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是否平等?物质女郎们说,你无所求,当然平等。总不见得要人养着,又要别人尊重你。同样的,女人工作千辛万苦,还要回家服侍住家男人“老太爷”,这种关系,恐怕也不会长久。用金钱来衡量男女关系,是否太肤浅?回答前,请先经济独立,付清账单。
男人越有钱,女伴就越温柔?身上接了“维生器”,还要张牙舞爪,对身边女人颐指气使,岂不太过分了?不然,只要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得罪不起的“老板”,中间求生,其艰难可想而知。如今只需服侍一个“老板”,还能不尽心尽力?只不过,有钱与慷慨,是两回事。温柔,也是难能可贵天下无敌的美德。装模作样一两天容易,陪伴终生,靠真功夫,道行浅者迟早生癌。
不管什么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赚钱。不管裹了多少层糖霜外衣,都有一肚子说不出口的苦水。选择喜爱的行业,当然重要。万一没有,既然已坐在这个位子上,不如平心静气地了解这个行业,想办法如何收支平衡,争取赢利,解决了民生问题,然后,再谈高尚情操,伟大理想。而任何兴趣,只要动动脑子,都可以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关键是你得用心思去做。没有人料到,一个不起眼的旋转木马生意,会发展到环游世界的“嘉年华”;爱漂亮的Estee Lauder在厨房调制一瓶面霜,会发展成市值上亿的美容王国。
这,便是物质女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庸俗,但实用。
物质女郎之“新享乐主义”:享受快感,不必内疚
E时代的物质女郎非常重视贴身的感受,对物质的要求,大都有一个整体的标准。这个“物质”不一定是露在外面给别人看的样子,而是很私人很贴身的细节,买得起,也保养得起,才心安理得。物质女郎们喜欢亲手挑选自己的身边物,尽管很刁钻,但与品位的高雅没有太多关系。有时候,仅仅是一些很漂亮的东西,看到,就觉得高兴;有时候,不过是一些很通俗的东西,带给自己方便,爱惜它们,也提高生活品质。
在装修卧室前,物质女郎们往往会为一盏水晶灯,寻寻觅觅整整两年;但却不会因为紫貂毛毯价值5位数,而不舍得用;会买一打Ralph Lauren的纯白浴巾,只因为喜欢那种厚厚软软的纯棉质感;特地从上海购买Crest牙膏,因为在中国做的盖子只需开合,不需扭下,这个功能在美国是Colgate专利;拥有Chanel套装,也舍得50美金的干洗费;选高跟鞋,先看是否真皮底,每双Manolo Blahnik,会定时拿去鞋匠处保养,虽然几次加起来可以买双新的;身边至少有一样水果糖颜色的玩意儿,Cocktail戒指、Pucci拍纸簿或DiorKiss唇彩,无聊时,拿出来把玩两下……
物质女郎们说,如何拥有,完全看自己的能力。摆平所有开支储蓄,用余钱买奢侈品,享受物质快感,毫无内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生活。于是,她们贪图物质享受,也享受追求物质的过程,能否得到,只看运气。只要喜欢,又负担得起,就不会很计较是否高价购得。
4.白领MM:走在消闲的边缘
在都市的高档写字楼里,在规模日益庞大的外资、独资企业中,白领丽人们窈窕的身影在其间往返穿梭。生活在高处的她们,面孔年轻得让人妒忌,学历高得令人乍舌,她们收入不菲,办公环境舒适,每天在快节奏的工作与消闲中轮番转换。她们,是游走在消闲边缘的一群。
这群女子,从来不甘寂寞,她们总是善于并乐于把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她们时刻彰显着得体的穿着,典雅的妆容,优美的气质,另一方面,她们又有着富足、别致的物质生活和充实、丰富的精神生活。当代女性的消闲与职业女性的优雅,在白领丽人们身上得以完美结合,优雅而绝不高傲,时尚而绝不张扬。
这些游走在消闲边缘的女子,身上大约总贴着如下标签:
咖啡之恋:到咖啡馆办公
在午后的阳光里,她离开电话铃声嘈杂的办公室,来到楼下的一间咖啡室。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上,点上一杯“卡布基诺”,然后摊开一叠文案资料,打开手提电脑,在低回的英文歌声中,开始了她的午餐办公时间……这是时下许多白领小姐工作状态的缩写。
主题派对:制造“上流社会”
在以职业女性为主角的沙龙上,流行的话题当然不是一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股市行情、甲A联赛、美女卵子库、明星绯闻之类,而是微软的中国公司新任CEO、《时代周刊》这一期的封面人物、希拉里竞选参议员的最新动向、跨国公司的境外培训、猎头公司的跟踪服务、星海音乐厅的钢琴演奏会……这一切,让她们找到了高高在上的感觉。
郊区生活:向往乡间岁月
选择“郊区生活”,除了环境山清水秀、房价相对便宜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高速公路铺到了家门口,上班的空间距离已经缩小,有时你可以以SOHO的方式展开工作,而不必气喘吁吁地赶到“人才济济”的办公室。都市女白领最想突破的,就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她们渴望回归田园,偷得浮生半日闲。
土气:愈土愈时髦
“土气”与“时尚”本是反义词,可现在,“土气”却成了一种时尚。在这个“二律背反”的背后,表现了职业女性对现代城市文明的不堪承受。她们渴望甩掉“电脑”、躲开“比尔·该死”(比尔·盖茨)、逃离“晕到死”(windows),然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回到田园牧歌般的“快乐老家”。所以,白领丽人流行穿“黎人坊”的村姑布裙、吃“红高粱”的粗粮野菜、喝“农夫山泉”的纯净水……而且还要到“老水车”陶吧玩泥巴、去“青青世界”乡村一日游……“土气”象征着纯净、天然、原本、宁静、绿色、环保。“土气”不仅是一种时尚消闲,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英文名:国际化时代的符号
外企的白领丽人流行取英文名,什么Rose、Geir、Emma等等,作为在公司内部使用的商务用名,也便于和老外沟通。对于一个现代女性来说,她除了身份证上的姓名之外,还应该拥有英文名和网名。
白领腔:美声训练
如果你经常往写字楼打电话,那么,你总会听到一种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白领腔:柔柔的、沙沙的音调,不卷舌的、没有儿化音的语感,职业化的矜持,格式化的礼貌,而且还时不时冒出一些原则性很强的商务辞令,什么“沟通”、“意向”、“定位”、“互动”、“控制”、“合作”、“第一时间”……这一些,都成了她们与时代接轨的标志。
5.粉领MM:工作着,并消闲着
所谓粉领女郎,其最新定义是:白领与主妇的联合体。这样的粉领MM,就在你的身边,她们潇洒地辞职,从容不迫地回家。她们不同于面临生存压力的SOHO族,也不是看丈夫脸色行事的全职太太。她们游走在职场与家庭之间,代表着智慧、才气、独立和自信,她们是一群粉色氤氲的“粉领女郎”。
E时代的粉领女郎,不必如白领丽人般在都市的丛林中疲于奔命,也不必如全职太太般每天战战兢兢,担心哪一天被“淘汰出局”,她们热爱工作,但不会为此放弃消闲,她们享受生活,但不会就此荒废工作,她们是优游自在,又适度紧张的一群,她们工作着,并消闲着,一如既往而又常变常新地继续着她们的优质生活。
代言粉领:于娜
从事职业:翻译
目前状态:结婚8年,32岁才有了孩子。
孩子刚满3个月,于娜就重回工作单位。从此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到家,保姆照看孩子,于娜忙家务,先生忙做饭,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于娜觉得养一个孩子成了夫妻两人奋力拼搏才能完成的重任,孩子带来的乐趣由此被大大地打了折扣。于是,她干脆辞了职,做起全职太太。
尽管先生完全有能力养活于娜,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仍然期望自己的专业得到发挥。她在网络上找到一个翻译网站,通过对方的资格审查后,于娜成为该网站的译员。对方提供需要翻译的文稿,于娜完成翻译后,报酬便会打到她的信用卡上。
于娜这样安排自己的一天: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顺便买点菜;回家后打开电脑工作;傍晚接孩子回家,在厨房准备晚餐;晚上,和先生手牵手散步、聊天。
对比白领和粉领的变化,于娜说:“做粉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照顾孩子,压力少了,时间宽松,工作像玩儿一样。”
代言粉领:文婷
从事职业:媒体策划
目前状态:已婚3年
文婷曾是一家大公司的公关经理,她工作能力强,但性格倔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光应付人际关系就耗去了大部分精力。郁闷苦恼之下,文婷干脆辞职回家。
但全职太太不是那么好当的,“连买包卫生巾都得找先生要钱,太没尊严了!”上班时,文婷成功地策划过数十台大型晚会,在本地传媒界颇有知名度。回家后,文婷找到电视台的朋友,朋友也认定她的策划思路是一座“金矿”——双方一拍即合,文婷为节目组出创意文案、撰写串台词,轻轻松松完成工作,而每月四期节目的策划费、撰稿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代言粉领:阿紫
从事职业:专栏写手
目前状态:单身
28岁的阿紫从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活在键盘上的粉领族”:不用上班、不用打卡、吃着零食、贴着面膜工作。经过3年奋斗,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还在职场时,阿紫一下班就像一只挂在电脑上的“蜘蛛”,常在一些小论坛上发帖子。后来别人把她的东西转到其他网站,好评不断,慢慢传出名声来。这让阿紫信心大增,她索性在一个文学网站建立了自己的文集。
有了名气,就有了报刊、杂志编辑的频频约稿。当收到的稿费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稳定时,阿紫索性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写稿。
写稿的同时,阿紫更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梳理得井井有条,每天定时收拾房间,为自己亲手做羹汤,每周定时到超市采购,之后,一颗心才尘埃落定,进入写作状态。她说如果自己是个朝九晚五、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根本无法把轻松生活和写作生涯圆满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