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进天宫院
26174200000031

第31章 天文学家李淳风造《麟德历》

·新渺·

中国唐初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李淳风,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卒于唐高宗咸亨元年。葬于阆中天宫乡观稼山下。

唐太宗贞观初年,因与傅仁均争论历法,得到参与议论者的赞同而进入太史局。李淳风于贞观七年(633年)制造成新浑仪。他在古浑仪的六合仪和四游仪之间,增加一重具有黄道环、赤道环和白道环的三辰仪。他并因此著《法象志》七篇,评论前代浑仪的得失。贞观十五年,迁太史丞,二十二年升太史令。在这段时间里,他为《晋书》和《隋书》编写《天文志》和《律历志》,并同梁述、王真儒等人注释《算经十书》。《晋书》和《隋书》的《天文志》除搜集有关时期的大量天文和气象记录外,还对这些记录进行了分类,对一些特殊天象的名称作了解释,使后人能了解这些名称所反映的天文学内容。他还指出彗星尾“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常背太阳的规律,这比西方早九百多年。《晋书》和《隋书》的《律历志》也是研究中国历法史的良好资料。

唐高宗时,因原用博仁均的《戊寅元历》误差较大,他集近40年对天文观测、推算的成果,以刘焯的《皇极历》为依据,编成新历,史称《麟德历》。即公元665年制定,665年至728年行用。《麟德历》采用定期安排日用历谱,即不但在计算日月食时考虑日月进行不均匀性的问题,而且在安排日历时也将其考虑进去。这个办法,何承天早已提出,但由于习惯势力的阻挠,经过20多年的斗争,李淳风才取得胜利。《麟德历》首次废除古历中“章”“蔀”“纪”“元”的计算,并以1340为各种天体运动周期(如回归年、朔望月等)的奇零部分的公分母,大大简化了计算步骤。《麟德历》采用定朔,安排历谱;废除闰周;完全由观测和统计来求得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在日食计算中提出蚀差的校正项(其实质就是视黄白交点离真黄白交点的距离)。

《麟德历》以《皇极历》为基础,简化许多繁琐的计算,并废止19年7闰的“闰周定闰”。《麟德历》一直使用到开元年间,又出现纬晷不合的问题,开元十七年(729年)又颁行《太衍历》。《麟德历》遂不行。

《旧唐书·历志一》载:“高宗时,太史奏旧历加时初寝差,宜有改定。乃诏李淳风造《麟德历》。”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李淳风最精占候,其造《麟德历》,自谓应落下闳(阆中人)后八百年之语,似极粗且密矣,然至开元二年(714年),仅四十年,而纬晷渐差,不亦近儿戏乎?”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唐高宗时,李淳风依据《皇极历》造《麟德历》,被推为古代名历之一。”

《麟德历》的缺点是未考虑岁差和章动。在外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在天球上的运动,对恒星的位置有所影响。

完全规律化的19年7闰历法不可能出现,公历、农历都不是完全规律化。天文历法史上的“异数”出现很正常。农历排历不能像数学计算那样1+1就全部等于2。现阶段这样古代也是这样,如古代的祖冲之就两次遇上历法史上的“异数”,也是和当时的“规律”不符。祖冲之之后,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实施《戊寅元历》时,鉴于同样的原因,历法家们就发出了废除“闰周”动议。到了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李淳风编制《麟德历》时,采取了不以“闰周定闰”的措施。近世学者,如陈久金与杨怡两人合著的《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一书中介绍说“随着科学发展,19年7闰显得粗略”,自唐李淳风《麟德历》“开始就废了”。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在阆中淳风村隐居期间,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在世界最早的气象专著《乙巳占》中,把风分为8级。1000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巳占》的基础上,把风划为O到12级。

李淳风是数学家,他受诏主持并与国学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之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解”。

据《阆中县志》载:“李淳风游历到阆中,是为了寻师访友。他崇拜袁天纲。”《阆中县志》载:“蟠龙山,唐之袁天纲、李淳风曾先后在此进行天文研究和气象观测,其觇星台遗址即在阆中蟠龙山电视差转台保附近,袁天纲宅也在其侧。”又载:“凡是袁天纲在阆中所活动的地区,都有李淳风的足迹,因而定居阆中,家住在阆中城南五十里,西河塘山中建觇星台,设风动标。”又载:“死后葬于五里台,碑书‘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阆中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将其居住之地取名‘淳风乡’,并建天宫院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