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26312400000058

第58章 宽式语用学的一个例子:会话分析

小结

这一小节说明了禅门公案只能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中得到安顿,而与西方语言文化的语用学却格格不入。这里有一个疑问,即:禅门公案难道不能在印度语中安顿吗?为何说“只能在汉语中如何”呢?答案是:佛教确系从印度传入中国,但“印度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纯粹中国佛教的产物。禅宗作为隋唐佛教宗派之一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佛教史流传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宗派。”(潘桂明,1989)

会话是语用学研究的最理想的案例。说它“最理想”,是因为:

(1)对话(假如它真的是生活原型的话)中有丰富而机巧的会话含义,于是便成为窄式语用学研究的对象;

(2)对话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它大于句子而又达到了语篇规模,这样的运用单位,成为宽式语用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自然的。

按宽式语用学定义,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如何在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理解并运用话语的。按照这个路子研究会话,就是调查附着符号束、人文语境和语言语境以及智力对话语的理解与干涉有些什么样的规律可循。

一、会话(也称“对话”)的结构层次

对话里的句子叫话轮,它是对话(一个语篇)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国外一些会话分析学者认为,对话的结构层次是:话轮(turn)→话对(pair)→衔接顺序(sequence)→语篇(text)

按这个结构层次解释,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话轮,最大的单元是语篇,过渡单位是话对与衔接顺序。但是,“话对”可以是中间单元,而“衔接顺序”却不像是结构单元,它只是一个语句之间的衔接关系(什么样的语句后面可以由什么样的语句接上)。如:

例(1)

语境:余文君与余笑予父子俩议论起一个艺名的问题。

余文君:(郑重地对儿子)改个名字吧,叫余笑愚,愚蠢的愚。

(话轮1)

笑予:说我蠢?(话轮2)

余文君:不。意思是我笑大家愚蠢,把假戏当真,又哭又笑;也可以解释为笑那些捣蛋者愚蠢。(话轮3)

(邓家琪,“戏曲怪杰余笑予”,《名人传记》,1994—8)

话轮有三个,这很清楚;话对,比如话轮1与话轮2可结成一个话对,话轮2与话轮3结成话对;衔接顺序,话轮2只可能在话轮1之后,话轮3只可能在话轮2之后,不可能有颠倒的情况出现,因为没有话轮1提议“改个名字吧……愚蠢的愚”,就不可能有话轮2的反问“说我蠢?”,如此等等。

如果按照廖秋忠(1991)的理解,sequence是“话串”,话串好像是可以比话对更长的单元,那又得另立标准划分哪些话轮在一起才算是一个话串了。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以一个电话对话为例,说明对话的结构形式:

例(2)

语境:1963年4月25日,上午11时半,******总理与张瑞芳电话对话。

对话见本章附录(第284页)。

由于会话展开的制约因素太多,以上这个结构模式远不能概括全部规律。对话的结构形式的各种情形,将在下一节“对话的结构形式”里交待。话题的展开是双方的事,所以双方都有权提出话题,如上所提示,周提出了许多话题,张也提出了一个话题“你有可能来看戏吗?”(话题5)。在这儿使用这个长篇对话记录,作者是想表明,在长篇对话中,情况可以多观察一些,矛盾可能暴露得多一些,以便对同样长篇的对话语篇———闲聊、谈心、会议、商讨、磋商、吵架、争执、面试、法庭调查、谈判、讲课、诊病等等言语事件———有所帮助和启迪。

二、对话的结构形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1.一问一答,只有一个话对

例(3)语境:1985年,曲云霞的父亲与教练在大连市金州区体校议论孩子的前途。

曲国礼:(半信半疑)这丫头行吗?我们堡子穷,若不行,我还领她回家干活去!(话轮1)

邱立斗:不行我能要她吗?(话轮2)

(徐光荣,“最早震惊世界的中国径赛女明星”,1994)

话轮2也是回答,以反问代替回答,表示答话人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2.抢占话轮

例(4)

熊剑啸:(开门,兴高采烈)我想你是会来的。戏导得很成功,我已经晓得了。

余笑予:还要感谢你……(话轮2)

熊剑啸:莫说见外的话。我不过出了些馊点子,真正导戏的还是你,我不敢贪功的……(话轮3)

(徐光荣,1994)

话轮2还没有完结,就被话轮3抢占了去。

3.第三方不期而入

例(5)

语境:延安。任弼时与妻子陈琮英、女儿远志坐上车。远志是第一次到延安。总司令朱德在汽车后排就坐。

远志:(轻声,对任)爹爹!

朱德:(答应)

陈琮英:(对远志解释)延安的孩子都叫总司令‘爹爹’,以后你这样叫。

朱德:(摸远志的头,笑)你来到延安见到了你的爸爸妈妈,也见到了我这位爹爹。

(“永不消逝的驼铃声”,《名人传记》,1994—7)

远志预期的话轮应该是其父任弼时接上,可是话轮被第三者抢占,这是没有明确话题的闲聊的形式上特点之一。这是语言交际在场的各方都在起作用的缘故。

4.一问一答,一贯到底

例(6)

语境:1965年,侯耀文陪朋友去投考铁路文工团。

考官:哪个学校的?

侯:男六中的。

考:家里还有干文艺的吗?

侯:我、我爸。

考:你爸爸在哪个单位呀?

侯:中央广播说唱团。

考:叫什么名字?

侯:侯宝林。

考:怎么,你是侯宝林的儿子?得,就是你了。

(余钊,“侯耀文的故事”,1994)

5.话题变换频率大

我们再一次利用例(2)说明话题变换频率很大的情形。

张:总理,我正等着您的电话呢,知道您来上海开会了,我想可能有电话来,我昨晚就在等着了。

周:(笑)你想到了吧?你们的戏演得如何?听到反映说不错嘛!

———话题1

张:一般舆论很好,学习了北京的演出以后,又有新的发展。

周:对!你们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吧?———话题2

张:大概没有。

周:拍电影的事怎么样了?话题3

张:总理,我正想写信给你暴露思想呢,舞台上我演善子没问题,但在银幕上我觉得年龄太大了,不如年轻的演员扮演更动人。

周:你是不是分三个阶段呢?一开始很热情积极,后来担心年纪,演出以后又有了信心?

张:我不担心舞台而是担心银幕。

周:(鼓励)这么说,还得要我给你打气了!

(告一段落)

周:(关心地)老严在干什么?娃娃在家吧?———话题4

张:严励去北京了,和一个青年作家浩然在改编一个电影。孩子上幼儿园了,5点钟回来。

周:嗯。

张:总理,你有可能来看戏吗?———话题5

周:(肯定语气)好,今天晚上。

张:这太好了,大家早就盼着您能看戏,果然实现了!

周:你的身体还好吧?———话题6

张:年纪大了,休息不好,发音有时很吃力。

周:你年纪大了?

张:我已满44岁了。

周:那还早呢!你正在做什么?———话题7

张:我正写市人代会上的发言稿,根据李双双和李善子两个角色的创作体会,要我谈现代题材问题,但还没写出来。

周:上次北京电视台谈李双双,你没有稿子不是讲得更好吗?

张:这次不行了,要印出来。

周:《人民日报》上你不是写过一篇吗?

张:这不能完全用得上。

周:你下午别写了,好好休息,晚上演戏。———话题8

张:对,好好休息,等着您看戏。

大频率变换话题的对话一般是长篇的。所以这个案例很可能对闲聊、谈心、会议、商讨、磋商、吵架、争执、面试、法庭调查、谈判、讲课、诊病等等言语事件有启示。这个对话中,话题变换共8次。很可能,这样多的变换话题不是个别情形。

6.挑选另一个听话对象(转换对话对象)

下面例(7)中,孔子不断变换听话人,不断寻找新的说话对象,先是听子路说,然后另选冉求,三是另选公西赤,再后是挑选曾晰说话。语言交际在场的各方都是现实或者潜在的听话人,这一点,说话人心目中是有数的。

三、对话的连贯机制

1.有一个总的话题,靠话题将意思连贯起来。话题不变,一贯到底。所有的谈话人都围绕一个话题,不跑题,谈话的意思自然就连贯起来了。

例(7)的话题是孔子提出来的: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如何治国,那你们怎么办呢?

例(7)

语境: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岁大),毋吾以也(没有人用我了)。居(平日)则曰:“不吾知也(人家不了解我呀)!”如或(如果有人)知尔(要了解你们),则何以哉(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率尔(不假思索)而对曰:千乘之国,摄(局促地处于)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子路自呼自名)也为(治理)之,比(等到)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大道理)也。

夫子晒(笑)之。(曰:)求(冉求)!尔何如?

对曰:方(国土纵横)六七十(里),如(或者)五六十,求(自名)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富足)民。如其(至于修明)礼乐,以俟(只有等待)君子。

(曰:)赤(公西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不是说我已经)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或者)会同(同外国盟会),端(礼服名)章甫(礼帽名),愿为小相(司仪的小官)焉。

(曰:)点(曾点,即曾晰)!尔何如?

鼓瑟希(他弹瑟正近尾声),铿(突然收弦之声)尔,舍瑟而作(站起来)。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讲,说)。

子曰:何伤(有什么妨碍)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穿定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沂水),风乎(让风吹吹)舞雩(舞雩台),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晰后。曾晰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仲由)也?

子曰:为国以礼(治国讲求礼让),(可是他)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曰:唯(难道)求(冉求讲的)则非邦(不是国家)也与?

子曰:安见(怎样见得)方(纵横)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曰:唯赤(公西赤讲的)则非邦也与?

子曰:宗庙会同,非诸侯(国家)而何?赤(公西赤)也为之小(司仪官),孰能为之大(司仪官)?

(杨伯峻译注,《论语》,第119页)

参加谈话的几个人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和孔子,都围绕一个话题:如果受到国家起用,将采取什么样的施政纲领?这样,谈话自然就有一个连贯的主线了。附带要交待的一个问题是:孔子的结语,现代人不容易听懂,是由于社会语境不明。但对于当时的听话人来说,听懂并不难,听话人有如下的智力干涉过程:孔子笑仲由的不是说他不能治理国家,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而公西赤是个十分懂得礼仪的人,但他只说愿意学着做一个小司仪者。如果他只做一小司仪者,又有谁来做大司仪者呢?

2.磋商。话题变换,怎样将意思连贯起来呢?谈话各方的磋商意识便成了意思连贯机制了。

例(8)

语境:何健欲派刘廷芳到南京面见******,制止两广军队打武汉。

何健:两广军队一旦到了武汉,就要成立临时政府,与南京分庭抗礼。

———提出话题

刘廷芳:(心情沉重)如今的中国已是满目疮痍,再也经不起内战了。

———同意

何:是啊!所以我请你来商量,想劳你的驾,请你往南京走一趟,面见蒋委员长。请他设法制止两广军前进。

———同意+提出新的话题

刘:(意外)我行吗?———怀疑、反对提议

何:我思前想后,此事非君莫属。———重复话题

刘:(思前想后)要是他不见我,那我怎么办?———坚持怀疑

何:(十分把握)此事我思谋再三,觉得很有把握。

———重复话题

刘:(站起来,铿锵有声)现在我就告辞了。回家准备一下就起程。

———同意建议

(《名人传记》,1994)

我们可以发现,磋商往往是再三的,磋商成功往往是全部对话的结束。说话人似乎不在意使用词语连贯手段(cohesion),例如不用“首先,然后,最后;这样,从而,于是;……”这一类的词语连接手段,而是靠意思连贯(coh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