死不出;有的拒不领情,任高官厚禄也不动心;还有的则委婉柔和地加以拒绝,陶弘景的做法无疑属于后者。

东汉光武帝刘秀幼时和严子陵为同窗好友,及登帝位后盛情相邀,这严子陵倒也来宫廷住了两天,但处处表现得很随意,晚上和皇帝同榻而卧,还用一双大脚压在刘秀肚皮上。

刘秀知道严子陵归隐之意已决,遂不再强求于他。

陶弘景画牛辞职的做法无疑比严子陵略胜一筹,送皇上一幅画,含蓄地表明心迹,不失为自保之道。

清水铜镜王之涣妙戏钱福应

唐朝时霸州(今河北省霸县)有个府官叫钱福应。这钱福应是个贪得无厌的昏官,平日爱财如命,雁过拔毛。他不仅鱼肉百姓,而且最爱敲诈职务比他低的官员。

谁知事有不巧,这一年,朝廷安排著名诗人王之涣到钱福应手下做了一名县官。

钱福应知道王之涣名气很大,而且在外地做官多年,估计他一定攒了很多家私,就挖空心思地想宰他一笔。

于是,他吩咐手下准备了两个礼盒,每盒装上50两银子,用红绸布包好,让人抱着去拜访王之涣。

唐代十分讲究礼尚往来,一般受人滴水之礼,要以涌泉相报,不然就是大不敬。钱福应希望通过这一招来让王之涣还上一笔厚礼。

谁知王之涣虽然从政多年,但他为官清廉,从不多贪多占,忽然间收到顶头上司这么重的礼,让他如何还得起呢。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王之涣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人挑着一桶水,带着一个锈迹斑斑的礼盒随他去钱府还礼。

钱福应听说王之涣来了,满心欢喜地迎出大门,见王之涣身后的家人吃力地挑着一担东西,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一个劲的笑着说:

“你我同僚,何必如此破费,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但是很快钱福应就发觉上了当,当他得知桶里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礼盒里放的不是金银而是一块破铜镜时,脸上顿时变成了紫茄子色,气得七窍生烟:

“好你个王之涣,竟敢戏弄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