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26172600000033

第33章 固原回族游艺习俗(2)

照花了阿哥的眼睛;

看着尕妹子怪心疼,

花衣裳穿了个紧称。

女:墙头上一对红公鸡,

我当是一对老鸹;

阿哥唱歌好声音,

我当是吹响的唢呐。

……

(五)回族“花儿”歌谣的命名固原回族“花儿”曲目无“令”之称,大多属于抒情短歌,一般唱什么内容就叫什么名字。如“菊花湾里的一湾湾水”、“漫起花儿我唱起歌”和“千万年的黄河水不干”等都是以每首“花儿”的第一句命名,体现了固原回族“花儿”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风格。其中“千万年的黄河水不干”一首的具体歌词为:

千万年的黄河水不干,

万千年不塌的青天;

千刀万剐的我情愿,

舍我的尕妹是万难。

这首“花儿”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回族青年内心的爱情感受,其题目“千万年的黄河水不干”就是歌词中的第一句。

(六)“花儿”常用的表现手法固原回族“花儿”在艺术手法上大都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常常婉转、形象、含蓄地表达出回族少男少女的爱慕之意和对美好婚姻的大胆追求。

所谓赋的艺术手法,就是用铺陈排比的语言来表达主题。在语言形式上,这类“花儿”常常表现为主人公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露或对事物的直接描述。例如下面这首“花儿”:

天上的云彩跑马呢,

不知道晴呢(吗)下呢?

地上的水气拉雾呢?

尕妹妹哪一天来呢?

在这首“花儿”中,歌唱者对自然现象“云彩跑马”、“水气拉雾”进行了直接描述,最后一句才揭示主题——“尕妹妹哪一天来呢?”,真切地表现出这位回族青年思念恋人的内心世界。

所谓比的艺术手法,就是应用恰当而新鲜的比喻,以形象而直观的事物来表达丰富的、难于描述的情感。例如下面这首“花儿”:

阿哥是凤凰天上旋,

尕妹是园中的牡丹;

不说尕妹妹长得端,

还说阿哥的眼馋。

在这首“花儿”中,作者把“阿哥”比成“是凤凰天上旋”,而把“尕妹”比成“是园中的牡丹”,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如此,怪不得“阿哥的眼馋”,原来是“尕妹妹长得端”。

所谓兴的艺术手法,就是先用其他事物起兴,然后引入要描述、要刻画、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来。兴的艺术手法常常与比喻连用,即在“起兴”的同时,也蕴涵着比喻。例如:

白马下了个黑骡子,

打不到高山的顶上;

尕妹妹就象个金镯子,

戴不到阿哥的手上。

在这首“花儿”中,歌唱者先描述了一种现象——“白马下了个黑骡子”,而且还“打不到高山的顶上”,表明主观愿望难于实现,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这首“花儿”的真正歌唱对象——尕妹妹与阿哥的恋情。同时,“白马下了个黑骡子,打不到高山的顶上”两句与“尕妹妹就象个金镯子,戴不到阿哥的手上”两句还构成了比喻(隐喻)关系。其比喻之贴切,其起兴之巧妙,都足以令人叹服。自然,在一首“花儿”中,综合应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描绘事物,在固原回族“花儿”中数量是极多的,从中可看出回族劳动人民无比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七)“花儿”的内容固原回族“花儿”的内容涉及到劳动与时政、爱情以及日常生活等诸方面,但众所周知“花儿”的核心是情歌,多数“花儿”以表现爱情为主题。

1.爱情“花儿”。固原回族“花儿”的内容大部分与爱情有关,主要歌颂和控诉封建礼教及社会丑恶现象给恋人造成的生离死别。在这类“花儿”中,大多表现出回族群众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因此当地群众把这种抒发性灵的“花儿”称为“干花儿”、“山花儿”或“土花儿”,把演唱“花儿”叫“漫花儿”或“漫少年”。这说明,人们用此方式来抒发情怀,传递感情。

固原回族爱情“花儿”,内容广泛涉及到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借以抒发着不同类型的感情。满腔的激情、不顾一切的去思念、义无返顾的去相爱,都充分体现了固原回族青年男女的精神追求和爱情内涵。例如下面这首爱情“花儿”就突出地表现了这一情感:

青石头青来蓝石头蓝,

阿哥和我心相连;

石头烂了心不变,

我要和阿哥结百年。

这首“花儿”以石头起兴,孕育着“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忠贞爱情观,既生动形象,又真实感人。再如:

大山根里的呱啦鸡,

谁知道是公的(吗)母的?

尕妹妹见了叫我呢,

不知道是真的(吗)假的。

这首“花儿”以固原山区特有的呱啦鸡(一种野生鸡)来起兴,表达出男青年队自己爱慕的“尕妹妹”把握不准的忐忑不安的心理,读来十分形象生动。

2.劳动与时政“花儿”。劳动与时政类的“花儿”常常表达着固原回族群众歌颂美好生活和祈愿、求子、祝福等诸多的感受与精神、心理需求,并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所创作出的“新花儿”为主。例如:

拔完一块伸直腰,

“花儿”漫上了九宵。

大旱年为啥垛垛高,

责任制铺下的花苞。

就这个话,

责任制铺下的花苞。

这首“花儿”通篇以“赋”的艺术手法,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回族农村的新气象和劳动者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八)“花儿”的语言特色固原回族“花儿”主要用汉语演唱,但许多“花儿”中也夹杂着不少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等外来词汇,这与回族的族源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宗教意识和伊斯兰文化色彩的词语(词汇),就在固原回族所创作和演唱的“花儿”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表露。因此,以汉语词汇和波斯语、阿拉伯语的音译词相结合、相混合的独特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为固原回族“花儿”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下面这首“花儿”:

黑云缝里雷炸哩,

要下个冲坝的雨哩;

我要叫声胡达哩,

要嫁个连心的你哩。

“胡达”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波斯语[Khudai]或[Khudā]的音译,意为‘自在者’。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对安拉的称呼。中国西北部地区的穆斯林亦有沿用此称者。”在这首“花儿”中,主人公在美好姻缘遭到雷雨般的打击时,她首先想到的是要向心中至高无上的“胡达”喊冤,企盼“胡达”能够拯救自己,让她嫁给意中人。再如:

七月的葡萄架搭架,

八月里结了个满架;

一心想嫁个阿訇爸,

心软着嫁了个满拉。

这首“花儿”代表了回族女性婚姻择偶的一种趋向——“一心想嫁个阿訇”或者是满拉。而无论“满拉”还是“阿訇”,都是固原回族语言中的特有词汇。因此,固原回族“花儿”在语言形式上的这一特点,便使其与其他民族、其它地域的“花儿”区分开来。

总之,“花儿”因其最能表达和抒发回族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情感,所以成为固原回族民间一种最主要的民歌形式。如在上世纪80年代,民间艺术研究者曾在固原一个村庄,就收集了近千首“花儿”。因此,“花儿”在固原回族民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在回族民间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下面这首“花儿”所唱:

“花儿”本是心里的歌,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刀子拿上头割下,

不死嘛就这个唱法。

三、回族民间说唱

固原回族民间说唱,最典型的、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就是宴席曲。回族一般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做“宴席”,把参加婚礼、送亲叫做“吃宴席”,因此把在新婚宴席等喜庆的场合演唱的曲调叫宴席曲。尽管伊斯兰教严禁弹唱歌舞、音乐戏剧,但固原回族在新婚等喜庆的宴席场合仍有贺喜唱曲的风俗。

固原回族宴席曲,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有歌唱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有歌唱解放后回族人民新生活的,更多的则是歌唱青年男女的爱情的。固原回族宴席曲的代表作有“五哥放羊”、“方四娘”、“十里亭”、“赛买姐”、“娶媳妇”等,其中“娶媳妇”集中反映了回族在娶媳妇时,从迎接新娘到谦让客人、安排吃住的全部过程,宾主互相礼让、文明谦恭的习俗。传诵在海原南部山区的“十里亭”,则细腻地描绘、真切地刻画了一对青年男女之间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和如醉如痴的爱情故事。在众多的宴席曲中,“王哥”极富代表性:

扁豆开花麦出穗

王家的哥,

自大你来了我没瞌睡,

王家的哥。

拾了个铲铲打了个镰,

王家的哥,

心闲弄了个心不闲,

王家的哥,

拾了个麻秆钉了个秤,

王家的哥,

心定弄了个心不定。

王家的哥。

怀里揣的黄杏儿,

王家的哥,

你只愁来了没空儿,

王家的哥。

怀里揣的毛核桃儿,

王家的哥,

晌午来了个噘舌头

王家的哥。

怀里揣的热馒头,

王家的哥,

尕妹子领上上兰州,

王家的哥。

这首曲儿四句一节,通过扁豆花、麦穗、镰、秤等这些日常事物来比兴,并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和直白的人物语言,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回族少女对爱情由朦胧到觉醒再到义无返顾勇敢追求的心理状态,是固原回族宴席曲中的精品。

此外,固原回族的宴席曲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形式,此起彼伏,十分热闹,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也常常将婚礼演绎的热闹非凡。如有一首赞美新婚夫妇的宴席曲唱道:

恭喜恭喜大恭喜,

东家交了好运气,

女婿娃干散(精干)新媳妇俊,

杨宗保配了个穆桂英。

……

这首宴席曲从开场白一直唱到赞美新郎新娘,再唱到祝福全家和睦,表现了固原回族人民在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因此受到回族群众的普遍喜爱和欢迎。

固原回族宴席曲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体裁,音乐和语言是互为依存的,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大多数曲目都采用异文叠加的构词手法。要说明的是,回族宴席曲与回族“花儿”有一定的区别。一是叫法上不同,回族群众一般把“花儿”叫做“野曲”,把宴席曲叫做“家曲”。所谓“野曲”是指在野外唱的曲子。因为“花儿”大部分为情歌,不便在家里、村里以及长辈面前唱,这也是“花儿”流传地区人们都自觉遵守的不成文的规矩。而“家曲”是指在家里、村庄里演唱的歌曲。二是歌词结构和曲调也不同,宴席曲为欢快明亮的,而“花儿”则不全是这样,由于是人们的“心里话”,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都会涉及。三是内容上有差别,“花儿”的词意明朗直露,可直接或间接地向对方表达情感;而在宴席曲中,歌手只能演唱传统的爱情故事,歌手要避免言词不当。

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固原回族群众在举行婚礼及喜庆之时,现已普遍使用录音机、DCD等现代音响设施来增添喜庆气氛,传统的宴席曲已经很少见到,现存的一些回族民间宴席曲大多是前人所辑录、保存下来的,可谓是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第二节固原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如最早用汉文记载伊斯兰教的《经行记》中就讲到伊斯兰教“断饮酒,禁音乐”),固原地区回族不盛行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乐舞。

一、回族民间舞蹈

固原回族民间音乐舞蹈,是回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与文化结晶,是历史继承的艺术成果。

(一)踏脚舞踏脚舞是固原市泾源县回族同胞所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也是一种集娱乐、舞蹈、竞技和体育健身与一体的民间艺术,2005年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踏脚又称弹腿,主要是以腿和脚的协调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手、膊、头等配合下肢掌握平衡,动作幅度大,竞技性强,具有浓郁的回族民间艺术特色。在村头草场,几个回族年轻人捉腿而踏,腿来脚往,身影闪动。对踏的小伙运脚如飞,一会儿空翻,一会儿飞踏。这些明快的节奏和夸张的动作,使寂静的山村热闹非凡。

踏脚的起源是颇有传奇色彩的。相传清初顺治年间,陕西渭南地区南菜园子村有位叫马志勇的回族青年,天生残疾,没有双手,靠乞讨度日。有一次,他在讨饭途中遭到一群无赖青年的围攻毒打,伤势严重,被一位过路人相救。这位过路人向马志勇传授了一套用脚防身的功夫——“弹腿”。这套用脚防身的武功运用双脚时有“左右飞转”、“腾空斜刺”、“前蹬后扫”、“灵巧关门”、“跛脚平蹬”、“上突下防”等十多种招式。从此,“弹腿”这一运动就在渭南菜园子回族群众中流传开来。后随时间推移,当地群众逐渐把“弹腿”改名为“踏脚”。清朝中叶,清政府将大批回族群众强行分散流放,泾源县园子村回族就是当时从陕西渭南一带迁徙而来的。由此,踏脚舞也随之传承下来。

踏脚舞的比赛规则:一是要有10x10平方米的平坦宽敞的场地;二是不准穿皮鞋等硬底鞋;三是不准用头、拳、肘、臂进攻对方,即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踏脚可一人对一人,也可二人对四人等。双方对踏时,靠机智灵活、你踏我闪,你攻我守。基本动作有平踏、背脚、飞脚、跛脚、连环转等。平踏时一般侧身面向对方,以全脚掌向对方蹬出;背脚,俗称“关后门”,多采用手进攻对方的裆部、臀部;飞脚,即双腿腾空,踏向对方的肩部和背部;跛脚,则要单腿跳步,面向对手正面,向高出蹬脚;连环转,即快速转体三百六十度,打击对手的背面和侧面。在对踏过程中,往往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动作,如前踏后蹬,就是少数对多数发出的连续进攻动作,在“嗨”、“哈”发声中,一个前踏动作后,迅速转身,再猛地向后蹬出,可谓眼观六路,灵活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