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06

第6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石柱供电公司抗冰抢险纪实

半个世纪前,魏巍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些感人至深的一幕幕后,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那个年代的每一个中国人。2008年初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让我们惦念,让我们铭记!

2008年的初春,一场罕见的持续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石柱电网在这场冰雪中损失惨重,电网设施大面积受灾,倒杆断线残骸遍野,全县22个乡镇、51个村的生产、生活用电全部陷入瘫痪。

在重大灾情面前,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钢华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请县委、县政府放心,我们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抢修好损坏的线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用电。”公司所有领导和公司的基层职工们全部放弃了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冒着风雪下到一线,和抢险职工们一起早出晚归,时常露宿在冰山雪地里,无论条件多艰苦,始终冲锋在前,与大家一起并肩战斗。

受灾山区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气温通常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除夕前,全县最为偏僻的金铃乡有几户村民停电,公司闻讯后,立即紧急派遣应急小分队前往金铃乡抢险,由于该乡地处深山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交通设施简陋,抢险队员们走上十几千米也看不到一户人家。沿路有覆冰,道路狭窄,紧邻悬崖,一个不留神就会跌落悬崖呀!平时3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他们从清晨一直走到了黄昏,竟走了足足9个小时。

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村落时,村民们眼含热泪紧紧地搂着他们那一双双冻僵的双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给队员们送来了自家烧的热汤,让他们赶紧喝了暖暖身,老人不时擦拭着浑浊的双眼中泌出的泪液,他说:“真的没有想到,为了让我们几户人家在大年三十能用上电,你们冒着这么大的雪都要赶来,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谢谢共产党!”

山再高,也阻不了石柱电力人不断前行的脚步;天再冷,也冻不了石柱电力人报效人民的热诚;雪再厚,也挡不住石柱电力人意气风发的豪情;路再险,也磨不掉石柱电力人坚定不移的意志!

在灾难面前,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春节前夕,抗灾抢险进入最为关键的时刻,为保证更多的群众能在春节用上电,在凛冽的暴风雪中,写有“党员突击队”五个鲜红大字的旗帜在皑皑白雪中迎风招展,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石柱传颂。

石南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郑光华几乎每天都要爬山下坡达20多千米,他带领的一班人每天都在凛冽的寒风中穿梭,但没有人叫过苦、叫过累。他的父亲住进了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想着病床上的父亲,郑光华的心里一阵酸痛:是啊,父亲病魔缠身很久了,曾经健康的身体早已瘦骨嶙峋,他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作为儿子,我又尽了什么孝啊?他凝望着大雪纷飞的天空,百感交集,对着父亲住院的方向默默地祈祷:爸,您可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大歇乡双会村农电工马培涛,这位刚刚不顾生命危险保护供电设施并光荣受伤的英雄,虽然年已40多岁,妻子又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几年未见的岳父母再三希望他能回来见上一面。他仍然主动请缨,来到离家百余里外的马武片区和公司职工一起奋战。

腊月二十九的黄昏,马武供电所所长赵国荣接到洗新乡村民的电话求援后,立即带人步行3个多小时前往。即将到达目的地时,他们远远看见一串火光,原来好心的村民们怕他们在黑夜掉下悬崖,几十个人拿着火把前来迎接他们。那一刻,电工们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们谢绝了先吃饭的建议,在村民的帮助下,一鼓作气,连夜奋战3个小时,终于通了电。次日凌晨,他们顾不上休息,又紧急赶赴附近的新乐乡,继续抢修线路。

为了让全县人民在除夕夜都能看上央视春晚,石柱电力的300多名职工在除夕夜始终坚守在冰天雪地的山区。凌晨,当这些坚守在山区的一线电力职工们下山回到临时住处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这个夜晚的天空特别的美丽,远处的礼花特别的璀璨,远处传来的鞭炮声特别的悦耳。

坚守后方的公司机关干部职工也精心准备了一些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以短信的形式发给正在一线作业的电工,还紧急购买抗灾救灾器械,在工会的组织下,分成8个慰问组,为抢险队员送去干粮、饮水和防寒服等慰问品。

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奏响了和谐的凯歌;当问到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那么让我们齐声回答:“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就是这样一群平凡而可爱的石柱电力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点燃了万家灯火,照亮了山川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