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07

第7章 庄严的承诺——城口供电公司抗冰抢险保供电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当时光刚刚迈进2008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袭击了广袤的巴渝大地。离主城区500千米,被称为重庆“北极”的城口,连降数场大雪,气温持续走低,高山一带直逼零下10摄氏度,一时间,铁塔覆冰、线路损坏、居民断电……一个又一个求援电话打来:城口电网危机四起!

“不让老百姓家里打黑摸”!这是我们“城口电力人”在灾难降临时,向23万老区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在那暴风雪肆虐的日子里,冰雪见证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就是——城口供电公司线路维护班。让我们沿着这群普通员工的足迹,再现那20多个日日夜夜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平凡而又不寻常的故事……

第一场大雪来临。一向身体健壮的线路维护班班长廖地成却患上了重感冒。1月14日一大早,正在输液的他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老廖,龙田乡四湾村和仓房村倒杆断线了,马上组织抢修!”“好,我马上到!”话音刚落,他竟“呼”地拔下了针头,在护士的训斥声和病友们惊愕的目光中,先是晃了几下,然后就大步冲出病房,赶回班组。立即带着由线路维护班组建的抗冰抢险突击队,直奔灾情最严重的四湾村和仓房村。

天寒地冻,风雪兼程。原本荆棘丛生的山岭,只有当地山民才能攀爬的羊肠小道,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无路可寻。

有的队员用柴刀在前面雪丛中披荆斩棘,用手硬生生地开出一条勉强可走的路来;有的驮负起足有50斤重的线夹、绑线和笨重的工机具,一手护着肩上的重物,一手拉着沿路的荆条,艰难地往山上缓慢爬行。一步一喘,一步一滑,30多千米的山路,竟走了足足11个小时!

21:00,突击队队旗终于飘扬在海拔1800多米的四湾村!

冰雪袭击的短短几天时间,四湾、仓房两村大雪压断电杆17基、烧毁变压器2台、损坏线路达10千米,这天已是3000多老百姓第3个无电的夜晚了。灾情严重得不容考虑!

面对这样的情况和艰巨的抢修任务,队员们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不能再等了,马上开工吧!”江林波、宁跃等抢险队员穿着齐膝雨靴,不顾天冷地滑,紧紧地用手吊着头顶上的拉线。“注意脚下冰块,地滑,别着急!”“大家用力点,抓紧拉绳,听口号一起拉!”在队长浑厚有力却略带沙哑的指挥声中,一根长8米、重300公斤的电杆缓缓地被托起来。冷冷的冰雪打在队员们的脸上,执著的信念又驱散了寒意,大家齐心协力,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冰雪皑皑的丛林大山之中,定格了一幅与冰雪抗争的群英画卷!

深山里手机没有信号,唯一能用的只能是嗓门儿。大山的空旷,呼呼的寒风,粗着大嗓门儿,声音也传不了多远。在进驻四湾村的第二天,队长的嗓子已变得嘶哑了,可他沙哑的声音却一直回荡在抢险的每一个现场,和着队员们的号子声,这是一曲敢与天地争斗的雄浑乐章啊!

上山的第十天,雪最大,天最冷,零下10摄氏度。在10千伏小苍线17号杆抢险现场,人人争着抬电杆,拉电线。队员们的鞋子和脚扣、衣裤与角铁被冰粘在一起,每挪动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凛冽的山风吹得人骨头发痛,脖子、手背被冰条划出了道道血口,寒风一吹,疼痛难忍。杆上作业的队员为了争抢时间,只能靠地面的同事将盒饭用绳子拉到杆上用餐,等到盒饭拉上去,饭粒早已结成了一团冰疙瘩。为了尽量坚持不小便,他们渴了也只能用舌头舔舔冻成冰凌的矿泉水。带着体温的外衣经雪风一冻,硬如“盔甲”,呼出的热气一会儿就在嘴角结成细细的薄霜。

寒冷、刺骨的寒冷,让人几乎窒息。

19岁的农电工何双实在是挺不住了,竟趴在电杆上不由自主地哭出声来。这不是伤心的泪水,是出奇的寒冷在生理上的自然反应。即使这样,他手上的工作却没有停下来……在杆上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是啊,这是他19年以来最艰苦、最严酷的一次考验,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呀!

新招的农电工宁跃因为在抢修中受了腿伤,行走在冰滑崎岖的雪地上极不方便,因此经常摔倒,但他从未吭一声,总是爬起来继续走。后来,乐观的宁跃提出了比赛看谁摔跤摔得少,“一下、两下……”队员们相互计算着摔跤的次数。到了山脚,何双摔了3次,李光均摔了8次,宁跃摔了17次。这是一场特殊的摔跤比赛,胜利的是我们的乐观,是我们用热血融化了坚冰!

艰难困苦磨砺着这支队伍,他们踏冰卧雪,风餐露宿,日夜奋战,践行着庄严的承诺,为的就是老百姓家里的点点光明。

1月24日晚,在80多千米外突击队的临时住地,忙了一天的安全员李光军惦记着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他习惯性地拨通手机向妻子说道:“要生娃啦,有什么事叫隔壁肖大妈帮帮忙,可要注意身子!”然而,手机却传出一阵盲音。他这才意识到山里根本没有信号。他又急忙赶到村长家里,换了台座机再给妻子打电话,却仍然没有信号。李光军急得在雪地里团团转,村长才告诉他:“这里安装的都是需要充电的无线话机,停电10多天了,电话咋打得通呀?”李光军一听,无法与妻子取得联系,黯然神伤,独自徘徊在茫茫风雪中。“老婆,你还好吗?肚子里的娃还好吗?对不起,我不能照顾你,抢修工地更需要我呀!”在这孤寂的夜晚,满眼泪水的他对着空旷的雪野自言自语。

2月4日,腊月二十八,吉祥的日子。“来电啦!来电啦!咱们村里来电啦!”最后一个因冰灾断电的自然村——仓房村通电了,它宣告着城口供电公司抗冰抢险恢复供电取得了全面胜利!

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一些村民自发提着方便面、水果等慰问品来看望队员们。84岁的田大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端出在家熬好的姜汤和煮好的鸡蛋硬往队员们手里塞:“我要看到你们吃了才走!”

带着胜利的喜悦,拖着疲惫的身子,举起村民们准备的火把,队员们走在回家的冰雪路上……

3月10日,市公司党组书记甘德一,来到了城口供电公司线路维护班,他这样评价了“城口电力人”:“从一线普通员工到领导班子,我真切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艰苦环境下以苦为乐、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一种对既往成绩不满足的‘追赶式’精神状态,这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