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26322100000035

第35章 鼓盆而歌

【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①。惠子曰:“与人居②,长子老身③,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④!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⑤,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⑥。杂乎芒芴之间⑦,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⑧,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⑨,自以为不通乎命⑩,故止也。”

【注释】

①方箕踞: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鼓盆而歌: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②与人居: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

③长子老身: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

④概然:感慨伤心。

⑤无生:不曾出生。

⑥无形:不曾具有形体。无气:不曾形成元气。

⑦杂:夹杂。芒芴:亦作“芒忽”、“芒惚”或“茫惚”,同“恍惚”。意思是恍恍惚惚的境域。

⑧偃然:安安稳稳地。巨室:天地之间。

⑨噭噭(jiào):哭声。

⑩通:通晓。命:天命。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到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罢了,却还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你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对啊。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我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寓意】

看淡生死,好好活着。

【延伸阅读】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单就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就远在常人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操纵,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在这个世界中,人和万物一样,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这是宇宙自然的规律。在地球上,有昼必有夜。庄子把人的生和死,比做昼和夜的自然循环,自然而然。完全不必害怕和大惊小怪。

想要看淡生死,那就必须要了解生命的本质,人的本质。人其实也跟其他动物一样,活在地球上,不断地消耗地球资源,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归根到底,人是什么呢?人不就是自然界中的C,H,O等元素的结合体罢了。人死了,最终也还是要变回C,H,O等元素,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说,死根本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害怕的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日前刚刚做了第二次心脏手术。但其家人和朋友担心,克林顿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心脏手术对克林顿的大脑造成了“永久受损”,导致他经常出现失忆症状。而且,他的血液也已受到“足以致命”的感染,每天必须接受大量治疗。医生已经发出警告,如按最坏情况估算,他或许“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

据《环球》称,或许是由于担心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克林顿日前秘密约见律师,对自己的遗嘱进行修订。据内幕人士披露,在这份修改后的新遗嘱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除了将自己大部分财产遗赠给妻子希拉里和女儿切尔西之外,克林顿还将会把一部分捐赠给慈善机构和一家“国际性艾滋病治疗组织”。

据内幕人士透露:“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虽然身为一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至今竟还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房产。”

据报道,克林顿对于生死问题,一直表现豁达。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克林顿曾表示:“我爷爷57岁时就去世了,我的继父去世时也才58岁。而我现在已经59岁了,在我们家族里,我已经算是长寿的了。此外,在我母亲的家族中,很多人都患有心脏病。所以,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活到100岁,我也从不为这事担心。”

既然人终究要死,那就随它去吧!红尘漫漫,生命匆匆,谁也不能预知自己死亡的时间,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但是我们要有死亡的心理准备。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生亦自然,死亦自然,生死不过是自然规律在人身上的体现罢了,更何况人死如灯灭,一切烦恼将随之而逝!

杨德琴奶奶今年81岁,小学没有毕业,退休后学习书画,将个人的作品装裱后挂在墙上,自我欣赏,自得其乐。她说对自己的身后事已经做了安排,并给自己画了一张像,自拟一副对联,上联是“少时饱受贫困苦”,下联是“老来尽享儿女福”,横批“人生足矣”。

你看,这位老人多么达观!其实,进一步想想,死亡从另一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解脱,因为人活着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事,所以给死者的挽联总是提到安息。莎士比亚则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死亡说成是“让生活走向永久的宁静”。

生死是人的两种状态,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可以无欲无为。而生则不然,既然人要活着,那就要好好的活着,不要轻生,不能堕落,更要珍惜生命,珍惜有限的岁月。人生只有一回,没有往返票。每个人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就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向死亡迈进。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时时刻刻、分分秒秒,让生命的每一段都得到充实,不让时光在面前悄悄溜走。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懂得死才能学会活着,才会深深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人生最多不过3万多天,请让你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人生大智慧:看淡生死大自在!我们无法驾驭生死,但可以耕种自己的生活,让生命快乐着;我们不能阻止死神召唤,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外延,让灵魂丰富着。好好地活,慢慢地老,安详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