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的思维
26316400000018

第18章 “管人”角度的效率管理(2)

从人力资源的一般心理因素来看,有如下特征:

一、“人”都是自利性的动物,这种自利性正是人类能够生存、社会能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不必试图去改变它,而只能顺应它。利用人的自利性来设计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利用人的自利性来设计各种管理制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研究组织成员的需要,分析人们的动机,只有了解了组织成员的需要和动机的规律性,才能预测其行为,进而引导其行为,调动其积极性。

关于动机问题,史蒂芬·都伯纳在《魔鬼经济学》一书中将动机分为3种类型:经济动机、社会动机、道德动机。他还举了一个精彩的例子来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们希望了解献血背后的动机。他们发现,当人们因为献血而得到一小笔奖金而不是为自己的这种无私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他们的捐赠行为就大大减少。这笔奖金从一种高尚的慈善行为变成了一种赚点小钱的生财之道,人们显然不会因为那笔小额奖金而去献血。如果捐赠者可以获得50、500甚至5000美元的奖金呢?捐赠者的数量肯定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其它因素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因为所有的动机都会有其黑暗的一面。如果每550毫升血液的价格突然涨到5000美元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报名参加献血。他们甚至会偷血,用猪血冒充人血或者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来规避医院的献血限额。”

个人效率管理

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要决是:做最该做的事情、做最周密的准备、用最科学的方法、以最快速的行动、利用定式或模式、巧用零碎的时间。

一、做最该做的事情。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将有限的时间集中于最重要的、最能发挥自己才华的事情上。时间管理理论一般将任务分为既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等四类事情。我们大多数人的行事顺序都是按事情的紧急程度来安排,而不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结果,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往往被紧急不重要的芝麻小事挤得一拖再拖,最后干脆不办。最常见的是健康、学习等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被工作中一些紧急不重要的小事挤占了,我们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现在加班加点是没办法的事情,等忙完了这一阵就要好好锻练一下身体了。”遗憾的是“忙完”的这一天似乎总是遥遥无期。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重要而紧急的事情立即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稍后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授权做或者找人帮忙做,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一般不做。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在于,成功者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用于重要的事情上,而失败者则一般都在忙于应付层出不穷的紧急业务。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要属诸葛亮了,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主要是因为他能够“未出隆中而知三分天下”,而这又是他在未出隆中之前整天四处闲游、专心研究天下大势的结果。当他成为蜀国丞相之后,因受刘备托孤,不敢懈怠,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甚至“杖二十以上亲决”。正是因为他后来整天纠缠于琐碎的事务之中,因而不可能为蜀国确立正确的航向,最后才会犯下八年北伐拖垮蜀国的决策错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作决策,最重要的业务就是读书、浏览新闻,看公司报告,以及接触各级员工、与同行企业交流、与供货商交流,与客户交流,与政府部门交流。与这些人交流接触的目的不在于处理具体业务,而在于获取足够的信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前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中提到:“想必你已看到我把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收集信息上,而且我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收集。我平时看正式的报告和备忘录,但同时,不论是在与内部员工还是别家公司的人,甚至是媒体记者谈话时,我也都不忘收集信息。尤其重要的是那些来自客户的抱怨-就算是‘内部的客户’我都不敢忽视”。此外,在工作的时候,要利用组织的力量,并非所有事情都全部由个人独立完成。一般来说,在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中,每个人都是在处理自己最拿手、最能发挥自己才华的那一块业务。要集中处理最重要的、最能发挥自己才华的事情,就不能有求必应,而要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包括来自下属、同僚、上司的请托。只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拒绝之后应尽可能地提供替代性解决渠道。

二、做最周密的准备。事前计划,这是绝大多数高效人士的良好习惯。事前拟定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期限,工作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准备相应的资源,这样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加快速度,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走弯路,避免到时手足无措,避免到时丢三落四。“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般来说,计划过程投入越多,则执行过程投入可以越少,计划过程投入越少,则执行过程势必需要投入越多。

三、用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熟练的技能、先进的技巧能够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同样一项工作,有人要用一整天才能完成,而换一个人来做,则可能只要一个小时,这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方法不同,掌握的技能不同,拥有的技巧不同。因此,对于管理者自身来说,必须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立实践,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尽可能让自己的工作技能更加熟练;对于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来说,在布置一项工作之后,不仅应关注下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时间,还要关注下属的工作方法是否正确。

四、以最快速的行动。高效人士懂得如何调整心态,因而总是能保持一种热忱向上、积极乐观的状态。他们常用的方法是,在每天清晨进行心理调适,运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将一些难以处理的事情分解成很多容易处理的步骤,时刻用奋斗目标激励自己,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方法。他们通过这些方法,使得自己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因而很少浪费时间,他们往往行动快速,雷厉风行,绝不拖延。

五、利用定式或模式。所谓定式,本来是指围棋中经过前人研究总结而形成的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较佳的下法而形成的基本棋形;所谓模式,是指经过前人研究总结而形成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比较先进合理的思维形式或业务处理方式。因为定式或模式是前人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总结出来的思维形式或业务处理方式,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通用性,因而可以加快思维的速度,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思维效率。比如说,高中读书时,有很多同学虽然没有作文天赋,但他们通过熟背各种题材的范文,考试时再套用过来稍微修改一下,分数一般也不会太低,有时比那些虽然有作文天赋但要全部从头写起的同学成绩还好些;有很多同学虽然没有数学天赋,但他们通过熟记各种题型及其解法,也基本能够应付考试,有时甚至比那些全是自己动脑筋从头思考的同学考得还好些。在企业中也是如此,那些采用模仿跟进策略的企业经常比创新模式者更容易取得成功。其实,自己通过大量工作研究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成果更要珍惜,应该将它模式化,以节省之后碰到类似问题时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正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六、巧用零碎的时间。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位教授在给一群学生演示一个实验。他把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随后,再把一块块拳头大的石头放进去,直至石头到达瓶口。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都说:“满了”。教授笑了笑,伸手拿出一些碎石往瓶子里放,并轻轻敲击玻璃瓶使碎石填满下面石块的空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再一次问道。这一次学生们有些明白了,“还没有”。教授又笑了笑,伸手拿出一些细沙,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所有的学生都大声说。教授点点头,再一次拿出一壶水,慢慢往瓶子里倒,直至加到瓶口。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拳头大的石头比喻成重要的事情,把沙子和水比喻成琐碎的小事,那么在将有限的时间分配给琐碎的小事之后,重要的事情就没办法完成了。另一方面,在将有限的时间分配给重要业务之后,看似没有时间了,实际上如果开动脑筋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零碎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一下。毕竟,时间是挤出来的。

企业组织的特性

所谓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分工合作的形式所组成的、运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某些共同的目标的一个系统。

由于组织的存在,人力资源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是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心理因素与作为个体存在时的心理因素有一些不同特征,比如人力资源在组织中会表现出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有可能会出现从众心理,个人的工作状态会受组织的士气的影响。另外,由于组织内竞争的存在,可能会激发出人力资源的某些潜能。再者,由于组织的存在,人力资源可能可以完成作为个体存在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我们在参加拓展训练时,一个班近五十号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矮胖瘦,全部要翻越一面三米高的“毕业墙”。如果作为个体,这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幸的是我们是一个组织,通过同学们的协作配合,最后竟然不可思议地全部成功翻越过去了。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组织的力量。

一般来说,一个健全的组织是由如下几种体系组成:

一、目标管理体系,组织通过它来统一成员的意志,决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二、组织指挥体系,组织通过它来规范成员的活动与统一成员的行动步调。

三、协调沟通体系,组织通过它来交换成员之间的信息。

四、激励与约束体系,组织通过它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五、冲突管理体系,组织通过它来解决内部成员的各种矛盾。

一个良好的组织必须具有如下几种特征:共同的愿景、统一的指挥、合理的分工、严格的纪律、责权利明确、适度的压力、良好的沟通、友好的互动、持续的教育。

一般来说,在一个组织内部会存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组织的成员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比如说牌友、老乡群等,它一般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成员和形式是不定的,经常变动。现实中常见的非正式群体包括由情投意合的人组成的、或者由志趣相同的人所组成的、或者由来源于同一个地方的人所组成的、或者由工作中经常有业务往来的人所组成的等几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于正式群体成员的情绪和干劲、对于正式群体的士气和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它能有效减轻管理工作的负担,可能导致更融洽的协调配合和更高的生产经营效率,它能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稳定运行的工作团体,它可以作为员工联系沟通的有用渠道,它是管理人员运用权力的监督者和平衡器。当然,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各种谣传,非正式群体可能会对工作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可能会对企业变革起阻碍作用。

组织效率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企业里的绝大部分成员都很能干,而且也很勤奋,但是努力方向不一致,有些人努力往东走,有些人努力往西走,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停步不前或者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