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那些事儿
26315800000062

第62章 附录三(3)

你想想,假如你听说一个超市开张了,你去看热闹呢,这时候一个官老爷出来认真地接待你,问你买这个还是买那个,而且这个官老爷是传说中的“活财神”的时候,你能不激动么?于是,现场很多人同样也激动了,纷纷围上去索要签名,差点把偌大的胡庆余堂给挤破了。

胡雪岩就这样,头戴花翎,胸挂朝珠,身穿官服,郑重其事地亲自接待顾客。而且一接待就是十几天。看看胡雪岩这广告意识!在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广告的时候,胡雪岩利用自身名人优势,制造名人效应,达到轰动的目的。真是让你不服他都不行!广告意识就是这么超前,牛人就是牛人!

但是,开张没几天,胡庆余堂就遭遇到了一次“生存危机”。话说这天,胡庆余堂迎来了一位湖州来的香客。这位香客是来吴山还愿的。下山的时候,看到了新开张的胡庆余堂,就顺便过去买了一盒胡氏辟瘟丹。这位香客对药物也是略有研究,打开一闻,脸上就露出不满的神色。胡雪岩当时刚好在场,一看这场面,就知道出问题了。于是就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

这人也不客气,直愣愣地扔过来一句话:“你们这卖的啥药啊!”

胡雪岩一听,就不高兴了。但是毕竟店铺新开张,不便说什么,就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问到:“怎么了?有什么问题敬请指教!”

这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问题,说药物串味了。要知道辟瘟丹是当时比较普遍的药物,他胡氏的辟瘟丹,也不能带有硫磺的味道啊!

胡雪岩一听就明白了。最近几天有个药柜坏了,一时没有买到新的,就在附近找了一个用。这个药柜可能原来放过硫磺。辟瘟丹放在原来放硫磺的位置之后,受到硫磺留在药格子里的气味影响,就带有硫磺的气味了。既然是这样,赶紧赔礼认错吧!他赶紧解释因更换药柜引起药物串味,并且连连致歉,让店员给换新的辟瘟丹。但是店员检查完之后,发现所有的辟瘟丹都已经串味。这湖州香客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觉得就小小一盒辟瘟丹,没必要小题大做。再说谁还能没个失误的时候呢,就表示算了,不追究此事,退了钱走人就可以了。但胡雪岩却不放了,他有自己的考虑。这香客远道而来,来一次就再也不来了,让他走也不会对业务有什么直接影响,何况他只是买一盒小药丸。但是现在药店刚刚开张,需要树立声誉与威信,放他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于是死活不让这位香客走,保证三天内赶制出新药,这三天香客可以随便游玩,吃住他来负责。这香客觉得没必要搞这么大,所以坚决不肯。但胡雪岩一再坚持。看着胡雪岩穿着官袍真情相邀,香客也不好意思,想想还完愿后也没啥事情了,还不如看看吴山风光,于是就留住下来。三天之后,胡雪岩把新药亲自送到顾客手中,令香客满意而归。这湖州香客从此到哪里都宣传胡庆余堂的美名。

胡雪岩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在很多人现在看来仍然有些多余。好言好语打发走了就得了,只要他不回去说坏话就行了。其实胡雪岩这是借鉴“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为刚开业的胡庆余堂做个广告。果然,他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老子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其实大多数时候,企业是处于各种各样的危机之中的,关键是要看这个企业怎么去面对。当公关危机、********,甚至生存危机来袭时,企业能利用好危机制造的机会,就可以顺势取得更大的发展前景。害怕危机、躲避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走向破产灭亡。

处理危机,各人有各人的手段。水平不同,路子就会不同。但是胡庆余堂处理危机的案例告诉我们,以人为本真的很关键。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怎么解决事情,人们都看着呢。你开店,无论开药店、饭店还是水果店,还是开钱庄、做房地产,归根结底不都要将产品卖给消费者么?除了你的产品就是独特、就是牛之外,顾客买你东西不就买你个服务吗?

胡雪岩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将“顾客乃养命之源”立为胡庆余堂店规。要求店员把顾客当做活命源泉、衣食父母来尊敬。为此,胡庆余堂要求店员做到:

(1)礼貌待客。在胡庆余堂,“学徒刚进店,就要学习如何接待顾客”,也就是先进行企业服务文化培训。军训太时髦,就算了。但是把服务顾客的规矩背熟了闷烂了装心里还是很有必要的。“顾客到店虽未到柜,店员就要先站立主动招呼顾客,绝不能背朝顾客”。如果发现哪个店员在顾客进屋后,还在那扯犊子聊天,甚至背对着门口干自己的事情,那么你就完了。轻则内部批评警告,重则罚钱、扣奖金。再有犯者,那么对不起,本店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您另谋高就吧!“顾客上门,不能回绝,应尽力促成买卖成交”,也就是说,只要人家说出个头疼脑热的,你就得说出对应的药材。胡庆余堂店里不会配备一个医生,所以每个店员都要有医药常识,能告诉来买药的人该吃什么药,该怎么吃。如果你实在不知道,也没关系,可以问问别人,或者是坐堂的药品咨询师。但你要是随口乱说,把人家吃出毛病来了,那你就是有毛病了,需要修理了。胡庆余堂不卖一贴治百病的狗皮膏药,你得努力学习知识。“顾客配药,不能缺味,一定使顾客满意而回”,咱们胡庆余堂要做最全的药店,不能说我们没有这药之类的话。即使真的没有,也要告诉顾客用什么替代、什么时候能有。反正中药没有那么着急的,有的时候等等就把生意做了。总之,只有礼貌待客、服务周到,让顾客满意,才能招客生财。

(2)仁义待客。这方面,我们在这里先不讲,因为内容太多,我们到后面慢慢分析,也就是所谓的“是乃仁术”。

(3)热忱待客。除了前面提到的条条框框规章制度外,胡庆余堂还进行了思想意识方面的指导与培训。最主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热情!服务热忱,一切为顾客着想,随时为顾客服务。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江浙地区天气多湿,人们容易患有呼吸类疾病。冬季半夜三更的,总有身患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者哮喘病的人敲门求药。一般的药店随便对付一下就过去了。但胡庆余堂是这样做的:值夜的药工,需要为急诊病人现熬鲜竹沥。所谓的竹沥,就是新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竿经火烤沥出的液汁,味道有点甜,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滑痰,又叫竹油,最好就是现用现做现服。胡庆余堂的店工劈开新鲜的淡竹,在炭炉上经过文火烘烤。通常熬制竹沥需两个小时,待竹沥慢慢渗出,再用草纸过滤,当场将熬好的药端给病人服用。此举深受广大患者的支持。即使病人多,药工也会不厌其烦、满腔热诚、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服务。所以大家都对胡庆余堂非常抱有好感。

胡庆余堂还有一个非常受大家欢迎的经营举措。就是每到初一、十五日,将药品降价出售。此举在当时被认为是有违常理。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每到初一、十五日,无论远近的香客都会赶庙烧香,大批涌入杭州城。吴山地区自然人就会多,香会也就繁荣起来。但是胡庆余堂每到这个时候就会降价。没用多久,大家都知道了有个胡庆余堂药品好,而且便宜。所以一到初一十五的,胡庆余堂就会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江浙地区,夏天气温比较高,容易中暑、发流行病,胡庆余堂便免费供应清凉解毒的中草药汤和各种痧药。也就他这么一位儒商,别出心裁地将药方刻成书法牌匾悬于长廊上。其云:“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寄托了胡庆人的职业道德和对质量的执著追求,当年胡雪岩为保证急救药“紫灵丹”质量,特制的金铲银锅现保存完好,成为佐证医药行业的珍奇瑰宝。

商人言利,天经地义;商人讲义,聚财得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胡雪岩深知经商得利,必以诚实守信、坚守职业道德为重,诚实守信是立身行事之本。以“诚”为重成为胡庆余堂经营取胜的法宝。在胡庆余堂创办之初,胡雪岩就亲自书写“戒欺”匾,上书:“凡百货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不至欺予以欺世人。”在后面介绍胡庆余堂结构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胡庆余堂的很多牌匾。胡庆余堂众多的牌匾中,只有这块“戒欺”匾高悬在店堂内侧,挂在营业厅的背后,很明显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是在时时告诫员工:戒欺。

为了使新创立的胡庆余堂将诚信的名场打响,胡雪岩这个广告天才,又做出了颇有经营创意的“活鹿广告”。这也是其宣传“戒欺”的重要活动。胡庆余堂制作全鹿丸时,让伙计穿着号衣抬着活鹿,扛着写有“本堂谨择×月×日黄道良辰虔诚修合大补全鹿丸,胡庆余堂雪记主人启”的广告牌,敲锣打鼓游街一圈,然后回来当众将鹿宰杀,以示货真无诈。此广告牌现存于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内。这可以作为中国古代商人广告意识超前的一个见证。

这些经营理念、经营举措让胡庆余堂越来越火,也让其他的药店眼红起来。眼看着这个“另类的”的药店人气越来越高,利润还不怎么高,一切的经营思路都“反传统”。这还了得!行有行规,你还让我们活不?反正生意惨淡,其他的几个中小药店在大哥大叶种德堂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胡庆余堂的进攻!

这里需要对叶种德堂进行一下介绍。叶种德堂国药号创设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为浙江慈溪人叶谱山所创。叶谱山本在清政府刑部任职,精通医术,后来辞职,在杭州行医。于清嘉庆十三年,在望仙桥直街开设叶德堂国药号。

这个药铺取名来源于苏东坡的《种德亭》诗“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意,以期宣扬乐行善事、不期名利的风气。叶种德堂以“刘仙”为记,店内中堂挂“刘海戏金蟾”画,店后设工场,按古方、宫廷秘方及祖传验方,精制多种丸散膏丹及药酒,药效甚佳,求医撮药者甚多。光绪年间,叶种德堂已成杭州国药业中翘首,闻名浙、赣、皖、闽等省,成为当时杭城最大的一家国药号。

这个故事的时间发生在胡庆余堂刚开业的第一个冬季,正是叶种德堂的鼎盛时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叶种德堂一开始就发现了胡庆余堂来势不小,所以赶紧采取行动,打算将之扼杀在摇篮里。

冬季本应该是药店销售的旺季。因为这个季节流行病多发,还有前面说过的呼吸系统疾病犯的比较多。按照“阿大先生”余修初的估计,这个时候是胡庆余堂减少亏损的中心环节。前面说过,按照余修初的规划,前两年是要赔钱的。大家都是同行,成本、销售大体都有了解。叶种德堂作为原来的龙头老大,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黄金季节”。小样,你不是牛吗?你不是玩另类吗?我就抓住最关键的东西,让你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见鬼去!来,咱们一起降价!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攻守同盟:20多家药店在同一天宣布降价,全部以成本价进行销售!矛头直逼胡庆余堂!

于是胡庆余堂的营业额在本该上升的季节反而大幅下降,原来的门庭若市变成了现在的门可罗雀。胡庆余堂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反常局面的症结所在。胡庆余堂又一次面临生存危机!

比较有药店管理经验的“阿大先生”余修初第一时间向胡雪岩汇报了问题。同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应对建议:“胡庆余堂老对手叶种德堂在压价竞争,其他一些药店也在低价销售,胡庆余堂是否也采用此法竞争。”胡雪岩什么都没有说,他需要想一想。

其实这种情况胡雪岩不是没有见过。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呢?即使余修初,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他的处理建议也已经提出来了,事情已经如此,消极对待肯定是不行了。胡庆余堂必须拿出应对举措。可是,自己该怎么处理?

摆在胡雪岩面前有三条路。

第一,按照余修初的处理意见,胡庆余堂也降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价格联盟很快瓦解。因为大家价格一样,就没有什么联盟的必要了。但是这样做还可能引起一个后果,就是大家陷入价格战,彼此不停降价,最终让大家都没有生意做。

第二,知难而退,乖乖卷铺盖回家。可是,这不是胡雪岩的风格。何况,光投资药店就已经花了几十万两白银了。再说,传出去,我胡雪岩还怎么在江湖混啊?所以这是不可能走的道路。

胡雪岩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牛人本质。高度技巧地作出了非常漂亮的处理意见:做一个牌匾。

什么?!

生意都做不下去了,人家20多家子在排挤你呢,你就做一个破牌匾?!

是的,先让我们看看牌匾上写些什么内容吧。只有四个字:真不二价。

是的,就这四个字。

余修初也是老江湖了,但是,这次却有点儿犯糊涂。他看了看胡雪岩,心想这个一世精明的活财神是否今天嗑药了,还是老年痴呆提前到来了。

但胡雪岩没有太多解释,只是笑了笑,安抚道:“放心吧,顾客心中自有一杆秤,我们还是靠真取胜。”

尽管余修初不太明白,但还是照做了。反正是你家的店,你这么胸有成竹,就按照你说的来吧。胡庆余堂所有药品价格维持不变,“真不二价”牌匾高高悬挂。两周之后,生意就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