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归零的智慧:禅的激情与顿悟
26315200000045

第45章 九天揽月,四海纵横(2)

回归到整个地球也好、人类也好,必须有一个回归的安身立命之处,所以叫大家参个话头“天地之大在哪里安身立命?”我们就在一个充满战乱、充满颠倒,每一刻每一秒充满了危机的TNT中,我们活在多少万吨的TNT上面,焦首烂额者为上首,至少西方就是这样。告诉你烟筒必须要留出风口,你那个柴火不能放在烟筒旁边,你就是不听,到时候就着了火啊!大家来救火,英雄啊!西方就是这样,焦头烂额者上首噢!你出力量最大,你是爱因斯坦。噢!坐上首,最初提出警告你们的智慧者却默默无闻,这个人没有功劳啊!这就是颠倒的时代。

进德修业之基

《禅林宝训》是九百年前禅宗一些祖师的语录,内容是关于实践道德的方法的,是讲古代丛林智慧回归道德情操的方法,回归道德情操是要有方法的。古代的丛林史就是一个社会企业史,唐朝的丛林就是寺院经济,它影响了唐宋以后的中国经济。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谈回归道德,可是还是讲方法论,没有方法。马克斯·韦伯眼光独到,他以基督教新教的伦理,新教的道德来替资本主义说话。可狼披上羊的外皮其实还是狼,他们洋枪大炮先占领、先毁灭你的种族,然后再拿圣经来毁灭你的文化,最后变成殖民地,这就是他们的全球化。《禅门狮子心》弥补了西方缺少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回归到道德情操。

《禅林宝训》由南宋大慧妙喜和竹庵士圭两人在江西云门寺共同编著。他们这本书的读者是学者、学佛的人、学禅的人,这些人是那个时候的社会精英。我的《心的回归》是给未来的企业家写的,结合了日本明治维新之父福泽谕吉的思想。福泽老先生从欧洲考察回来,提倡培养具备四种条件的人才,第一个要有思想,第二个要有武士道精神,第三个要有小吏般的聪明,第四要有农夫般强健的体魄。

我把它综合起来,也提出所谓的企业家要具备的四个条件,这就是我昨天讲的经济大师的资质。第一,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要有回归社会的行愿;第三,要有MBA、EMBA的文化知识、东西方文化知识;第四,四十五岁的身心健康,五十九岁的道德情操。

现在中国普遍存在五十九岁的心理情结,这个情结是不对的。既然五十九岁以前你都可以为国家为民族流血流汗,那么你应该继续下去,凭什么你五十九岁就心不甘情不愿。这是一个误区,企业家最起码有这四个东西才够资格成为企业家。

《禅林宝训》的宗旨“大概使学者,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而已”。它的宗旨就是消除你的势利、人我是非,趋向道德仁义。

这篇文章“文理优游平易,无高诞荒邈诡异之迹”,没有什么炼精化气,搞什么念咒子,都是一些很平常的道理。“实可以助入道之远猷也”,可以做一个教材,作为一个标榜。

“且将刊木以广流传,如有同志之士,一见而心许者,予虽老死丘壑,而志愿足矣。”我编出来希望大家都能够趋道德仁义,有同志都能够受我的感召,虽然死在深山野地里面,平生志愿也已经够了。显而易见,编书之旨在为拯缁流于滥败,扶正法于矫乱。观其文,多有一言而切中时弊,一语而针砭世道人心者,不只对禅门也有正危起衰的作用,更于教外有起乱世危行之责。

先秦儒学,荀子最为老师,三十二篇作,置“劝学篇”为首,实具深寓。荀子为什么以“劝学篇”为首呢?历代至今,有识之士,总以为进德修业之基,未之偏废,良有以也。

在经营企业、经营买卖、经营生意之余,道德修业之基未之偏废,当代的哈佛商学院必须有道德课程,举世皆知。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禅林宝训》虽为旧作,而其命维新。尤以当今天下滔滔之势,不为利往,即为利来,提倡《禅林宝训》的精神,意义更加深远。正如乾隆皇帝问金山寺的和尚,和尚说:在此阅人多矣,我只看到两种人往来,哪两种人?为利而来的,为利而往的。所以利来利往,义利之喻,鲜有可语者。真正谈义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一的,没有几个人。

《禅林宝训》所谓“使学者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实有痛棒疾喝之机。苟上下当事者,皆能先天下之利而利,后一己之乐而乐,君子德风,流布四方,则何乱而不导,何事而不治!

上下当事人,从中央到地方都能以天下之利为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安矣。范仲淹,范老夫子多了不起,他置身江湖还关怀国家兴亡,主席他们老一代革命家都做得到。如果在上者是这样的君子德风,老百姓能不听吗?能不学吗?上梁不正下梁歪。可是还是不能只怪制度,只怪上梁。有时候你上梁不正,我下梁可正得很呢!至少日本民族是如此,犹太民族是如此,我中华民族在唐宋之世也是如此。

此所以《宝训》有教化益世,启聩振愚,正本清源之资。这本书是很重要的,有教化意识,大家看了以后多少都会得到一些教训,同时可以为天下学禅之士,普示禅宗正法,非徒以风月文学,面壁观心,相似般若,仿佛佛性,而能续延心灯慧命。重挑祖庭事业,必须要有真修实证的精神。

孔子说:“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在今天,正好可以作为现代社会体制成熟与否的说明。一个成熟的社会形态,必然是内在精神文明和外在物质文明共同和谐开放与成长的,也就是文质彬彬“平衡而和谐”地成长。

一旦和谐与平衡失去内在和外在的均势,这个社会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流弊和危机,进而导致机制解体。那个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可是我已经推论到了,苏联就是内在外在的不平衡。

香港、韩国等“四小龙”,虽然目前还没有走出经济发展给现代社会所造成的“误区”和“盲点”,并且处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标新立异的价值转变中,但是不管怎么样,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于提升个体修养和整体和谐的努力追求。

以领先“四小龙”的日本而言,作为现代经济大国的“小日本”,除了现代科技文明和高质量的生产管理水平而外,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原动力。这股推动日本登上现代舞台尖峰的生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的结晶。日本自古官方即派有“遣隋使”、“遣唐使”,当然还有“宋学僧”、“宋学使”,同时更利用民间文化交流,到中国来取真经,从而奠定了利国利民的建国之本。明治以来,更加速吸取西洋科技文明的精华,而形成了“明治维新”,也形成了“大和魂”,长久地为“大和民族”服务。就是这股动力,使得日本得以傲视群伦,领先现代。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进入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时代;人们更需要有足够的动力来迎接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更好地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反思,并且要深切地反思,我们何去何从?古人云:知今宜鉴古。我们必须吸取日本成功的经验,作为跨入现代化的借鉴。一个民族唯有肯定过去的价值,未来才能有重生的希望。日本当年就是以中国“禅文化”作为中心思想,再结合西方的科技文明,才跻身于现代化的前驱的。

一把屠龙刀

禅文化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结晶,不止涵融了印度民族深邃的智慧,更凝聚了中国历代先民的心血。可以这么说,中国自中唐以来,不通“禅”则不足以言中国文化。日本只吸取了其中部分精华,营养了他们的血脉,就创造了现代化的奇迹。

有鉴于此,特意把这本虽流传千年而不见“走运”的禅宗精品《禅林宝训》介绍给大家。《禅林宝训》的当代使命,可以说,是一本呼吁人们走出愚昧自私和自我封闭的书;是一本借古鉴今,教导人们******堕落,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书(1992年时我就已经指出腐败堕落的问题);是一本阐释如何联系群众,作自我批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这是共产党的三把刀子:联系群众、自我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本端正社会风气,净化心灵的书;是一本教人常做好人,常做好事的书。

写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从1983年回到大陆之后的一种反思。我一直以零修参话头为弘倡禅文化之机,除了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生民立命,就是为天地立心。基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以禅文化为杠杆,以参话头为支点,来推广普及智慧,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不然,百分之九十的文盲加法盲,那个百分之十即便是精华也把你拖垮了。******总理在哈佛商学院讲,你再多的资源,十三亿人一平均就没有了,我们的包袱何止三座大山呀!如果不把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话,圣人再世都没有办法。

中国不是老大难的问题,而是如何恢复智慧的问题。我们是智慧具足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不再睡觉。我们是兔二爷,龟兔赛跑,没有理由是乌龟赢的。只有一个真理,就是兔子一定赢,大前提是兔子不要再睡觉。

我们要作睁开眼睛的兔二爷,必须恢复全民的素质,就是要这个兔子别再睡觉了。拿破仑说:东方巨狮在睡觉。非也!《白银资本》讲:西方三等列车,为什么突然在一百年之间做了子弹头了呢?暂时的领先不足为奇,从整个历史的长河来讲,我们中国还没有输定,其实这里面没有输赢,而是在于怎么样转化自己的智慧。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近百年来,中国是衰退了。中国人就是这样,感冒了,打盹了,来一碗红糖姜水,掩埋尸体、擦干血泪继续长征。靠什么呢?就是靠智慧的动力,这个方法我们一直保留着,没有中断。

我经常讲,韩国人的商道、日本人的武士道通通是从禅道来的,就像日本大学生骂中国大学生一样:我们有累死的市长,你们中国有什么?就是这样,你们现在拿什么去跟人家谈商道?就像日本当年大力士来了,没有霍元甲就丢人现眼。人家茶道来斗茶,中国没有一个懂斗茶的。你看北大清华那个茶室,抽烟的抽烟、喝酒的喝酒、打牌的打牌、谈恋爱的谈恋爱,把茶文化摧残到什么地步!人家来跟你斗茶,你怎么斗呀?

你说胡雪岩,因为中国人写不出东西,才把胡雪岩捧出来。什么叫儒商?儒就儒,商就商,你偏要谈儒商。儒商就是奸商,儒就儒,商就商,凭什么要加个儒字!商加儒就是遮遮掩掩此地无银三百两。你妓女加上一个头衔,就叫公关主任了,你儒商就是公关主任,所以名不正则言不顺呀!

禅是一把屠龙刀,你跟日本稻盛和夫谈什么呢?你跟杰克·韦尔奇谈什么呢?我通通拿屠龙刀一杀就杀光。我杀了杰克·韦尔奇,他给我写封回信:你所从事的是非常有趣的工作,希望你非常成功!我拿禅去杀他,你拿别的可以杀他吗?你跟稻盛和夫谈什么?人家谈心的哲学,老人家七十多岁了,幸亏中国有禅!

心物不二

人心就是义

中国文化的精华,韩国掌握住了。生意之道就是人道,人道就是商道。人道就是换取人心。什么叫人力资源?我反对把人力称作资源的概念,人是煤炭呀?人是马力呀?什么人力资源?人是智慧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勤劳者,我们不是人力,也不是苦力,我们不是猪,也不是狗,也不是马。什么叫人力资源管理呢?你老婆可以用管理吗?你管理老婆看看,你老婆就修理你了,是不是?你敢管理你老婆?老婆用心来爱的,是不是?所以企业是用爱心来运作的,你用管理可以吗?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此,管理这两个字是最坏的。可是现在都用这个,诸如管理思想史、企业管理等等,对动物和机器可以用管理,对人不能用管理。现在没有办法,这些都是渣子的东西,而我们却奉为圭皋。

人类的文明何去何从?人类生存的价值在哪里?现在都搞不清楚。

下心于一切

谈到这里,我们再跟大家谈一下《禅林宝训》,《禅林宝训》随便翻出来,都是道德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是东山空和尚答老朋友余才茂借脚夫的信,我经常要讲的。有关什么内容呢?拿现在的话讲,就是公车私用的问题。现在公车私用太小儿科了,根本算不上腐败,公车私用那是应该的,你这一应该就完了!公车私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直到现在大家都不认为这个算什么贪污,这个算正常。

东山禅师在信中说:你写信给我,我已经收到了。我本来是岩穴中人,与世漠然,你从小就知道我的。我今天虽做了长老,居方丈,虽然当了官,当了一方之长了,可是我还是以前的我呀,我个性没有变,脾气没有变呀。“常住有无,一付主事,出入支籍,并不经眼”。什么叫常住?常住就是公家的东西,大至库里面的钱,小至寺院的一草一木,我全部交给主事,出入支籍,并不经眼。我做省长有秘书呀,有财务呀,我不管钱的,我只管行政。

我个人呢不蓄衣钵,我们修行之人还要什么呢?一个衣钵就好了,能穿衣、吃饭就好了,我还要金银、钻石吗?衣服有几件就够了,“不用常住。”今天我家后花园要修了,叫公家派几个人来修,就叫用常住呀。“不赴外请,”什么请客,我从来不去的。不求外援,我也不去买官,我也不去送红包,也不求请你拨几个经费给我。我当方丈就是方丈,你不叫我当,我就走,“任缘而往,初不作明日计。”我就是实事求是,做好一天的本份事就够了,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