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不是说一定要像什么潘安之貌,唯一圆满就是一个人不要翘二郎腿,举止端庄,威仪圆满,而且能够如沐春风。这个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安稳镇定,具足智慧,常在定中,身口意恒常清净,不燥不安,表里如一,毫不虚假,唯英雄能本色,是名士自风流。比如有一个宋明理学老先生,离家门口不远给人刨了一个渠道,灌溉良田,那个小河大概有一里多地,他每天都得绕一里多地才能回家,每天都大模大样地绕。结果有一天左右看看没有人,“啪”一下就跳过去了,被一个小孩看见:某某老先生跳沟了。这种样子就是宋明理学,你要跳就跳嘛,每天多走一里地,最后跳沟了,还是被人发现了。这个就是讽刺假道学先生。直心是道场,无嫉妒心,随喜他人,赞叹他人所做功德,虽属小善亦当赞扬,况且能精进得智慧,更要尽量支持。所以二程夫子见人静坐,便道好学。没有嫉妒心,包括赞叹别人,别人成功你为他高兴,别人失败要鼓励人家,做善知识必须要这个样子。
另外,善知识节俭不铺张浪费,多余藏物常施与人,与人沟通,善解人意,能与他人交心。令人忆念正法,教法应机,令诸学子易入正知正见。不教学生搞什么歪门邪道,随时要求学人以戒为师,随处要求精进修行。你不要说,反正教完书我就走,你们干什么我都不管,那不对的,必须身教言教,中国文化讲究这个东西。随顺开示,随时说法,善巧方便,力求学人深入正法,不废佛法庄严世法,不离世法成就佛法。这就跟爱因斯坦一样的,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邻居的小女儿常常上他们家串门,女孩的父母见到爱因斯坦歉疚地说:对不起,我家小女儿常常来打扰你。爱因斯坦则说:一点也没有打扰,她给我吃甜饼,我教她做数学,我们各得其所。你看老人家多可爱,与小朋友做朋友。他说:我在做数学,也是在做练习。作为老师,要有这种童心。为什么我家里挂着爱因斯坦的像?我从心里真正喜欢这个老人家,我希望多几个爱因斯坦这样智慧的人。这个老人家真了不起,学者都应该像这样的人学习,如果都像这样世界就不得了,中国就不得了了。为什么我骂北大清华是垃圾场?你看看那些教授坐飞机到处赶场,一个钟头几十万,就是为了赚钱!赶场讲座呀,这里培训班,那里培训班,整个师道堕落了。
真正做老师,为人师表,非常难!再给你说一个做老师的老故事。一个五逆俱全的人,这个坏蛋下了十八层地狱,没有指望了,每天捶胸顿足,结果底下有一个声音来了:老兄你安静一点。这人很奇怪地问:我是最坏的人,下了十八层地狱,你老兄怎么还在更底下?你是干什么的?下面的人说:我上辈子为人师长,误人子弟,下十九层地狱。做老师是毁人慧命的,你可以杀尽所有人,但误人慧命下十九层地狱。
以上是古人对老师的要求。
见贤而思齐
善知识的弟子又应该怎么样?
第一个,不作意善知识戒律,不能以小人之心而度君子之怀。况且善知识之行持,也不是弟子一时全能了解的,你不要看老师的表象。当然,弟子必须要看老师的行为,凭什么不看,可是你不要刻意去要求老师,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个老师胡扯八道的话,你跟他干什么?不作意就是不故意挑善知识的毛病,那就对了。不是说不管善知识的毛病,那就完了,那个善知识大家都知道他是坏蛋,那就不是善知识了,连一个人都做不好,他还是什么善知识。只是你在求学过程之中还不彻底了解老师。拿我来讲,我经常骂人,噢!这个人不是善知识,那你死活该,关我何事!是不是?就是这一点要了解老师用意,不然的话,黄龙南就走了嘛,听人家一讲,哇!这个禅师不能接近,他自己一接近,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骂得有道理,汝能做骂会吗?
第二个,不要有这种想法:此人做过坏事,我不能听此人说法。这是相对而言,你要做好学生,那么魔鬼都得向他学习,只要他对你有帮助,你不要问他的过失。在学生来讲,你自己能闻正法,自己能行礼仪就算供养报答了。就算他是一个出过错误的人,可是他能使你进步,你学他的好处。魔鬼是坏蛋,可是他有好处可以学,对不对?任何人都是你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作意此人出生背景,无论他是乡下人还是美国人,无论他是小学生还是博士生,只要能够使得你进步。不要只求华丽而失正法,你不是要找什么有名的老师,而是要找明白的老师。依法不依人,但我要强调:人也要依!在学生来讲是依法不依人,可是在老师要求学生这点来讲,依法也要依人。
你可以从坏蛋那里见不善以为借鉴,古人说得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你可以跟不贤的人学内省,你不能跟一个整天胡扯八道的人学,你学多的话,就同流合污了。所以依法不依人我有意见,在老师本身要求学生依法还要依人,学生可以依法不依人,注意!这是很重要的条件。依义不依语,也就是说,要听我的话背后的潜台词,你不要听表面的话,我讲话也许你们只懂表面,那你们就误解了,要深入到我讲话的背景。有时候光听一句话你会误解,所以你要从头到尾听讲,要求你们从零修第一天到第七天,完整地听完,你再来枪毙我、赞叹我!你不要一下子上来就:哇!王老师伟大!噢!王老师完蛋!要了解整个过程,这才是正法。
不作意此人用词粗鄙。你看宗喀巴替我在讲话,这个不是我讲的,是宗喀巴讲的。只要听的是正法,理应恭敬听闻。对于善知识的各种过失升起过多烦恼,而不听法,对弟子而言是徒自受损,于事无补的。我零修,你听了两天就滚了,关我何事?你自己该死就死,是我让你们来零修的吗?你没有时间来零修!你有时间去死,是不是?那你死活关我何事!什么叫用词粗鄙呢?可见有很多学藏密的,凡是老师大骂一通的话,就当作一种加持。宗喀巴大弟子说,越骂我,我越感到一种进步,所以不在于用词粗鄙。当然你用爱语、善语、软语是最好。
《华严经》里记载,善财童子造访时,有个天人告诉他:你到前面去,到前面去。结果到了前面看到一个国王,割人的鼻子、挖人的眼睛,哎哟!这个是大魔王,赶紧跑了。结果跑到半路上,天人给他指指:那个是大善知识,你一定要亲近。他又去了,这个大王在杀人放火以后,把他从刑场带到自己家里,一到家里不同了,完全是另外一番境界。他说:你请坐。这种众生需要用这种方法他们才能改过从善。所以说,打是爱,骂是疼,必要时候踢两脚,这是禅宗的方法。没有定法的教育,没有一定方法的。当然体罚不好,但是棒下出孝子是有道理的,都是相对的东西,要从这里来讲师生之间的关系。
学人的修养
你去求法的话,有六种态度,对自己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主要一个,你管他是不是魔鬼,魔鬼也有善法,我不学魔鬼的恶法,我学善法就对了。也不要明知是魔鬼有善法偏不去听,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不是魔鬼,魔鬼就不希望你们去听闻正法。
我这么跟大家讲,就是填鸭式的,惟恐大家都吃不饱拼命给你们填。填鸭式不好,可是我们零修关键是收拾身心,打成一片好还家。还家干什么?高高兴兴去过年。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在,这种悠然自在是相对而言的,龙潭虎穴做道场,剑树刀山做禅床,这也叫悠然自在,这才叫真正悠然自在。你肉吃多了,老百姓没饭吃,怎么不吃肉呢?饭都没有还让人家吃肉,众生还在那里受苦你去享福?学佛的人就要去代一切众生受苦,学佛第一念发心,就是要知道民间疾苦。菩萨是不请自至,你不求他就来了,你没讲话,老百姓的心声他就知道了,学佛的人首先就要知道民间疾苦。
诸位越学佛越想享受,外面雪下得好大,里面围着火炉吃西瓜,一身大汗还感叹何其天时不正,你学佛就这样学呀?外边都冻死人了,你还天时不正,怎么这么热?那些人不经冻,是不是?大家学佛就是围着火炉吃西瓜,哎呀!天时何其不正,怎么到了夏天了呢?你不想想看看,你这样是学佛吗?你们发的是什么心?吃素念佛是胡说八道,劝人家信佛劝人家念佛也是胡说八道,你自己发心没有?你自己做到没有?什么叫做发心?怎么样发心?印度人、西藏人啰啰嗦嗦,做这个想那个想,我们现在零修时间宝贵,没有时间啰嗦。
我明天就讲如何发心,其实那很简单,你先把心找到了你再发,你心找不到,你妄心都降伏不了,你发什么心?是发疯吧。确实如此,你看现在是疯狂的世界、疯子的世界,都是疯子,有几个清楚的,真正清楚的人活该倒霉,倒了八辈子霉。在疯人世界里好人也变成疯子了,整天神经病,世界充满神经病。
零修的次第是首先要发心。发心就要找心,这就是零修的主要目的,大家来这里就是找心,真正的发心是找到心,知道了心才能发心。不然的话都是假心、偷心、巧心、妄心、慢心,不是真心。佛法不在话多,佛法本身的道理非常简单,不在言语,只要证到实相就对了。当你证到实相以后什么叫心就知道了。
有同学问:知道的不多,能不能从中间参加零修?零修我不要求你们全部都是佛学的博士,随时是起点,你乍一听是不连贯的,没有主题,可是你的问题我可以给你解决。如果在这里是宣读论文的话,你没有必要来参加零修,哪里都可以宣读论文。我在这里不给你温良恭俭让,不给你宣读论文,不给你指经论字、讨论经典。这里完全是应机的,也许为你而讲,也许不为你而讲,讲的那些话就等于下了大雨,你用多少就拿多少,用不了的不拿,你拿得动就拿,拿不动就不拿。
你既无心我便休
零修是修行,只顾自己,六亲不认,不要管别人。这里不是来开学术讨论会的,学佛就要实事求是,就是应机的,没有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没有僵化的方法。哪有一定的方法?有共法也有不共法,吃饱了饭不饿就是共法,可是你吃什么饭、吃多少才饱那就是不共法,随人随时随地而异。有人喜欢吃面,有人喜欢吃面包,这是个人习惯,我不能说,今天老子高兴就给你们吃面,不照顾少数民族的习惯,那可不行。
参要真参,真参就是要起疑情,疑情不起没有办法达到参话头的效果,参话头和念佛不一样就在于此。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干什么?就是参话头,参话头不一定在禅堂。没有悟的必须参,悟了以后更要参。释迦牟尼参什么呢?他就是参因缘,参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个话头。参透以后悟到了什么?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缘起故性空,性空故缘起。
楼子和尚有一天经过一个歌楼,鞋带松了他在系鞋带,突然听见有人歌唱:你既无心我便休!一下子悟了。他的悟就是因为他在参话头,心在哪里?心在哪里?突然一声,你既无心我便休,一下子悟了。可是你看《指月录》,没有说他在参话头。楼子和尚悟道以后,因为他没有姓名,在歌楼下悟道,人家才叫他楼子和尚。大家看书就那么看过去了,所以你不知道有参话头这件事,永远不知道他悟什么。又有人参话头开悟了,他说: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他在参话头,所以才能悟。
古人用功如此之深,这是禅宗特有的法门。你参话头,任何疑问都是话头,都可以参的,可是真起了疑情那才叫真参。
什么叫做教外别传呢?就是有别于释迦牟尼的言教方法,不是说佛教以外还有一个佛教。不立文字就是不立庸俗的文字,不以理论知识为主,文字就是理论知识。不立文字很简单,用现在话讲,就是不用β波。
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要真正谈禅宗鬼都不来,真谈禅宗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为什么?大家知道吗?我们就是这样,真谈禅宗,参要真参,悟要实悟,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β波打死了,α波才出来了,那个叫法身。那么,真谈禅宗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这里边就像一个铁馒头无处下口,针扎不进去,水滴不进去,有一丝毫偷巧之心、一丝毫妄想之心就没有办法进入此门。话头看似很简单,可是你有丝毫的妄想之心,就进不了此门!管你什么聪明绝顶,管你什么高官厚位,管你什么英雄好汉,管你什么任督二脉通了。牛过栏杆,头角都过了,尾巴为什么过不去?找个答案给我看看。牛过栏杆,头角都过去了,为什么尾巴过不去?这就是一个话头,有本事你给我参出来。
我说参话头是照妖镜,你说你学问挺好?别的不用讲,本来面目在哪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在哪里?拿来看看。心在哪里?拿来看看。禅宗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不容你玩一点虚假,佛法里面一点假的都不能有,完全是真真诚诚的,你自欺一下看看,自欺可以吗?
真谈禅宗那就是智慧解脱,有一点一丝的疑虑、一点一丝的不定那就不对。是就是,非就非,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是不二法门。大家在禅堂里面就是培养不自欺也不欺人的品质,自欺就是欺人,欺人也就是自欺。儒家讲: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多了不起呀,这是参话头的精神,你必须与智慧般若相应才能谈禅。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非常实在的,就是直来直去、实事求是。所以,大家参话头,参要真参,悟要实悟,没有别的方法。你不要耍聪明,不要耍技巧,不要耍学问,你要参得出来,女孩子、小孩子都能成佛,你参不出来八十岁老头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