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士兵中间,很多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或者训练废弛的,真正有较强的作战能力的是每一个将军手中的“家丁”,这种类似于卫队性质的武装人员是统帅的直属部队,而且一般都和统帅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例如同属一个家族。日后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就是如此。刘綎的四川兵也是如此,其“家丁”有七百多人,最后和他一起死去的有他的养子。
这是内部,外部呢?
对明朝这些士兵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冒着风雪,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东北来打努尔哈赤。
可是努尔哈赤是谁?打赢他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些士兵的心里肯定会有这些疑问,可是没有人回答他们,即使有,也只说为了大明朝的尊严,皇帝的权威。这些虚无缥缈的名词对士兵来说一点儿用都没有。
这些士兵只想拿到饷银,早点打完仗回家。东北的气候他们早就不适应了。
这样的部队,能打赢一场战争?
后金
后金的部队是按照八旗组织起来的,每个小组“牛录”的成员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甚至是同一个家族。加之在东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争,使他们彼此之间很熟悉,配合起来自然不成问题。
而且,女真士兵很清楚,这次的战争必须要打赢,如果打不赢,等待他们的将是极其悲惨的命运。与其等到战败以后被杀,还不如拼一把,在战场上死。
这种为了生存而战斗的士兵是极其危险的。
何况,女真士兵都清楚,如果打赢了,将会获得无数的财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财富和生命,女真士兵都占据了。
所以他们的意志极其坚强,他们没有退路,只有死战。
总结
意志力,明朝<后金,明朝败。而且是惨败。
战术设计
明朝
从一开始的战略构想来看,这场战斗就注定没有好的结果。
1.各部目标不明确。杨镐的计划里面,没有每支部队的具体目标,只是笼统地说:攻击奴酋之北面,攻击奴酋之南面。而且没有明确指标规定每支部队到达战斗位置的时间和各自的行动方向。只说三月三日到达赫图阿拉城下,到了城下做什么?没有交代。
2.作战准备不充分。杨镐作为总指挥,虽然兵分四路,但是没有派出探子和先锋部队,对敌军的动向一无所知。也没有为战役可能出现的变故做准备,至少没有预备部队进行后续攻击,而此时辽阳、沈阳尚有大批部队驻守。
3.作战计划不完善。杨镐虽说兵分四路,但是并没有指定谁为主攻,谁为策应。四路为平行推进,四位主帅互不相属,杨镐也没有采取更紧密的控制方式,一旦部队开拔,四部之间便缺乏沟通,战线长达四百多里,总指挥杨镐失去掌握,直到兵败,他才知晓。
4.作战决心不坚定。如果关键目标在赫图阿拉城,按照杨镐的计划顽强实施,那么四支部队应该以坚定的决心,一路杀向赫图阿拉。如果努尔哈赤采取被动防守,那么明军应当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部队集结以及对赫图阿拉的合围。如果努尔哈赤主动出击,则各路部队应该下定决心,即使遭遇攻击也要并力向前,先以遭受攻击之部队为诱饵困住努尔哈赤,剩余三部以雷霆之势迅速攻下赫图阿拉,尚且可以向皇帝交差。
如果关键目标在努尔哈赤的军队,那么四路部队应该依赖数量上的优势,稳扎稳打,逐渐缩小包围圈,并向四周派出探子来寻找敌军主力位置,还要加强对侧翼部队的保护。而不应该规定各部队的时间,一切便宜行事。不能命令各部的任务是“攻击奴酋的某一面”。
杨镐一面妄自以为努尔哈赤会被动防守,一面却又命令各部队各自为战,可见其内心犹豫,既想攻占赫图阿拉,又想消灭努尔哈赤的军队,可惜以当时明军实力而言,这显然不可能。
总体来说,明朝的战术如教科书一样顽固而不知变通,既没有参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参与其中,也没有参谋在战争进行时及时修正。只能依靠过去的老办法,一面夸大自己的兵力,一面画出所谓的天罗地网的包围圈,希望对方闻风丧胆,不战而胜。但是努尔哈赤不是普通流寇可比,明朝战术的失误最后显露无遗。
后金
后金的战术从一开始便被坚决执行。他们的战术很简单,抓住各路明军行动不一,彼此缺乏沟通的弱点,依靠自身骑兵的快速机动性,于数百公里的战线上来回驰骋。快速集中兵力,对分散的明军快速包围,快速消灭。
总结
战术,明朝<后金,明朝败。
环境
环境有自然和社会两种。
先说自然的。
明朝
萨尔浒战役发生在三月份,此时东北尚且是寒冬季节,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现在都经常有冻死人的新闻,何况那个时候。明朝军队有来自浙江、贵州和四川的,就是没有东北人。唯一的东北人李如柏老家铁岭,可自己没在东北待几天。他们谁经历过这么冷的天气?冻伤的肯定不少。加之这些人对赫图阿拉的地形非常不熟悉,刘綎就曾经在山里迷路。
后金
后金人都是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不怕冷,还对地形了如指掌,部队怎么走,在哪里设埋伏,大家都清楚得很。所以可以快速地到达作战地点。
再说社会的。
明朝
杨镐原本也不打算快速地推进,可是万历皇帝不管事,内阁大学士只剩下方从哲一个人,旁边那群言官就像苍蝇一样整天闹得他不安生,他压力大,就给杨镐下死命令,催促杨镐赶快进军,这杨镐和方从哲是好朋友,好朋友有麻烦,自己岂能不管?所以杨镐也催促下面的军队赶快前进。一快速前进,部队的节奏就被打乱了。
后金
后金都听努尔哈赤一个人的,行动统一,也没有压力。
总结
环境,明朝<后金,明朝败。
将领素质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是一场战役的核心因素,一支军队的大脑。
德国名将隆美尔可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纵横北非战场,杀得盟军溃不成军。
苏联名将朱可夫可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守卫列宁格勒,守卫莫斯科,守卫斯大林格勒。
******可以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还可以四渡赤水。
刘邓大军可以不要重武器,千里越过黄泛区,直扑大别山。
这就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威力。
明朝
我们曾经介绍过明朝的将领。每个人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来历,例如那个李如柏,仗着父亲的威望才当上的将军。
除掉个人的特点之外,他们还有大背景的分歧。
这里面,需要有个深入的了解。
宋朝以后,中国政治的大环境都是重文轻武。这一方面是吸取了唐朝军阀割据的教训,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民众的思想。一帮文人总比一帮武将好控制得多。
所以,后来的军队设置,要么是将军和士兵频繁轮换,让大家互相不认识,例如宋朝。要么让每个军事单位变得很小,而且将军和士兵分开,到打仗的时候,皇帝命令谁去带哪支部队,当然,也少不了要有文官或者太监作为监察官随军。例如明朝,每个卫很小,打仗的时候,几个甚至十几个卫凑起来一支部队,由上面派下来的将军指挥。这种临时凑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很弱。所以戚继光打倭寇的时候需要重新建立一支军队。
军队是这么来的,将领呢?那个时候没有军事指挥学校可以让军队里面的士兵去学习,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吸纳军事人才,而且武将的地位很低,一般都被文官瞧不起,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当武将。
那武将从哪里来?第一种是家传的,李如柏的父亲是将军,后来李如柏也跟着上了战场,刘綎也是武将世家;第二种是民用转军用,文官改行当武将的,说得好听点叫做“儒将”。明朝的文官有很多杰出的将领,比如后来出现的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等。也有很差劲的,比如这次的指挥官杨镐和马林。
当然也有从基层积累功劳爬上来的将军,但是数量很少,而且爬上来以后就形成了武将世家。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武将家里不能出文官,文官家里不能出武将,这是为了防止大家族的出现。武将的后代只能当武将,就像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但是上述的两种武将来源很不靠谱,祖宗打仗猛,子孙打仗不一定也猛啊?虎父犬子的例子很多,李如柏就是典型。此外,武将世家的人,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心腹部队,这些心腹部队很有战斗力,但是只对自己的上司效忠,换了其他的将领,指挥不动这些人。文官打仗?让人更不放心了,你要是不犯混、不出大差错就谢天谢地了,谁敢指望你有多大的战功。而且文官出身的人,被军队瞧不起,军队里是讲究出身的,那些士兵可不管你考试考了多少分,写了多少首诗,你一个拿笔杆子的凭什么来指挥我们?
而且将领之间,也会出现矛盾。武将世家的互相看不起,文官出身的看不起武将世家的,武将世家的也藐视文官出身的。反正,大家都瞧对方不顺眼。
所以刘綎曾经对手下说,杨镐和他关系不好,想害死他。而李如柏也不止一次嘲笑、激怒杜松。马林原本的行军路线是直接赶到抚顺关和杜松会合,可是半路又改变主意,不去与杜松会合。四路大军之间缺乏联系是因为各自的关系很差,谁都不愿意理睬对方。
后金
后金的将领来源只有一种:打仗打起来的。例如五大臣都是靠着战功升迁。
而且,努尔哈赤进行萨尔浒之战时的部将,几乎全部都是自己的儿子、侄子——皇太极、代善、阿敏。大家都是一家人,团结合作不在话下,还不存在不信任的问题。努尔哈赤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相信谁?他的儿子们不帮助自己父亲帮助谁?
总结
将领素质,明朝<后金,明朝败。
我们终于分析完了这场战役最重要的九个方面的优劣。
最后的结果是,明朝两项占据优势,分别是绝对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
而后金七项占据优势,分别是每次战斗投入军队人数、意志力、后勤、战术、环境、将领素质和军队类型。
总比分:明朝2<后金7。
明朝以巨大劣势落败。
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后金的各个方面因素的文字很少,那是因为后金国家的组织简单。
简单未必是好,但是好却多是简单。
一个快速反应的战争机构是明朝最缺乏的。
明朝在萨尔浒的失败,使得朝廷里再一次掀起“清议”的浪潮,可是以官员的道德为衡量标准的“清议”不能给明朝在辽东的局势带来任何帮助。相反,因为明朝廷迟迟不能作出反应,使得努尔哈赤能够抓住机会,发动了又一次战役。
这一次,在萨尔浒战争中逃跑的马林,没有能够再一次逃跑。
这就是开原、铁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