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的思维
26316400000040

第40章 高效使用资源(3)

时间资源也是如此,零碎的时间与整块的时间其价值是不一样的。要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必须保持时间的整体性,就要集中使用时间。如果一个普通操作工人在工作的时候总是东摸一下,西摸一下,其工作效率一定不会太高;如果一位管理人员在阅读文件的时候不时有人打断他,那么一份简单的文件也有可能要看很久,因为他每次被打断之后都要重新花一些工夫去找到刚才看到哪里去了,还要花一些工夫回想一下刚才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时间被割碎之后的价值损失,他们的手机随时是打开的,他们的办公室随时是敞开的,什么人都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们,什么人都可以随时闯入他们的办公室打断他们手上的工作,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高效率,才可以雷厉风行地解决所有“紧急”的问题,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时间已经被这些电话或来访分割得支离破碎。高效的管理人士不是这样的,他们很清楚零碎的时间没有多少价值,他们很强调对自己的时间安排的主导权。因此,一般的人要见高效人士都需要预约,打电话给高效人士可能会无人应答。令人奇怪的是,虽然预约需要等待,虽然电话经常没能接通,但企业的天并没有因此塌下来,企业并没有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反而使得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保持在一种较高的水平。这是因为,高效人士管理的企业往往都有完善的业务流程,一般的业务都可以按照流程的规定去处理,企业的管理者很少陷入救火的状态中。而且,高效人士处理的多数是重要的业务,处理紧急业务的时间不会太多。其实,有些机构规定一个“领导接待日”,有些部门规定一个统一的“对外营业日”,都正是出于集中使用时间资源的考虑。

另外,现代社会的证券市场正是一种能够化零为整的机制,它通过证券交易所这个平台,能够将原本作用不大的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得惊人的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

客户资源也是如此,如果能够通过市场分析发现一些分散的客户资源,并有办法把这些客户资源集中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有一个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长途电话一直是一种奢侈品,一般只有政府机关、大型企业或者紧急事件才会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也开始使用长途电话,长途电话开始变得稀松平常了,但电话费依然很贵。因为当时的长途电话供应商贝尔公司与监管机构达成了妥协,继续采用之前的高价,但可以对使用大户提供相当大的折扣。按照这种定价模式,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达不到享受折扣的资格,但如果把他们集中起来,则可以远远超过那些大户的数额。正是看到这点,南太平洋公司成立了一家斯普林特公司,它以折扣价格与贝尔公司签约,再以零售方式卖给普通消费者,与他们共享折扣优惠,斯普林特公司因此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可见,零碎的资源在分散的时候可能毫无价值,但如果有办法把它们集中起来,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

弹性利用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对于企业来说,这句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珍惜对员工的奖励。对员工的奖励并不是越多越有效,如果荣誉人人都有,那就不叫荣誉,如果论功行赏的奖金人人都有,那就会失去激励的意义。所以真正懂得奖励的管理者往往只需要花很少的代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蹩脚的管理者往往所花代价很大,但奖励的效果却很差。二是要限制稀缺资源的利用,稀缺资源只能用来满足最有需要的客户,如果不加限制,则可能会被用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拿我们中国来说,一方面石油、铁矿石等常规资源都被别人控制要胁,而另一方面,虽然我们拥有很多占有绝对垄断地位的稀土金属等稀缺资源,却很少通过这种垄断地位去谋求利益,我们缺少限制这些稀缺资源出口和销售的意识,使得我们的垄断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事实上,那些总想用奖励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的人、那些总想用稀缺资源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的人,都忽略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凡事有度”,“凡事不能太过”。奖励少数人可能会有一些效果,如果要把奖励推广到大多数人,奖励就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了。稀缺资源对于某些地方来说可能十分有价值,如果不加控制、不看对象地利用,那么有可能使资源成为一种稀缺但不珍贵的资源。

企业的管理者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他们往往把现实生活过于理想化,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过份追求完美,因此,他们总是试图谋划出一个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方案,然后把所有资源都集中投入到这个方案上。但事实上,人类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事物的复杂性往往是无限的,而且事物永远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永远无法设计出一个能够面对复杂的现实、能够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的方案出来。我建议这些管理者去学学猫抓老鼠,猫在抓老鼠时并不会自我设限地规定一定要抓到哪一只老鼠,也并不会一开始就确定好线路和速度,具体要抓哪只老鼠,这要在动态中判断哪一只最容易抓到,而对于在抓老鼠的过程中要走什么样的线路和速度,******在小品《红高梁模特队》里作了最简单的回答:“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老鼠。”成功的管理者都很明白自己能够确定的部份有六分就不错了,另外四分往往只能在动态中去把握。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把所有资源一次性投入到某一种方案上。世事难料,凡事总是要留有余地。《韩非子·说林》中有一段话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意思是说,在雕刻的时候,鼻子最好先雕大一点,眼睛最好先雕小一点。鼻子雕大了可以改小,雕小了就不可以改大了;眼睛雕小了可以改大,雕大了就不可以改小了。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留有余地,防止事情不可回转,则很少有失败的可能了。因此,成功的管理者一般不是在冲刺的时候都不会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他们经常会保留一定的资源以备战略调整时之需。如果时时刻刻都竭尽全力、用上所有资源去冲刺,这种企业虽然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取得某种成功,但绝对会是昙花一现,最多只能领风骚三五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橡皮筋总是绷得太紧,就会失去弹性,总是放得太松,又会没有效率。管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企业,莫不如此。具体来说,一张一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逸结合。学生上课时每上45分钟会安排15分钟休息,正是因为这样效率最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当然不需要这么死板,但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之后,要想办法让人力资源迅速恢复元气。

二、宽严相济。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管理一定要采取宽严相济的原则。某些企业的压力总是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不懂得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这样的企业迟早会要出问题。

三、重心转换。早些年我国政府抓一段时间的精神文明之后,又会抓一段时间的物质文明,这就象两只拳头有节奏地交叉出击,所以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如果两只拳头同时出击,则威力必定有限。企业运用资源的道理也是如此。

四、集权与分权交替。集团公司对于各分部的管理,如果一直采取集权的模式,或者一直采取分权的模式,最后都会产生太多的弊端。所以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在采取一段时间的集权模式之后分权,在采取一段时间的分权模式之后集权。

五、扩张和稳定交替。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扩张,或者只是一味地强调稳定,结果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迅速倒塌,或者在维稳的过程中出现乱局。实际上,企业在扩张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放慢步伐努力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以后更大规模的扩张;企业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加快步伐扩张业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的水平下保持稳定。

总之,企业的管理者在使用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有所节制、有所保留,要懂得灵活地运用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