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语录》是我八五年在广济寺看到的。当时黄念祖老居士是提倡净土的,他是在民国时代学电机的,老先生那个时候快八十岁了。我回台湾有个因缘,看了老先生的书,我当笑话、当故事跟大家讲,我是最反对痴人说梦话的。
顺便讲一个公案,有一天,沩山禅师午睡醒来了,他的弟子仰山来问候。沩山说:我刚刚做了个梦,你给我圆梦,好不好?仰山马上端杯茶递给老师,说:我给你圆梦。第二个弟子又来了,沩山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梦,你给我圆。这个弟子端了一盆水,请老和尚洗脸。你看看,虎父没有犬子,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你痴人说梦,所以给你喝茶醒一醒,给你洗脸醒一醒。这个老师厉害,学生更厉害,你给我讲梦,我听都不听,这叫禅宗的风范。
我在北京的时候,偶尔有空,就去看看黄老,这样一位通禅宗的人。当时黄老就说,《髙峰语录》应该入藏。他一直推崇《高峰语录》,可见他不是一般人。当时我就把《髙峰语录》拿回去,老古出版社就印出来了。高峰是谁呢?在塔铭中,他的学生说:在禅门里面真能成大事者,千万人中只有一人,那就是高峰。他的学生这么赞叹他,这话是对的。
高峰随机教化而门风险峻,他的教化非常严格。他悟道以后,在高山顶上辟屋小住,叫作“死关”,你没有本事上不来的,上来你不应机就赶走。正处于战乱的时候,他要锻造人才,非要取特别的非常之机才行,尤其是躬行实践。忘生参学而能明彻心地,非具大智大行者不能为之。莲池大师乃有名的一代高僧,他通宗通教,而专以净土开示学人,因此,莲池大师以净土祖师的面目出现。他在本书序中对《高峰语录》殷勤赞叹,推崇备极,我谨录一二段于下。莲池大师自己讲:“始予乍阅内典”,他说我刚接触佛法的时候,“得经论并古今杂著共数帙”,他先看到经论和古今谈佛法的杂著几册,“中有大师语,惊喜信受,”你看他用“惊喜信受”这个词,一看太高兴、太令人吃惊了,好好的拜读。“如暗逢炬”,好象一个瞎子看到了光明,黑暗中看到火炬。“至于今犹然。”到他现在写序文的时候,这一种情景犹历历在目。
“盖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师者”,他认为从古到髙峰那个时候,参究此事——注意!什么叫参究此事?就是参话头的人——最极精锐无逾师者,超不过这个髙峰。“真似纯钢铸就”,就像是锻炼精钢、柔钢、绕指柔钢那样铸造成的。“一回展读,一回激发人意气,俾踊跃淬砺忘倦”,这是我刚引用的,看一回语录过一回瘾。“虽悟处深玄,不敢以凡臆窥测”,莲池大师说:我不敢说悟处有多深,因为我不懂。“而但觉其直截根源,脱落窠臼”,他直接用禅的教育方法,就是那样直截了当的,没有什么婆婆妈妈的,什么之乎者也,不跟你扯皮。
“近有慈明妙喜之风”,慈明是宋朝的禅师,关于慈明禅师的故事,我以后再跟大家讲。
明师终身事
山西出的人才,其中有一个汾阳昭。汾阳昭禅师何许人也?再上推一代,有一个叫风穴沼禅师。禅宗有一个传说,唐朝时临济与他的同学沩仰宗的沩山禅师,互相推崇,互相砥砺,他的同门师兄弟跟他讲:你的传承遇风则止。中国人都排辈份,禅宗僧人也排辈份,他说:你的后代传承到一个有“风”字的人,你的宗风就会断掉。后来刚好传到风穴延沼,带一个“风”字,所以这个老和尚每天唉声叹气。
老和尚有一个大弟子叫首山念的,他外号叫念法华,念《法华经》的,不是参禅的,看老师因为没有传人,每天愁眉苦脸。法在你手上灭掉,那是最大的罪过,智慧到你这边灭掉了,这是不得了的大罪过。所以老和尚对弟子们说:你们没有用,临济祖师的禅法到我这里,眼看就断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大弟子说:你看我行不行?他说:你整天念个《法华经》,整天搞学问,话头都不参,怎么能继承呢?首山念说:好!老师我七天里面参出来。后来首山念参出话头来了,而且得大机大用,这样棒子才传给他。首山念的弟子就是汾阳昭,汾阳昭在年轻的时候就悟道了,当时社会逃禅论道,大都胡扯八道,所以他年纪轻轻就隐居去了,躲在山上闭关,所有父老乡亲来请也请不动。
过了一年多,他的师弟到了汾阳昭闭关的地方说:师兄,师祖幸亏有老师传承,现在我们老师已经去世了,智慧没人传承,个人进退事小,佛法智慧事大,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呢?汾阳昭一听:哎呀!不是师弟,我几乎耽误大事了,走。就出山担当重任去了。汾阳昭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山西苦寒,晚上小参很辛苦,就要去掉。结果空中传出声音说:你不能去掉小参,你手底下有六个大师要出来的。
晚年以后,有一天,汾阳昭突然把所有弟子都找来了,他说: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我爸爸妈妈要我用酒肉、烧纸供养他们,所以烦劳你们给我办几桌酒席,我来追奠我的父母亲。弟子们起了大烦恼了,老师平常就是骂人,行为不寻常,现在不知哪根筋又错了,又要吃肉,又要喝酒,又要烧纸,搞宗教迷信了,我们不来,不要听老师胡整,今天整这个,明天整那个,大家来罢参。第二天酒肉摆好了,冥纸摆好了,大家都罢吃罢参,只有慈明禅师等六个人如约参加。会餐开始,汾阳昭就笑了:一桌酒肉打去了多少闲神野鬼!你们六个可以参禅,其他人无知也。他引用《法华经》的“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称赞他们六个,最后慈明得到传承心法。
慈明是湖南人,吊儿浪当的,个子也矮,穿的衣服土里土气,谁都看不起他。汾阳昭对他讲:在我去世之后,你要出来之前,先去拜访你的师叔。汾阳昭去世以后,慈明守墓三年。这时他的师叔也不得了,身为国师红透半边天。慈明一个人大大咧咧地跑到师叔门口,人家山门富丽堂皇,门禁森严。慈明拿个名片,自称法侄慈明,人家一看什么法侄?我们哪有你这么一个同门师兄弟,从来没有听说过。正在此时,他师叔出来了,说:你们吵什么呢?弟子们说:有一个人自称法侄,自称是我们汾阳师伯的弟子的人来求见,这个老先生正在揉眼睛,慈明就说:见面不如闻名。抬脚就走,等于说:师叔也不过如此。师叔就夸说:真狮子儿。于是慈明名声由此大传。慈明禅师的事迹由他的学生黄龙南禅师记叙。
骂岂是慈悲
黄龙南禅师是非常厉害的禅师,他年轻的时候和云峰悦是生死之交,云峰悦首先悟道。黄龙南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禅的时候,坐必跏趺,行必直视。后来云游至泐潭澄禅师道场时,泐潭澄就令他分座接引,名闻诸方。云峰悦禅师见到他,就赞叹道:“你虽有超人的智慧,可惜你没有遇到明师的锻炼!泐潭澄公虽是云门禅师的法嗣,但是他的禅法与云门禅师并不相同。”黄龙禅师听后,不以为然,问:“为什么不同?”云峰禅师道:“云门如同九转丹砂,能够点铁成金;澄公如同药物汞银,只可以供人赏玩,再加锻炼就会流失。”黄龙听后愤怒异常,他说:“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你不能侮辱我的老师,你再讲我就跟你绝交了。”
第二天,云峰向黄龙道歉,说道:“云门的气度如同帝王,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愿意死在他的语句下吗?泐潭澄公虽有法则教人,但那是一种死的法则,死的法则能活得了人吗?石霜慈明禅师的手段超越现代所有的人,你应该去找他!”
后来,黄龙到衡岳福岩寺参访慈明禅师。慈明禅师道:“你已经是有名的禅师了,如果有疑问,可以坐下来磋商研究。”又说道:“你学的是云门禅,必定通达他的禅旨,例如云门放洞山三顿棒的公案,是有吃棒的分呢,还是无吃棒的分?”黄龙答道:“有吃棒的分儿?”慈明禅师庄重地说:“那么从早到晚,鹊噪鸦鸣,都应该吃棒了!”
于是慈明禅师端严地坐着,接受黄龙的敬师礼。然后又问道:“假如你能会取云门意旨,那么赵州说,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哪里是他勘破婆子的地方?”黄龙被问得冷汗直流,不能回答。第二天,黄龙又去参谒,这次慈明禅师不再客气,一见面就是指骂个不停,黄龙问道:“骂岂是慈悲法施耶?”责骂难道就是我师慈悲的教法吗?慈明禅师厉声反问道:“汝作骂会那?”你以为这是责骂吗?黄龙言下大悟,就作了一首偈子:“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呈给慈明,慈明用手指指“没”字,黄龙遂改为“有”字。慈明禅师点头印可。
慈明禅师在禅宗来讲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所以莲池大师才说高峰妙“近有慈明、妙喜之风”,妙喜就是大慧杲,高峰妙可以和慈明禅师、大慧杲禅师相比。“远之不下德山、临济诸老”,德山、临济都是大禅师。莲池大师说髙峰妙的禅风、智慧不低于德山、临济。“伟哉堂堂乎,可谓照末法之光明幢也。”当然没有末法,末法是不对的,真理是没有末法的,所以我最反对末法的说法。
由此可知,高峰之提倡参话头,在他那个时候有拯危起衰之功。他对当世禅门宗风所立的规范,尤其是倡导真参实证,躬行实践,不尚浮华,力挽前代所积之颓风,为当代后世的禅林添入新的血脉,开启了真参实悟一代的宗风,实在是当世所罕见的。他所耗的心血,他的精神和功绩,在世俗层面上,只有晚他而出的明代荆州宰相张居正可堪相匹。正是张居正生前的智慧经营,使得大明天朝的气运向后延续了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