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26321900000004

第4章 中国企业之怪状(2)

交接班对创业者来说有个适应过程,对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个适应过程。一方面接班人仅管当上了名誉主席,但不能忘了自己是谁,在创业者面前须永远保持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夹起尾巴做人,早请示,晚汇报。工作上让他放心,名位上让他快心,利益分配上让他秤心。另一方面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不恭与敷衍,接班人也要大肚能容。中高层管理人员会想:“开天辟地就是创业者发号施令,大伙早习以为常,突然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谁知道是真是假,为稳妥起见,还是把创业者抬在前头,接班人那里只要虚与委蛇就行。”这还算客气的。不客气的是那些觊觎已久却被排除在接班人之外的对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以忠诚的名义,以维护创业者利益的名义行妒忌,行挑拨离间的勾当。接班人一样得耐着性子和他们周旋,小不忍则乱大谋。

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接班人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不是风毛麟角也是百里挑一,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胜任。话还得说回来,能真心考虑让人接班的创业者总是难能可贵,要么是家族企业,要么创业者有了很好的退出机制。否则,就是完到呱哇国里去也谈不上退休交班。

六看惯性关。数学家华罗庚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我们去摸一个袋子,第一次我们从中摸出了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们还是摸出了红玻璃球,于是我们会想这个袋子里装的是红玻璃球。可是当我们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白玻璃球,那么我们会想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玻璃球罢了。可是当我们继续摸,我们又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又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可是,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注:故事由报纸上摘录而来)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人的思维跟自然界运动着的物体一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人的经验、阅历成正比,同一件事经验的次数越多,惯性越大。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的思维有惯性也就意味着企业有惯性,企业的惯性源于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大,成败大,企业的惯性也大;反之亦然。企业的惯性主要是指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经验、教训、价值标准、方法规则等,让新兴企业中箭落马的七道关卡中,惯性关最难克服,因为它是无形的,难以觉察的,甚至是被当作优势发扬光大的。企业惯性的克服要靠强大的外力作用,比如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强大的外力作用又可能导致新兴企业的覆没。这里我们暂且借用一位企业老板对成功者的看法来说明惯性的巨大危害:“成功的人是目标不变方法常变;不成功的人是方法不变目标常变。”

七看社会关。社会关又可进一步分解为亲朋好友关、社会团体关、地方政府关,三关加在一起根本都是一个钱字。都还印证了那两句老生常谈:“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来强来亲”。新兴企业的创业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是体制外的边缘人,备受主流社会岐视。当初大伙凑在一起办企业也是走投无路,迫不得已,想不到,一不小心发了家,竟成了社会追捧的对象。“一阔脸就变”不但指阔了的人,而且也包括阔者周围的人。一个人阔与不阔,周围人的脸色是截然不同的,横眉冷对变成阿谀奉承,避之唯恐不及变成趋炎附势,冷嘲热讽变成热情赞扬。君不见:

八辈子打不着的亲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同宗,不辞劳苦不远万里找上门来了,畅叙友情亲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末了终于想起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方便的时候给你那不争气的某某弄个饭碗,或者有什么外加工的活儿我也能干。”

扛着各种旗号的社会团体带着笑容,带着帐号飘然而至了,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久仰得很,盼望能为你撰写某某传记,某某报道;把你编入某某名人录和大辞典;拉你进入某某协会某某委;邀你参加某某评选某某打假;激励你热心公益事业致富不忘群众。不论企业家如何地铁了心婉言谢绝,他总有办法让你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末了中午小餐厅一番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后也不忘要点小礼品回去试用。

少数政府官员、主管部门首长腆着肚子,迈着方步,打着哼哈到了:“为了表彰你对地方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经研究决定赏你副某级顶戴花翎一套,望你继续发扬主动为政府分忧解难的优良作风,今年兼并一个厂,明年兼并两个厂,先富不忘后富。”末了依依惜别时,照例是不忘伸出热情的大手,拍拍企业家受宠若惊的肩膀:“以后有啥事,直接找我,办公室电话、手机、宅电,名片上都有。”

2、大、老、粗企业

大老粗一词,既可以拿去贬低他人,也可以用来自我表白。贬低他人时,意指某人没文化,孤陋寡闻,不懂规矩;丢三拉四,不能按排他做细活;有失敬的地方无须跟他计较。自我表白时意指本人见识少,如有得罪请多包涵;但本人老实本分,诚恳,缺少心眼,不比他人狡猾,虚伪欺诈,用不着提防。

我们这里讲的大、老、粗却另有一番解释。首先“大”的含义有六层:(1)是脱离企业的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盲目设定大目标,心眼大,恨不得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锹子挖口井,急功近利,不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口气大,牛皮大,大言不渐,大话连篇,说大话卖小钱,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

(2)是心浮气躁,一味强调大干快上,只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讲实效,不计后果,不顾及长远。

(3)是好大喜功,动辄玩大手笔,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企图一鸣惊人。

(4)是只有大方向,大框框,不讲究细节,不注重小处。搞促销、搞活动大方向大框框固然要紧,但缺少细节、小处的配合,到处是漏洞,上气不接下气,洋相百出也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是对外交往中,出手大方,大吃大喝,争面子爱虚荣;内部费用开支上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反正利润大有钱赚。记得联想的柳传志先生说过:“如果当初中科院投入的钱不是二十万而是二千万,那就不会有后来的联想。”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6)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之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不但在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在民营企业中也大量存在。民营企业看起来管理严格,一个萝卜一个坑,但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绩效考核,结果还是无法割除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毒瘤。

其次“老”的含义有四层:

(1)是技术创新乏力,紧紧抱往老产品不放,包装老面孔,广告老一套,市场老格局,吃老本,不思进取。

(2)是经营管理守旧,老思路、老经验、老眼光、老办法、老生常谈充斥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3)是老婆子、老部下、老员工始终是企业的主流,是企业的骨干。新人川流不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企业里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缺少生机和活力。

(4)是老好人多,表面上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暗地里自私自利自顾自,一肚了怨气。你不讲我,我不讲你;你讲我,我也讲你。

再次“粗”的含义有三层:

(1)是粗放型增长,重视速度、规模、外延的扩大,忽视质量、效益、内涵的提高。

(2)是管理粗线条,只有原则,没有细则;只有定性,没有定量;只有指标,没有措施。

(3)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风。这一点突出表现于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上,一谈某产品的市场前景,总不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某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据某权威机构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对某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已达到多少;所以最保守预测:到某年某月我国人均消费以西方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一计将是多少多少,市场容量巨大,前景广阔”的老八股,很少有企业肯沉下身子去收集第一手材料,作精确的数据分析,找到“某年某月我国人均以西方发达国家三分之一计”的确切依据,为何是三分之一,而非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3、百衲衣企业

过去人生活穷,衣服破了舍不得丢掉,找块补丁补上,补丁多了不可胜数便成了百衲衣。

我用百衲衣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企业是有着特定的寓意的。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名词、新理论似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最早的承包制、经济责任制、满负荷工作法到尔今的CRM、CEO、ERP,有土生土长的也有国外引进的,各领风骚一年半载。通常,企业对待这类新名词、新理论的态度有两种,一是切实弄清它的精神实质和出处背景,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有选择地引进消化,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滋润自己,丰富自己,既不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简单地否定一切。这样的企业,我们称之为迷彩服企业,一种新名词、新理论代表一种新色彩。迷彩服企业采纳的新名词、新理论越多,色彩越丰富,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二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不求甚解,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最后除了收获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理论标签外一无所有。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这样的企业我们称之为百衲衣企业。形形式式的名词、理论标签正是百衲衣企业的补丁。

显然,我们关于百衲衣企业的比喻仅有形似而无神似。衣服上的补丁能延长衣服的穿戴寿命,虽不美观协调却还有用处,但形形式式的名词、理论标签除了使企业混乱无序外毫无价值可言。

百衲衣企业的出现并非偶然,百衲衣企业的成因至少有六:第一是造名夺利,哗众取宠。

用造名的手段于短期内迅速把企业吹大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暴发之道,有着深厚的消费者基础。中国消费者虽然在一个个造名企业面前连呼上当,但仍执迷不悟于自己的一厢情愿。他们聊以自慰的理由是:“知名度高当然是不能全信,但如雷贯耳总要比默默无闻可信一点。”于是一如既往地慷慨解囊。既然造名能为企业带来滚滚财富,那企业又何乐而不为呢?既然哗众取宠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宠于大众而让哗众者获得实利,那又怎能仅仅苛责于哗众者?造名的企业和哗众者不是卓越的道德家,只要是利之所在,他们自然会趋之若骛。

ISO9000质量认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颁布的一种管理标准,其固有的高难度高成本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但这并不妨害它在中国大陆的迅速兴起。因为它的潜台词是:“ISO9000质量认证等于高品质。”高品质对于招徕顾客来说可谓求之不得的金字招牌,谁率先拥有谁就胜人一筹。于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真的拿不到就拿假的。请几个饥不择食的咨询师,花上半个把月的时间,闭门杜撰出一套体系文件,临到验收时再给装模作样的认证老师孝敬上一份厚礼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干脆一次性多给点钱,连验收也免了。这等劳民伤财、民不符实的质量认证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到底有多大帮助只有天知道!

无形资产之说在中国的风靡大概源于可口可乐的一则故事:它的一个总裁曾发惊人之言,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工厂于一夜之间全部化为灰烬,凭借其巨大的品牌号召力,第二天照样能建成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本是一句经不起推敲的空话,它过于夸大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拥有号召力的品牌是一个结果,是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综合反映。品牌号召力强说明企业的工作质量高,方方面面协调好,它所有的分支机构、工厂是不可能于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的,除非是天诛地灭。若果真有化为灰烬的那一天,可口可乐也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它的品牌会不名一文。然而,恰恰是这句充满悖论的空话,却让无数中国企业五体投地。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企业,它凭多少多少亿美元的无形资产令无数顾客竞折腰,我们自然是望尘莫及,但如果我们也找一个等米下锅的评估机构,做点手脚,出具个报告宣称自己的品牌价值若干亿人民币,不一样可以狐假虎威,欺骗视听么!那等米下锅的评估机构也来得痛快:“你企业肯出钱我肯鼓吹,你有多大红包我有多大嗓门,谁怕谁呀,不就是把广告费乘上某个阿拉伯数字的活吗?”好家伙,彼此一番眉来眼去后,你值一个亿,我值二个亿;你值十个亿,我值一百个亿的无形资产便纷纷出笼,甚至于十来个人的小公司也大言不惭地坚称自己有了大几百万的无形资产以光大门楣。这一下,面子固然是有了,只可惜天大的面子在他们债台高筑时竟当不了半个小钱!

MBA在中国企业的风光源于它的背景:MBA是与世界五百强连在一起的。“既如此,我们不妨也弄两个MBA坐坐班,就可以和世界五百强沾亲带故,顺便借借世界五百强的光,赚取一点消费者的敬仰。”企业这么想,社会上MBA的供给机关正求之不得,马上以最快的速度保障供给,要多少有多少。没有半点工作经验的书生可以直读MBA,腰缠万贯的中学生、小学生是也可以直升MBA。三年的MBA供不应求,就递上三个月速成的。MBA成了抢手货,MBA成了万能胶,以至于某大型国有企业招聘业务员时也不失时机地打出了MBA优先的醒目广告,且振振有词:“MBA名声响,有利于业务的拓展。”这究竟是MBA的荣耀呢?还是MBA的悲哀?如此MBA的名誉扫地还用得了多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