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茂既以道旧见称,故当相忘于道”。你既然说我们是老朋友,我们是道友,那你就应该相忘于道呀!名利之事、仕途之事我们不谈,我们应该还谈道呀,谈同学的友谊呀。“今书中就觅数脚夫”,你今天写信来跟我说借脚夫,就等于借轿子,借车子了。
“不知此脚夫出于常住耶?空上座耶”?我不知道这个车子是属于公家的呢,还是属于我个人的?“若出于空,空亦何有?”如果是我个人的,我哪有车子呀?我哪里有钱买车子呀?“若出常住,是私用常住”。如果你说车子是公家的,那么我拿来借给你那是私用常住。
“一涉私则为盗”,一盗用常住就和土匪强盗没有两样啊!“岂有善知识而盗用常住乎”?岂有一个善知识能够盗用常住吗?能够侵占公物吗?“公既入帝乡求好事”,你既然要到京城升官发财,那是好事情呀。“不宜于寺院营此等事”,你既然自己做好事,你不要连累人,不要拖人下海呀!
“公闽人,所见所知,皆闽之长老”,你是福建人,所见所闻都是你们福建人那一套。哪一套呢?“一住着院,则常住尽盗为己有”,到了一个部门,到了一个省,全省的东西都是你家的东西了,盗为己有。“或用结好贵人,或用资给俗家”,你把这些钱用来买通政府官员,就像胡长清一样买官,用钱来买官。或者给你八小姑二小弟去买股票赚钱。
“或用接陪己知”,或是养了一些打仔,然后谁不服气就消灭谁,就像程维高这批家伙一样。“殊不念其为十方常住,招提僧物也。”你有没有想到这是搂公家的钱,民脂民膏,这是老百姓的东西,农民一滴血一滴泪凑来的呀,给你们随便花掉。
“今之披毛戴角,偿所负者,皆此等人。”现在披毛戴角的是什么?这是畜生,都是这些人的下场。“先佛明言,可不惧哉”,这是我们祖宗都讲过的话,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呀!
“比年以来,寺舍残废,僧徒寥落,皆此等咎”。现在没有一个有真正道德的人,没有一个好的丛林,没有人才,那通通是无耻下流、寡廉鲜耻这种原因造成的。“愿公勿置我于此等辈中”,希望你不要把我拖下水,我和他们不一样呀,他们无耻下流,你不要把我也变成无耻下流啦!
“公果见信,则他寺所许者,皆谢而莫取,则公之前程未可量也”。如果你是我的朋友,你见了我这封信以后,其他的什么勾勾搭搭的,什么权钱交易的勾当,我劝你也不要做了,就是人家答应你,你也不要了,不要陷人家于不义呀,那么你的前程未可量呀。“逆耳之言,不知以谓何如?时寒,途中保爱”。你看看这是一个禅师给朋友的信,里面全部都是这些东西。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仔细地读一读。
里面还有一段,真净讲:“予每见丛林窃议曰,那个长老行道安众,那个长老不侵用常住,与众同甘苦。”“夫称善知识,为一寺之主,行道安众,不侵常住,与众同甘共苦,固当为之,又何足道”。孔繁森、焦裕禄还要标榜吗?本来就应该与群众同苦呀!
“如士大夫作官,为国安民,乃曰我不受脏,不扰民”。你本来做官就不应该不受脏,不扰民,还要自己标榜吗?你看我不贪污,不扰民!“且不受赃,不扰民,岂分外事哉?”不收脏、不扰民好象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我做了就应该得三八红旗手,岂有此理!你看看禅宗丛林的要求呀!
宋代大觉怀琏禅师也讲:“夫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看到没有,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把你那个爪子都砍掉。“下心于一切”,向群众学习,这是毛主席的话,“然后视金帛如粪土”,你什么铜臭呀,脏了我的手。“则四众尊而归之矣。”
所以这本书告诉你什么叫禅宗,是不是?是封建糟粕吗?你们这些人怎么谈禅宗我就不知道了?整个儿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不是用嘴巴讲的。要在实验室(禅堂)里进行零项修炼,真修实证,真参实悟。
念念不忘的事
我2000年写过一篇《应该是时候了——“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论》的文章,里面写道:三百年前,明末清初的大儒顾亭林提倡“博学以文”、“行己有耻”的规范和作风,并亟呼“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俾以激扬当时浇薄无行的士风和人心。对于士大夫一族,特别要求除了具备社会文明(文)的涵养之外,同时还要有操守气节(耻)的砥砺。
三百年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指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种工作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标志。
顾亭林所谓的“士大夫”,也就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就像******所说的“共产党人”,而******对这些先进分子的要求,又远远超过了顾亭林。
请看:“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再看:“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
“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
再看:“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放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
在这些充满智慧的、真挚的、深情的言论之中,非常鲜明地把共产党人的使命和任务,深植于大地人民当中,如同古德所标示的:“将大地变黄金,搅长河为酥酪”。
再看:“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在这些鸿论之中,没有些许矫情,没有丝毫造作,几乎都是一针见血地把一个共产党人所应具有的品格和操守显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剖析于实事求是当中。更有豪情壮志的语言,与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互相唱和,请看:“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
这是何等庄严,何等神圣,何等激扬的一篇宣言。这不正像一个士大夫的应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吗?
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当今中国第一人,他把共产党人作为一个中国优良典型士大夫的风范,推向了中国现代化的舞台。改革要成功,民族要振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顾亭林到******,我们永远要记住这句话:“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曾几何时,从七九年以来,中国人民凭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短短的二十年当中,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文化科学领域,都有种种突破,创造了辉煌成绩。实事求是地说,台湾等亚洲“四小龙”今天的成就和发展,不算是真正的奇迹,而中国在今天的成就和发展,才是真正的奇迹,尤其是在经过史无前例的“****”灾难之后。
然而伴随着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发展,此时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仍然是一组古老的问题,一组时新的弊病。这些此起彼落的问题也好,七上八下的弊病也好,如果任其发展,带给中华民族,带给十多亿人民的,将会是一场瘟疫。诸如日前“焦点访谈”所播放的东北某地厂长等领导,吞食了发给下岗工人的救济金;河北的扶贫办挪用了扶贫资金去盖楼堂馆舍。这些都只是水下冰山所浮出的一角而已,还有成千上万的蛀虫早在或正在腐蚀着中国人民的心灵,腐败着政府体制的尊严。难道我们就真的找不到良方和验方了吗?非也!古有明言:“知耻近乎勇”。既能骑虎,也当能下虎,正所谓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要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首先找到使这些人堕落到无耻地步的根源。能使人堕落,使人无耻的根源,不外乎财、色、名、食、睡,一言以蔽之:“食色,性也”。
一个今天的中国“士大夫”,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每天早上在洗脸入厕之余,都能自觉反思:少贪少欲,多给自己做件好事、做次好人的机会,多加一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再去开展一天的工作,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矣!如果做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每天能有那么几分钟,如此的“关心”,如此的“注意”,如此想到“把问题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如此的反思的话,百日之功,当会达到宣讲“三讲”之效。
这就是良方,这就是验方,难道还有什么别的灵丹妙方吗?请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无名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再请看,诸如徐虎、李素丽等更多的好人好事,还有那些成千上万抗洪抢险、付出生命、付出血汗的英雄们,他们的深心奉献,难道不是良知的感召吗?难道不是默契着良知的感召吗?难道还有什么比这种良知的感召更为真实、更为伟大?
当人们具足了这种良知的感召,当人们行愿于这种良知的感召相应时,无耻当能觉悟,堕落得以升华。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觉悟和升华,必当带动着一大片人的觉悟和升华。让我们牢记着:“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这句至理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