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01

第1章 总序

高等教育分为博士生教育、硕士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大专生教育四个层次。根据这四个层次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模式,以及各个高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等条件的不同,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就更加复杂。学生层次不同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训要求等不能按照一个统一模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现实来看,教科书的建设却没有完全体现层次性要求,至少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存在这类问题。目前,博士生、硕士生的教科书主要是引进国外原版书或释本,有的高校也编著了一部分添补空白。但是,研究生教学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前沿性,加上研究生专业划分细,所以,研究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建设有相当的空间。本科生教科书建设目前在我国做得最好,各种教科书琳琅满目,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各自特点,这可能与本科学生的规模有关。在大专教育中特别是高职高专这一块,经济管理类的教科书存在空白点太多。我想其中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类的课程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改革应首先在办学层次高的高校实行。第二,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普遍较重,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如本科院校教师宽裕。因此,不少高职高专院校把适合本科教学用的教科书提供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甚至个别高职专业仍在使用中专教材。这样,不同培养目标却使用相同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较大困难,难以满足高职高专学生教学的需要。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占高等教育比重卉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高专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数量大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搞好高职高专的教科书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进步。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2005年并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2004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编写一套符合高职高专学生需要的经济管理系列教材。我院张亚丽副教授、孙晓梅副教授等中青年骨干教师根据多抨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的经验,编著了一套经济管理类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这套系列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参编的教师非常了解和熟悉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又知道这些学生的毕业走向。所以,在编写过程中,作者按照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理论结合实际,从实用性出发,把学科内容按学生特点进行组织,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当然,本系列教材也存在一些缺点,希望专家指正,以利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程飚

2005年6月6日于暨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