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26176000000029

第29章 社会群体(2)

马克思恩格斯曾从人口生产的高度来阐述两性之间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关系,认为家庭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和H.J。洛克认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伯吉斯和洛克的家庭定义强调婚姻与血缘关系,并指出了家庭的文化特征。不仅如此,这个概念还指出了家庭关系中某些结点的可取代性,比如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必然的是血缘关系,也可以是一种收养关系。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成的团体而言。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之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的共同生活”。上面的三种定义都涉及到了婚姻和血缘这两个家庭的根本特征。综合起来可以给家庭下这样一个定义: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家庭是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姻缘与血缘是人类所有社会关系中情感色彩最浓的两种社会关系。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血缘与姻缘的感情色彩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差别。姻缘和血缘之所以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正因为如此,家庭内部的互动也与一般的人际互动不同。在理想的家庭内部互动中,互动各方都力图使互动保持和谐,避免冲突的发生。为此,互动各方都能从家庭整体的角度、从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感受角度出发来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和行为举止,有时甚至进行善意的隐瞒和欺骗。在某种意义上说,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情感感受就是自身的情感感受。在社会互动的情感理论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情感回报是社会互动回报中价值最高的回报。在家庭内部互动中,家庭成员更进一步地把对方的情感感受情况作为自身情感回报的一个衡量砝码,这样就达到了一种情感交融的状态。夫妻互以对方为自己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辈把后辈看做自己的生命延续,后辈把长辈看做自己的精神支柱,整个家庭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二、家庭研究的视角

1.进化论的视角

19世纪乃至20世纪,社会科学的研究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社会科学家将生物进化的观念纳入社会变迁的研究当中,认为社会发展的进程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历程。在家庭的研究中,社会科学家们也运用了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成果。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当人们开始以捕鱼为业或依靠人力获得食物生存时,家庭开始形成。人类的家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1)血婚家庭。血婚制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家庭形式。在漫长的实践中,人类积累经验,认识到不同年龄的人的生理差别,开始选择按辈分划分婚姻集团。血婚家庭排除了上下辈之间的婚姻关系,但是兄弟姐妹则可互为夫妻。(2)普路那亚家庭。“普路那亚”在夏威夷语中的意思就是亲密的伙伴。这种家庭的基本特征是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实行族外通婚,一个血缘中的众兄弟和另一个血缘中的众姐妹结成夫妻集团。(3)偶婚家庭。偶婚家庭是群体婚姻向个体婚姻过渡的一种家庭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族外通婚。在这种家庭中,一个男人可以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一个女子也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夫。(4)父权制家庭。这是偶婚制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中间环节。在这种家庭中,父权至上,一个丈夫可以拥有很多妻子。(5)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出现的,其经济基础是家庭私有制。

家庭进化论认为,推动家庭不断演变的动力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自然选择规律和私有制的出现。

2.结构功能的视角

结构功能的视角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的重要视角。家庭研究的结构视角是把家庭看做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实体。家庭结构的具体体现是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横向的夫妻关系和纵向的上下代关系。家庭研究的功能视角不仅把家庭看做是具有内部功能联系的有机体,而且认为家庭对更大的社会结构也同样具有功能发挥。一般而言,家庭不仅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从结构出发可以将家庭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妻。它包括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即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所以又称夫妇家庭和血缘家庭。这种家庭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平等权利,简化了家庭人际关系,减少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核心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2)主干家庭,又称扩大家庭。它是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等直系亲属几代人。主干家庭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代际之间的生活文化。但是在主干家庭中关系复杂,易引起冲突。(3)联合家庭。它是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如果说主干家庭是血缘关系的纵向延伸,那么联合家庭则是血缘关系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4)特殊形式家庭。特殊形式家庭主要包括独身家庭和单亲家庭。独身家庭是指成年男性或女性不婚单独生活的家庭,在现代社会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单亲家庭也称残缺家庭,是配偶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和分居等原因使夫妻成员不全的一种家庭。

家庭的功能一般有:(1)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在社会化大生产普及以前,家庭的经济生产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普及后,家庭生产的作用逐渐减弱,同时消费功能逐渐加强。家庭的消费能力极大地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2)生育功能。家庭是人类在漫长的种的繁衍中产生的一种合理的生育单位。通过婚姻家庭,人们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使社会的生命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家庭的生育功能被当做一种伦理和制度被固定下来。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万事足”。在美国独立的早期,如果一个人不结婚生子,那么就会被罚款甚至被逮捕。(3)性生活功能。家庭是满足人类性需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使人类性的满足变得更具有社会性,更具有文化特征。家庭使性满足与家庭责任连接起来,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4)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两个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称为前哺,子女对父母的教育称为后哺。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成员不断地社会化,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5)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它是实现社会继替必不可少的保障。(6)情感满足功能。家庭能满足个人多方面的情感需求。(7)休息和娱乐功能。休息和娱乐是家庭闲暇时间的使用形式;它使个体获得最大程度地放松,从而维持身心健康。(8)稳定功能。家庭是社会中广为存在的群体形式,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3.冲突的视角

家庭冲突论者认为,家庭中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与其强调家庭关系是和谐的,不如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家庭冲突的规律和调节上。

家庭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夫妻冲突。夫妻冲突是夫妻之间因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冲突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婚姻由义务型变为感情型,感情与义务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和容易转移的特点。一旦感情淡薄、转移和破裂,就会导致夫妻冲突。第二,都市化和交通运输发展,使社会流动性增加,社会交往频繁,家庭的控制力减弱。第三,妇女经济上的独立。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使妇女向男权主义提出挑战,必然造成夫妻冲突。第四,生育观念的变化。子女是联系夫妻关系的纽带。在现代家庭中,少生或不生成为普通现象,子女纽带作用减弱,离婚后顾之忧减少。第五,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正逐渐失去市场,两人过得来就在一起,过不来就分开。(2)亲子冲突。亲子关系失调主要指未成年子女与父母关系失调。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代差的存在。代差是指两代人在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明显差异。不同代的人具有以自身群体为中心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对同一现象或同一系列社会现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看法。(3)老年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冲突。老年人由生产者变成消费者,这一变化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不少老年人在经济上都需要下一代照顾,因此,在一些文明水平较低的家庭,老年人常遭受儿孙的歧视、遗弃和精神折磨。

4.微观互动的视角

家庭的存在以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为前提。在家庭这种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相互熟悉,所运用的互动符号往往不被外人所掌握,并且相互间一点就明,彼此会意。伯吉斯的家庭理论研究是将微观互动运用到家庭研究之中的范例。他直接将家庭理解为家庭成员间的一种相互调适关系,是“人格互动的单元”。他突出家庭互动的不同模式,详细描述家庭互动中不同角色的表现形式。

在家庭互动中,存在着多种角色之间的互动,包括夫妻间的互动和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等。在不同的互动中,互动双方都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比如父母对子女既要慈爱、关怀,又要严肃、认真。在家庭中,功利性的互动不占主导地位,而情感性的互动往往才是主导。情感回报是家庭互动中的最大回报,因而家庭中的互动不能轻易地被其他互动所取代。充满情感的家庭互动需要家庭成员间的极大关注和维护。因为情感互动是比较敏感的,它们虽然不一定很脆弱,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出现不和谐。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矛盾和冲突是经常存在的。

5.交换的视角

从交换的视角来看,家庭关系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家庭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交换的顺利进行。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学家在研究城市家庭关系时就运用了家庭交换理论。家庭交换理论认为,亲属间的互动是互惠、互利的交换行为。

以交换来看家庭中的关系明显受到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这种理论强调社会互动过程都围绕着行为者之间的资源交换而展开。简单地说,家庭互动表现为资源共享。这里的资源既可以是物质性资源,也可以是非物质性资源。社会互动能否顺利进行和展开的关键在于资源的交换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霍曼斯在其社会交换理论中提出了六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交换的机制。这六大命题分别是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布劳在其社会微观交换理论中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并进一步细化。布劳认为社会互动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影响社会交换的基本社会规范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

6.发展的视角

美国学者格里克曼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他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过程。他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六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家庭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美国社会学家古德把婚姻周期视为家庭的生命周期,认为婚姻是家庭的开始,离婚是家庭的终结。

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包含了家庭的重大事件和起始历程。当代的很多研究都以家庭生命周期作为分析手段,并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1)把家庭当作一个分析单位,研究不同周期阶段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把家庭生活中的个体当作分析单位,通过这些个体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来推断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不同周期阶段的家庭特征。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家庭生命周期在家庭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第三节家庭革命

家庭是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对家庭造成影响。

一、影响家庭变迁的三大因素

1.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