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26176000000061

第61章 社会变迁(3)

孔德和斯宾塞是传统进化论的主要代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到20世纪初,传统的进化论观点受到质疑,影响逐渐衰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现代进化论,将研究重点放到了不同社会发展变化的模式上,认为社会变迁是多向性的。社会进步不是必然的,也有可能出现倒退。进化是沿着许多方向发散进行的,没有固定的阶段、路线和方式。进化的模式是多样的,不同水准、不同形态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进化或发展形式。

2.循环论学派

循环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史宾格勒、索罗金和汤恩比。他们都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成熟、衰退过程的循环而不是进化,认为文化或文明可以向前发展,也可能会衰退,社会变迁是周期性的重复。

德国历史哲学家史宾格勒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社会是有生命的有机组织,每个社会都有诞生或开始,经历儿童期、成熟期直至进入衰弱期。社会的变化类似于人的生命循环,在经历一个周期之后,社会历史将返回到最初的起点。大多数文明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生命周期,世界史并不是理念自我表现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是各个独立的文化形态循环相继的反映。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认为,社会变迁是遵循一种“历史循环模式”进行的。他把文化意识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理念文化,基础是超验的、非物质的终极现实,是为了满足精神和心灵的需要;二是感觉文化,它的前提是把感官体验的物质世界当做惟一真实的存在,强调感觉经验和物质欲求的价值;三是混合文化,即把超验的东西和现世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文化形态。索罗金认为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循环的方式不断重复出现,遵循理念时期——感觉时期——混合时期的顺序循环往复。

汤恩比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发展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他在对世界几大文明的兴衰史进行长期分析研究后指出,由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压力,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接受挑战和做出反应的过程,而挑战和反应的多次循环就构成了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

3.均衡论学派

均衡论学派的理论假设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系统的各部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功能联系,因而社会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必然会带来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其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趋于平衡和和谐。在这样一种系统中,变迁是缓慢而有序的,始终朝着均衡和谐的状态运行。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均衡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系统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社会一般的规范和价值维持和调整,表现了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和稳定性。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本身就具有一种使原有状态保持不变的倾向。当某一部分因内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个社会失调时,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采取矫正措施,使社会恢复到均衡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森斯将进化论与均衡论结合起来,形成进化的结构功能主义。他承认社会历史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表现为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即社会系统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在系统内部分配这些资源的能力增强。社会要保持均衡的进化,最终取决于社会能否发展出一套新的、普遍化的价值体系,容纳与整合新的结构要素。

迪尔凯姆主要是从分析两种社会团结出发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过程。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的分工及其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机械团结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而集体意识指的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这是一种依赖于想像中共有规范模式形成的团结形式。因此个性不能得到发展,要求绝对一致的压力不断压制个性,但是由于选择的认识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个人不一定体验到这种抑制性的压力。相反有机团结则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基于高度的相互依赖,允许甚至鼓励个人之间差异的发展。人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城市找到这种团结的典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高度的社会分工、高度的异质性、微弱的集体意识、高度的个性化、较强的相互依赖、复原性的法律规范等。迪尔凯姆所言的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社会内聚力的涵义大体相同。他认为社会结构将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实际上是把社会变迁看作社会整合功能的变化,认为社会变迁意味着更有效的社会整合形式的出现。

4.冲突论学派

冲突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不平等的、紧张的、冲突的,同时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变迁不仅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而且是急剧的,社会变迁不是维持而是打破现存社会的整合与均衡,变迁的动力就是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它既是社会变迁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同样社会变迁也是普遍性的,变迁过程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由于冲突论学派或多或少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界便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归纳为冲突型社会变迁理论。马克思把科学的分析同某一特定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直接结合起来,从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因素在形成各种社会结构中的优先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解释社会的变迁,认为社会变迁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变更是一切社会变迁的最根本原因。但生产方式并不是社会变迁的惟一原因。“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引起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调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向。同时由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使得上层建筑的变化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上层建筑对社会变迁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变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迁的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主体活动过程的辩证统一;社会变迁在阶级社会中直接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社会变迁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类型,即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社会变迁的历时性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演变等。

冲突论的代表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塞等人认为,应该将社会体系看作是一个各个部分被矛盾地联结在一起的整体。最主要的社会过程不是均衡状态,而是各个社会集团为争夺权力和优越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造成的冲突。社会权力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获得权力的人为了自身利益要求获得权力,已经掌握权力的人要防止别人夺走他们的权力并想获得更多的权力。任何社会成员都在为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斗争,一切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建立在权力分配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于权力再分配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围绕权力所进行的斗争是持续不断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冲突是社会内部固有的现象。这种利益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变迁是必然的、急剧的,后果是破坏性的,任何宏观的社会变迁理论只有涉及与权力相联系的冲突时,才是有价值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社会变迁的宏观研究已逐步转向对某一特定阶段、特定社会、具体社区的社会变迁的研究,相继出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二、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社会发展理论是在现代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的。半个世纪以来,与现代发展实践在世界上的推进一样,发展理论本身的发展和演变也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形成多种理论流派和观点相互辩驳、相互交融的格局,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与时代背景的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占据了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

1.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处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一阶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现代化理论并非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种基于某种观点的一致性的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在对欧美现代化发展进行概括抽象的基础上,试图将欧美的发展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它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未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仍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必须引进西方文化价值观。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与转化是其分析的基本出发点。现代化理论接受了古典社会学关于社会变革与进化的“两极理论”,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但对于究竟什么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这一根本性问题,现代化论者却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在理论研究中也很少有人去分析前现代社会的各种历史阶段和历史特征。现代化理论往往只是简单地认定西方社会即现代社会,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即现代社会的特征。而对传统社会及其社会特征,现代化理论是从现代社会及其特征的对立面进行理解和定义的。

(1)理论核心

基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二分法,现代化理论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首先,在发展阶段上,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仍处在传统社会阶段。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个“中心点”,只有突破这一中心点,传统社会才能进入现代社会。西方发达社会与非西方不发达社会的发展应是一致的。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现在所处阶段,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前所经历过的一个阶段,两者间的差异只是发展进程的快慢差异。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现在的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只要突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临界点,就能进入现代社会。但在现阶段,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突破这个临界点,仍处于传统社会。

其次,在发展原因上,现代化理论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未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原因归咎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现代化是传统社会通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稳定成熟状态的“内生性变迁”过程。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缺乏进步的动力,即缺乏“追求现代化的意志力”,原因在于其本土文化的“传统性”。对于传统性,现代化理论是借助于“现代性”概念的对立面来理解的。

再次,在发展前途上,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就是西方化或照搬西方模式。简而言之,现代化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与转化。现代化最早出现于欧洲,因此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例如艾森斯塔德就认为:“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于17世纪至19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其自身的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促成的,它是西方文明在自身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的,是一种文明的自我发展。而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来说,其社会内部因素无力促成现代化的发端,只有依靠西方文明的传播与冲击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即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西方文明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对西方文明的引进必须是全盘的,即“全盘西化”或“照抄照搬西方模式”。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西方化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西方文明全方位开放,让西方文明自然而然地涌入国内;另一条是引进西方文化丛中的经济因素,以它作为本国文明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文明都由此产生出来,长期坚持必然会带来西方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