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说会道最讨人喜欢
26317300000003

第3章 字字如珠玑,句句入肺腑:让语言更具魅力的艺术(2)

说话是人们每天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从“清晨睁开眼睛起床开始,一天中几乎所有的事都必须用语言来推动。”因此,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最简单、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事。正因为语言与人们息息相关,所以说话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有时表达的意思难免很抽象、很模糊,对方难以很快接受或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讲话过程中利用现实生活中某个常见的、具体的东西来作比喻,或作比较,对方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有时为了让某一事物说得更具体、更真实,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还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而不是用“也许”、“大概”这样的语言。不过,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可信度而引用一些数据,使对方能从数据中感受到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美国记者爱德文·史路森为了说服人们充分利用尼加拉瓜大瀑布的能量,便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加拉瓜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万条的面包,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摔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地从一架像尼加拉瓜那样宽达4000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l或2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

……

在这里,爱德文·史路森没有用苍白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去向人们证明充分利用尼加拉瓜大瀑布能量的重要性,而是运用了许多数据,使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既让听众感兴趣,又增强了说服力。

工作中,一部分员工在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计划时,常常忽略了数据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他们眼里,相对于宏伟的计划来说,数据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完全可以忽略。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细节往往关系到一项工作乃至整个事业的成败,因此他们的工作计划往往也得不到上司的认可,从而也严重影响了自己工作的业绩。

要想让别人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适时适当地运用数据。我们可以在与人谈话或写工作计划时,多引用一些相关的、准确的数据,这样就能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当然,有些数据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查才能得到的。这时,我们也不应因为觉得一两个数据并不重要而放弃。很多时候,往往就是那几个不起眼的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有时候别人能否接受你的观点,其关键不是华丽的词藻,不是含糊不清的“大概”、“也许”,而是那些你最不重视的数据。

简短、精炼是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要使自己的语言“简短、精练”,说话就要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僻,有力度,有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受人尊敬的说话高手,在与人交流时,不管其谈话内容是什么,也不管受话的另一方是什么身份,他们的说话都极具感染力,使对方愿意听、乐意听。这其中就包含两个特点:

第一,擅用简单的语言来叙述。

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一生中最推崇简洁的语言。他曾说过:一个字能说明问题就别用两个字,这是许多政治家的共认。例如,在二战期间美国人担心日本夜间空袭,于是政府部门颁布了灯火管制命令:

务必作好准备工作。凡因内部或外部照明而显示能见度的所有联邦政府大楼和所有联邦政府使用的非联邦政府大楼,在日军夜间空袭时都应变成漆黑一片。可通过遮盖灯火结构或终止照明的办法实现这种黑暗。

当富兰克林·罗斯福获悉这项指令后,他换上了自己的命令:“要求他们在房屋里工作时必须遮上窗户;不工作时,必须关掉电灯。”

哪一种说法听起来更有说服力呢?第一个命令废话连篇,给听者增加理解的负担,只有在删掉那些官样文字后才能明白这条命令。罗斯福的话简短明了,并以谈话的方式说明,更妙的是,罗斯福通过让活生生的人参与具体的工作,使这条命令具有活力。这就是简短语言的叙述。

第二,表达的语言“精而准”。

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在交流思想、陈述观点、发表见解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意图,领会要领,往往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取得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效果。不少说话高手都具有这种能力,他们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且能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的魅力。

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视察途中与同船的船员们握手时,有一位工人却缩着手,面对总统腼腆地说:“总统,我的手太脏了,不便与你握。”

林肯听后笑道:“把手伸过来吧,你的手是为联邦加煤弄黑的。”

短短一句话,听似极为平常,却高度概括,得其要领,充满感情。

当然,精而准的语言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精”要适当,恰到好处,否则,如果生硬地掐头去尾,只能是得不偿失。

要使自己的语言“简短”、“精练”,说话要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僻,有力度,有魅力。

然而,很多人在与人交流时,却没有掌握这两点技巧,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唠叨和琐碎得令人讨厌。由于抓不住事情的重点,也不知道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以至听者茫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毫无疑问,这样的说话方式不要说与“魅力”无缘,即使让对方接着听下去,恐怕对方都没有那份耐心了。

简洁、精练的语言之所以能够增添说话的魅力,是由于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高超,话语的简炼常常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与深刻。

语言的节奏既要鲜明,又要适度

口语表达要有波澜起伏、灵活多变的节奏,要有急有缓,有断有连,有起有伏,有张有弛。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换句话说,口语表达要有波澜起伏、灵活多变的节奏,要有急有缓,有断有连,有起有伏,有张有弛。

讲话也是一种声音艺术。在公众场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神态自若的口才高手以跌宕起伏的节奏,清晰响亮的声音,激起了听众们的感情波澜。轻声细语时,那娓娓动情的谈吐,似潺潺流水,清澈流畅;沉郁时,那宽厚低沉的音色,又像呜咽的箫声,舒缓而又深沉。这样的说话者,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参事会作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时,他中途突然停下来,一声不响地看着听众达72秒之久,正当人们满腹狐疑、猜测不定时,他说:“诸位刚才所感觉的局促不安的72秒长的时间,就是普通工人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在这里,赖白斯妙用停顿,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理解,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有鲜明的节奏感,抑扬顿挫,张驰有度,是一种讲话的技巧。赖白斯妙用停顿,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理解,使讲话获得了极佳的效果。不过,讲话时哪里该断,哪里该连,都应该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如果当连不连,就有支离破碎之感;如果当断不断,就会使人听起来混沌模糊。

讲话的节奏与停顿,是口语表达中重要的一环。会说话的人可以用一个巧妙的停顿,扭转听众的情绪和谈话的气氛;不会说话的人,则常常会因为节奏失控而使谈话陷入僵局。节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说话内容的变换来实现的。但内容变换不能太频繁,如果经常大起大落,也会使倾听的一方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节奏既要鲜明,又要适度。

不过,说话时除了要注意节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意说话音调的高低。

说话时音调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谈话效果。比如做客时如果你在主人家里大声高谈阔论,肯定会让人心生不满;声音太小,对方听不清楚,也会怪你故作神秘不尊重人。

第二,掌握好说话的速度。

话说得太快,别人有可能听不清楚;说得太慢,对方心里就会很着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谈话效果。

净化语言,避免负面影响

在交谈中要避免负面影响,就要做到不随意地对他人言行意图加以揣测,慎用假设,要善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古人曾说:“一句话能够把人说得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得跳。”的确,在与人沟通时,要做到信息量充分而恰当,是要有一定匠心的。可是有的谈话者在交谈时,常常由于语不尽意,在必要信息已基本传达完以后,仍然不放心地添上几句,或出于习惯,无意地多言几句,从而造成偏离原有谈话方向、破坏原有谈话意图的负面影响。那么,谈话时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得不偿失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消除功利色彩。

一般情况下,在交谈中体现出功利色彩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言语的功利性很露骨地体现在话语中,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较好的证明:

某销售公司的一名推销员,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接到老总的一个电话,电话中老总对他说:“雪天路滑多保重。”正当他因这句话感到周身温暖时,老总接着又说:“别摔断了胳膊腿,最近业务很多,本来人手就少,摔坏了就把生意给耽误啦!”

推销员听到这里,气得立即摔了电话。他想:我原以为老总对我挺关心的,哪知他关心的不过是自己的生意,公司的管理太没有人性化了!作为老总为公司的业务着想是无可非议的,老总把对员工的关切和对业务的关切结合起来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个老总开始说的话确实体现了这一点,但后来说的具有很明显、很露骨的功利色彩的话,却冲淡和破坏了他关心员工安全的含义,产生了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要在谈话中自觉地隐去过强的功利色彩。首先,要正确处理功利和非功利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功利反而会破坏谈话的效果,也是可能违背谈话的初衷,淡化功利常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其次,要运用意犹未尽的言语策略,特别是不把具有功利色彩的话说尽,甚至完全可以不说,把它们隐含在诸如表示关切意义的话语中,这样既能体现说话人的关切,又能让听话人感到温暖,并且从中悟出领导的意图和自己的责任。

第二,去掉假设。

我们在交谈中常常要用到判断和推理。判断和推理中有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即假设一个前提,然后根据这个假设的前提推出一个假设的结论。在语言形式上假言判断和推理常用“如果……那么……”的句式。但我们在和有对立情绪的人谈话时,在对有些情况,特别是对方的心理需求不能准确把握时,用假设判断推出的假设结论,常常会给人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某公司要提高员工8%的工时定额,员工对此有意见。

员工派代表问老总:“为什么要提高8%的工时定额?”

老总说:“我们公司现行的工时定额不够合理,这次我们定的指标是经过反复核算的,只要大家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完成。如果大家只想少干活多拿钱,企业还怎么发展?”

员工代表听到老总的回答后,愤怒地说:“谁想多拿钱少干活?太小看我们了!”就这样,交谈不欢而散。

老总的话开始还是很理智、很通情达理的,也是有理有据的,糟就糟在“如果”以后的话上,因为这种假设是不负责任和缺乏依据的,它低估了员工的觉悟,造成了破坏前面话语含义的负面效果。由此可见,在交谈中要避免负面影响。就要做到不随意地对他人言行意图加以揣测,慎用假设,要善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正确的肢体语言能为你加分

不管你的语言天赋如何高,表达能力如何强,如果你的肢体语言不到位或是不得体,同样能影响谈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