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04

第4章 浴雪壮志铸丰碑——长寿供电局抗冰抢险保供电纪实

当冰雪袭击重庆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系统各级组织迅速行动,他们果断决策、及时部署,他们科学应对、指挥有力,他们精心组织、善于协同,他们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用行动践行誓言,用忠诚书写责任,展现出了一幅幅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恢弘画卷和感人场面,历史将记住这一瞬间!

冷!自1月13日,寒潮突击,重庆连续20多天遭遇雨雪、冰冻天气肆虐,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期而至。冻!一时间,渝东南电网遭受严重的破坏,涪武东西线路覆冰严重,水湖线断线倒塔,电铁牵引线路严重告急。急!渝东南电网命悬一线,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一区四县将陷入一片黑暗,渝东南电网将面临瘫痪。动!危急时刻,长寿供电局605名干部职工,迅速行动,快速应变,浴“雪”奋战,吹响了抗击冰冻的“集结号”!

浴“雪”奋战车盘山

1月13日起,低温、冻雨、暴风雪在渝东南大地上肆虐,冰冻疯狂地扫荡着电网线路,渝东南主网处在重冰区的线路达19条之多,3条220千伏线路、6条110千伏线路先后发生故障,线路受损80多处。

1月23日,长寿供电局日夜守护的渝东南电网“大动脉”220千伏涪武西线跳闸,涪武东线似乎也“挺不住”了。

一旦两条线路同时失电,就会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武隆、彭水、黔江等6个区县将陷入一片黑暗,渝怀铁路交通枢纽将被中断。不仅如此,110千伏水湖线、秀膏线、武黎线先后告急,电网“黑启动”也变得不再可能。

长寿供电局党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党委书记张玉荣带领班子成员多次奔赴现场,靠前指挥,抗灾保供电的“集结号”迅速在全局吹响。

现场成立抗冰抢险指挥部,在武隆、黔江两地组建临时基地;调度、运行等相关部门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党、团员突击队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数百名职工齐聚重冰区抗冰抢险。

在这次保卫电网“大动脉”的大战役中,巡线好比侦察兵,及时找出故障点,就能为抢修恢复供电赢得宝贵的时间。

1月25日,长寿供电局现场“观冰”发现,线路因覆冰对地距离不足1米。而武土东西线,是渝怀铁路在武隆境内的电源牵引线,如果覆冰加重,就很可能发生倒塔、断线等无法挽回的事故。

突击队立即申请对线路地面人工“除冰”,天黑夜冷,人乏马困,也挡不住摸黑抢修的无比热忱。

激情抢修保供电

渝东南3条110千伏线因雪灾发生了严重倒塔事件。

水湖线不能耽搁,它关系着整个石柱县的可靠供电。

武黎线不能懈怠,它可是武隆县最大的工业企业的电源线。

秀膏线不可小视,不及时恢复,秀山县的支柱产业便无法生产。

2月13日,长寿供电局吹响灾后重建的集结号,300多名抢修队员立即奔赴各抢修现场,展开线路抢修的“决胜之战”。

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抢修的进度。位于彭水境内的水湖线21号铁塔的抢修,塔材、工金具运输是抢修的最大难题,山高路远,都是泥泞湿滑小道,每人每次只能背两块塔材上山,往返一趟四五个小时,天不亮就出发,每天却顶多只能背两趟。

2月18日中午,突击队员们正在对武黎线45号铁塔进行抢修,刚才还晴空万里,一阵大风过后,却突然下起鹅毛般的大雪,雪大得超乎人想象,不足半个小时,地面就铺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如此困难的环境,如此紧急的工期,怎么办?

抢修队员们毫不退缩,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突击队的力量,啃下最困难的“硬骨头”!抢修现场,党旗、团旗迎风招展,格外鲜艳。

突击队员高健康、郑富春在抗冰抢修现场火线入党。

长寿供电局“一把手”带领班子成员全天候蹲守现场督战,与抢修突击队员们同吃同住,既当抢修“指挥员”,又当现场“安全员”,还当管食宿的“后勤员”,直到线路正常投运。

经过10多天的奋战,2月24日全面修复,比计划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星期。

真情温暖风雪夜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之夜是传统的团圆之夜,已经连续在雪山上奋战了20多天的武隆巡线站的突击队员们,都盼望着春节能早点回家团圆,可眼看着一天天就要过年了,积雪却没有一点要融化的迹象,为保证渝东南地区广大居民能过上一个亮堂的春节,他们不得不坚守在雪山上。

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的长寿供电局党、政、工、团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现场组建了临时抢修基地,为突击队员搭建了温暖之家。

突击队员们无论多晚从现场回来,一到营地,就能喝上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汤,吃上丰盛的暖心窝的晚餐,早上出发前,队员们还会领到香喷喷的茶叶蛋。

长寿供电局党委书记张玉荣从几百千米外赶来和队员们一起吃年夜饭,这真是一个温暖且“年味”十足的除夕之夜。

抢修期间,当地的猪肉和蔬菜严重紧缺。长寿供电局党委副书记廖晓鸣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从长寿购买了600余斤猪肉和500余斤蔬菜,火速送到200多千米的武隆抢修现场。

傲然屹立树丰碑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整个抗冰救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如风雪中傲然屹立的座座丰碑。

黔江供电分局党支部是抗冰救灾前线最坚强的战斗保垒。在党支部书记汪能文的带领下,100多名党员职工在雪地里连续战斗。天亮就上山,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饿了只能啃冻得很僵硬的面包充饥,渴了便捧雪解渴。在巡视涪武西线时,巡线通道被大雪封锁了,为能尽快找到故障点,党员周建刁第一个带头钻进冰树林里,匍匐行进,防寒服被划破了好几个口子,终于找到了故障点。这条路线可是被称为连野猪也去不了的“禁地”呀!

水湖线沿途山路险,积雪厚,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山区特别缺水,一担水要挑一两个小时,煮了猪食的锅,基本上不洗就用来煮饭、炒菜,饭都变得黑糊糊的,但他们却吃得很香,因为不吃就得饿肚子。

晚上好几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老被条又硬又臭,床上还有老鼠、臭虫,根本就睡不着,只好半夜起来抽闷烟。

生技部主任华中贵,患上了重感冒,喉咙肿痛出血,却坚持战斗在抗冰现场,就地指挥。大家都知道,他妻子刚生了小孩,需要照顾,同事们都劝他回家休养,但他根本就放心不下,回家后的第二天,又立即赶赴抗灾现场,在春节期间仍然带病坚守。

突击队长张能瑜,刚从国网公司开完“两会”,便匆匆赶到抗冰前线,直到春节也没回过家。

副队长杨晓东的父亲、爷爷均瘫痪在床,女儿又生病了,妻子一个人照顾家中的病人忙不过来。但电网跳闸事故频发,他只能用“不顺路”回复妻子。

青年突击队员郑富春,顾不得妻子严重的妊娠反应,主动请战第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突击队员们连续30多天与冰雪为伴。脸冻伤了,手和耳朵都裂开了深深的口子,一碰就会出血。但为了那阑珊处的点点灯光,为了渝怀铁路的畅通无阻,他们仍然日夜守卫着渝东南电网“大动脉”,用行动庄严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雪大网不垮,冰冻志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