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26176000000060

第60章 社会变迁(2)

一、社会发展的内涵及沿革

1.社会发展的涵义(social development)

(1)狭义的社会发展狭义的社会发展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发展,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 开始时,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提出了“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广为流行的公式,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近20年间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尚不认识因而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社会发展内涵的延伸

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注意到社会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而应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象。社会发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国民素质的改进等方面。总之,既要经济繁荣,也要社会进步。发展除了生产数量的增加,还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政治行政体制的进步;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高。

社会发展不应当狭义地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是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一种经济增长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使人均实际收入提高,却没有使它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得到改进,就不能视其为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因此只有在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社会发展。

2.社会发展观的沿革

社会发展是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将追求幸福的生活等同于追求大量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成为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志。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也有明显改善。但两极分化更趋严重,实现社会公平的路途遥遥无期。

第二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经济增长不再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指标。许多学者将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拓展到消除贫困、改善环境、消除战争的可能性,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限制军备、保障人权等范围。

第三阶段,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社会发展视为追求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从增长第一转变为综合协调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可持续发展概念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并被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成为人们新的发展共识,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动态分析,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和资源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由资源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技术型发展模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特别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发展道路的总结。

1.可持续发展:从警醒到行动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他认为:“为人君而不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重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时令,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与天地相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李嘉图和穆勒等人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2)近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过去一百年间,人类最深刻的警醒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20世纪初,以工业电气化、交通运输摩托化两大潮流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以机械化耕作、大量应用化肥、杀虫剂农药为代表的农业革命相继来临。

但是大规模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由于开发手段的不当而日益恶化。首先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大气层受到破坏。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无节制砍伐和刀耕火种式的开发,被喻为地球之肺的森林的面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过度机械化耕作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土壤质量降低,生命之源——水环境遭受污染。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的危害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端。此书引起了巨大轰动,人们逐渐开始深刻反思掠夺式的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沉重恶果。1972年,一个名为罗马俱乐部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报告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这项报告发出的警告启发了后来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早见诸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可持续发展”一词,逐渐成为流行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近一个世纪高速发展的产物。它体现着对人类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思,也代表了人类与环境达到“和谐”的古老向往和辩证思考。人类终于从警醒开始付诸行动。

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或发展理论的名称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各种国际会议上和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当我们把可持续发展当作一条实践的道路来审视时,却发现汗牛充栋的国际文件并没有给可持续发展一个可操作的科学定义,甚至基本概念都模糊不清、莫衷一是。曾有中国学者精心挑选了一批最有影响的定义,并精细地将这些定义划分为可持续性内涵、可持续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定义等类别,即使细分到这种地步,仅在可持续发展定义类别下仍有11种定义之多。若将可持续性内涵、可持续性定义等都包含在内,则可持续发展定义总共有20多种。不仅中国学者面对如此众多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感到惑乱,西方学者同样如此。著名的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约翰。霍姆博格曾很不满意地评论道:“自1987年以来,各式各样的政治领导人都在谈论可持续发展,有关这个论题的文章大量出版,流行的定义达70多个。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概念已经变得贬值了,它现在几乎成了一种陈词滥调。”

一个概念引发出70多种定义,也就难怪很多会议上出现越讨论越糊涂的现象。而如此众多定义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导致没有定义,“可持续发展”几乎变成随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捏塑的泥人。在此情况下与其追求确凿无疑的定义,还不如把握其内涵特征,以寻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不但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则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和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节社会变迁理论综述

一、古典社会变迁理论流派

社会变迁一直是社会学经典不衰的研究领域,古今中外,众多学者都对社会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流行着关于社会变迁的不同理论模式。摩尔曾把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四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功能学派和冲突理论。史连斯则把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六类:古典进化论、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古典文化交流理论、古典功能学派、多方向进化论、兴起与衰落理论。阿玲将社会变迁理论分为:注重内在因素的理论、功能学派、经济及工艺、历史及意识形态。波普诺曾把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四种:社会文化进化论、循环论、功能论和冲突论。鉴于众说纷纭的不同划分,本节主要采纳《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的标准,分别从进化论学派、循环论学派、均衡论学派和冲突论学派四个角度介绍古典社会变迁理论。

1.进化论学派

进化论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地向前发展。代表人物有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孔德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早在1822年,孔德还在作圣西门的秘书时,就给自己规定了这样一项工作,“发展人类从类人猿一直到今天的欧洲文明所经历的连续不断演变过程”。在此思路的指引下,他构建了人类进步法则,即三阶段法则——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从进化论的角度,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人类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的演变最先是神治的社会、政治组织,这是以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随后神被抽象的原理或概念所取代,出现了诸如以自然法学说为根据的重视人权、法制一类的社会、政治组织,该阶段从14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才结束。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日益卷入工业革命的浪潮当中,工业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这是同实证阶段紧密相连的过程。科学和生产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人类互相了解、联合、取得和平。

社会学的先驱斯宾塞在一篇题为《发展假设》的论文中,曾阐述有机物的进化过程。他认为,进化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和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和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这种思想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把社会比附为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体,并认为社会有机体的进化与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1)在生长过程上,社会的规模发生由小到大的变化;(2) 在结构进化上,社会从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成长为较复杂的结构形式;(3)在功能分化上,社会进化是从同质性社会转变为异质性社会的过程;(4)在社会联系上,结构和功能发生分化的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他认为,社会发展同生物有机体的进化一样,是一个内部“细胞”不断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