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都不动产公司创始人渡边正雄曾是一个小商人,他发现不动产业是个有前途的行业,想去经营。但他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他决定去大藏不动产公司去工作,以便学习经验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可大藏公司不愿接受他,无奈之下,他要求在大藏公司免薪打工一年。这一年渡边拼命工作,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经验。在大藏公司高薪聘用他时,他却离开了。他千方百计筹得了一些资金,开始从事经营房地产生意。创业之初,渡边倾力筹借资金买下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有几百万平方米,人迹罕至,没有道路,没有公共设施,可以说是一块荒地,所以价格十分便宜,但它与天皇御用地邻近,能让人感觉好像与帝王生活在同一环境里,能提高个人的身份,渡边正是看到了这个增值的潜机。当时,同行们都嘲笑他是傻瓜,亲戚朋友也为他的冒险担心。渡边毫不介意,而是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不放。
二战后,日本开始振兴经济,大家逐步对城市的噪音和污染感到厌恶,对大自然满怀憧憬。渡边买下的这块山地因为远离城市的熙攘喧闹,同时又与天皇御用地邻近,逐步有人感兴趣。渡边乘机在报刊上大肆宣传那里的优美环境,招引一些富裕阶层前往订购别墅和果园。一些经营耕作的庄稼人,看到那里有民房出租和有耕地租用,大部分前来定居和从事种植蔬菜果树。
不到两年,渡边就把这块几百万平方米的山地卖掉了八成,一下子使他赚到50亿日元。他利用赚来的钱投资修建道路、整地,并将剩下的二成土地盖成一栋栋别墅。经过3年时间,那块山地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别墅花园,渡边所赚的钱也达到了数百亿日元之多。
渡边敢于冒险,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时候,为了开创事业能够免薪打工,这种精神铸就了他后来的成功。渡边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我敢于冒险。我在选择一个投资项目时,如果别人都说可行,这就不是机会,别人都能看见的机会不是机会。我每次选择的都是别人说不行的项目,只有别人还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的机会才是黄金机会,尽管这样做冒险,但不冒险就没有赢,只要有50%的希望就值得冒险。”
冒险成就了机遇,机遇铸就了成功,成功铸就了辉煌,准备好你敏锐的头脑和过人的胆量吧,比尔·盖茨说:睁大你的眼睛,别让任何一个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也许那可以改变你的未来和一生。
善于竞争,赢得机遇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竞争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从考场竞争到体育竞赛,从经济竞争到政治、文化科技竞争,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竞争在我们的社会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只有懂得竞争,善于竞争,才能赢得机遇。
比尔·盖茨在不同的场合下多次提出这种观点: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肯定会存在竞争。竞争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对于企业和个体都是有益处的,它能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工作气氛,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掌握新技能;如何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一来工作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大家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好。比尔·盖茨是一个竞争意识非常强烈的人,是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他一定要赢得每一场竞争。他对竞争也一直坦言不讳,经常在公共场合提到要击垮竞争对手。
微软是一个善于竞争并能够在竞争中赢得机遇的强者,针对微软强大的竞争对手Google,比尔·盖茨曾做过如下表述:“对两家公司来说,现在的竞争变得很有意思。比方说,Google刚开发出GoogleEarth,我们就推出了三维显示的VirtualEarth3D。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上述软件。这是梦幻般的成果。这些应用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也做了一件漂亮的工作。”微软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反应从来都是快速而有力的,因此他才在一次又一次残酷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了无数次机遇。
微软公司的内部也十分强调竞争意识。为了使偌大的微软继续保持小公司的突出优点——活力,比尔·盖茨不断地鼓励员工“向上爬”,激励他们争取晋升。正因为如此,微软内部晋升的竞争非常激烈,微软也扩张得异常迅速,每隔几个月就得重新组合一次。所有这些变化的结果就是微软始终存在晋升机会,但机会并非给予等待它10年的人,而只给最适合它的人。决定晋升的因素是员工的业绩。一旦某人获得一个职位,他或她就需要创造业绩。然而,随着管理台阶的一步步提高,竞争也就变得越来越残酷,工作做得好就能获得最直接的报答,这一机制使人们全神贯注于工作,这既增加了晋升的可能,又保护了他们现有的工作岗位。那些不喜欢这种竞争引人,只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了,他们通常只能在竞争力较弱的环境中,在其能够担任的职位以下的几个层次徘徊。
一个人公司中的层次越高,就越能够创造出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公司而言,这样的环境比快活、平静、低生产率的环境更有价值。微软的管理者对外部市场的争夺也非常起劲,因为这同样关系到内部晋升。在公司内外,他们都追求每时每刻百分之百的占有。
事实证明,由于实行这种制度,技术级别或管理职务上升得很快,产品组和专业部门也得益于有不同背景和视野的人员加入。这有利于鼓励在产品之间保持某些人员的流动性,微软公司的人才制度就越来越活了。
心理学实验表明,竞争可以增加50%或更多的创造力。因为每个人都有上进心、自尊心,耻于落后。竞争是刺激他们上进心的最有效方法,自然也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手段。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
美国哈佛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詹姆斯曾经对2000多名工人进行测试,他发现,在无激情状态下(比如远离领导者、枯燥的工作、按时计酬)每个工人的能力通常只发挥20%—30%,但如果受到充分的鼓励(如领导者希望、员工之间竞争、按劳计酬),他们的能力却可发挥到80%—90%。詹姆斯教授以一句精彩的话总结了这个实验结果,此话成为美国工商界的名言:“士气等于三倍的生产率。”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竞争。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的经济,每个企业都面临优胜劣汰的生存境地。企业要想从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市场中生存下来,除了竞争还是竞争!如果企业不会竞争,不敢竞争,缺乏竞争意识,在生意上让竞争对手抢了先,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小小的硅谷为例,一块弹丸之地就有几千家公司,都做信息业,竞争异常激烈。而且在硅谷中,每年有几百家新的企业出现,但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因不善于竞争而被市场淘汰。面对同样的竞争,为什么有的企业成为过眼烟云,而有的企业却能生存下来,甚至上升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呢?关键就在于生存下来的企业和它的员工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竞争力。
硅谷内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竞争机制。他们认为,没有一个残酷的竞争机制,硅谷人就不会拼命去干,就出不了一流的成果。那里的企业管理者无不注重持久性延续员工的竞争观念,培育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增强员工对于竞争的认可度。通过竞争管理机制,使员工强烈意识到竞争的存在和无情,最大可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不断进取、创新、拼搏,从而使企业拥有持续的、比较均衡的竞争力,为企业逐鹿未来市场奠定胜局。
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就必然会伴随有各种风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有破产、倒闭的风险,员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会有失业、淘汰的风险。从这种角度而言,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就成为个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
人类自古以来,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之中,如果缺乏竞争意识,自然就不会有奋斗和进取的动力。这样的人,逃不过平庸和被淘汰的命运。未来永远属于具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人。
懂得珍惜,利用机遇
总有人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看到别人的成功,不由感叹到“唉!你的运气真好,比我强多了!”其实,只不过是这些人更懂得这些身边的机会而已。在职场打拼珍惜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才能出人头地。
前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在《致中国学生一封信》中谈到:“不论你做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要想在现代企业获得成功,就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有了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之后要通过演讲、展示、交流、论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不只是微软,现代企业都注重给员工创造发展空间,赋予每个人最大的发展机会。然而,很多人没能利用公司提供的不同工作机会来成就自己。大凡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乐意接受并且十分珍惜公司提供的不同工作机会,因为他们知道,不同的工作机会,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公司给你提供不同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就是给你提供一种发展机会。如果你能在公司的不同部门工作,你就能多学一些,就可以对整个公司整体运作情况多一份了解,就可以锻炼自己不同的工作能力,总有一天,你会变成公司最有价值的人。
李东所在的部门要裁员,李东是新来的,上班才不到两个月,同事们心目中李东早已是那个被裁的对象了。李东可不这么想,他工作起来依然很卖力,经常不计酬劳的加班。同事在背后都嘲笑他,甚至有的说:“我要是他,就不等着人家裁了,还是自己先走了算了,也好尽快给自己找下一个工作。他可真是个傻小子。”就在大家嘲弄他的时候,他却了解着公司的种种动态。他了解到公司即将签约一个日本的大客户。对方提出要到公司来看看后再签约,这对公司来讲是很大的一笔单子,一旦和这家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全公司衣食无忧。领导层十分重视这次签约,但是棘手的是来参观的都是日本商人,而一时之间公司又找不到日本翻译,从外面请翻译又对公司的情况不了解,公司不放心。李东得到这个消息后异常兴奋。下班后同事都走了,李东没走,而是拿出一本日语小说读了起来,这时经理走出来看到李东还没走,李东说在等一个客户的电话,经理点点头,当扫到桌上的日语读物时,经理很兴奋的问他会日语吗?李东赶快说自己学的第二语种就是日语,而且还过了级,经理显然如捡到一块宝贝,李东如愿以偿地做了这次参观的日语翻译。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李东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他大加赞赏。他在老总心目中的分量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个月后,李东不仅没有被辞退,升职为经理助理,令原来的同事羡慕不已。
愚者易错失机会,智者善把握机会,成功者利用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想想罢了,说说而已。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职场取得成功,就要抓住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不要怕自己被人耻笑,也不要怕同事在背后指指点点,在机会面前勇敢的表现自己,当你因此而成功了,一切的耻笑和指点都会变成羡慕的目光和赞扬。机会在手中不懂得善加利用等于没有机会,只有善加利用,在机会中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才能让机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