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28

第28章 分配理论(4)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果我们用A表示洛伦斯曲线与绝对平等线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洛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等线之间的面积。那么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是:

基尼系数=A/A+B

A+B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时洛伦斯曲线与绝对平等线重合,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1,这时洛伦斯曲线与绝对不平等线重合,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按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逐渐加大。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城乡合并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3,1989年为0.35,可以说那个时期的收入差距还不太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研究表明,1988年的基尼系数为0.382,1995年为0.452,这说明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加大了。

二、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和对策

1.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根据经济学家的解释,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所有权的分布不均。如前所述,市场经济是按照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决定个人收入的。而生产要素所有权分布不均,必然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先天能力、努力、受教育程度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智力、体力和艺术的天赋。有较高天赋的人可以从事较高收入的职业。天赋一般但勤奋努力而又吃苦耐劳,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工作,也愿意从事较多工作的人,收入自然也高。特别是,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受教育越多,能力越强,收入水平越高,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其他因素。例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经济政策的倾斜、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中风险与机遇的存在,都可能导致人们收入上的巨大差异。

2.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政策

以上分析表明,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但不能保证公平的分配资源。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实施收入再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政策选择。

(1)所得税。政府实行累进的所得税可以影响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累进的所得税是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例如,我国实行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制度。最低的税率(减去免征额后,月收入不超过500元)为5%,最高税率(月收入超过10万元)为45%。不同国家累进所得税的差别仅在于具体的税率等级不同。

许多经济学家建议用负所得税来补贴穷人的收入。负所得税是指向高收入家庭收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的税制。根据这种政策,每个家庭都要向政府申报自己的收入。高收入家庭根据他们的收入纳税,低收入家庭将得到补助。换句话说,他们将“支付”一种“负税”。

例如,假定政府可用以下公式计算一个家庭的税收负担:

应缴税收=(1/3收入)-10000元

若按上述公式,当一个家庭年收入为6万元时,将缴1万元税,而一个收入为9万元的家庭将缴2万元税。收入3万元的家庭不缴税。而收入1.5万元的家庭“应缴”-5000元税。换句话说,这个家庭将从政府那里得到5000元的转移支付。

显然,负所得税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得到帮助。它较好地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但也有经济学家对这一政策提出批评,认为负所得税补贴了那些由于懒惰而陷入贫穷的人。在美国,一种和负所得税有相同作用的税收条款是劳动收入税收减免。这一政策只适用于有工作的穷人,它使贫穷的劳动家庭一年中得到的所得税返还大于所缴纳的税收。所以它不会鼓励得到补贴的人不干活。但它不能缓解由于失业和没有劳动能力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所以,没有一种政策是完美的,政府只能在各项政策的利弊权衡中作出选择。

(2)社会福利政策。福利是政府通过给穷人补助来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政府的福利政策有多种形式。比如失业补助、养老金、残疾人补助、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的补助、对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和个人的补助、对有未成年人家庭的补助等等。补助金主要是货币形式,也有发放食品券和给穷人提供医疗保健的形式。其资金来源,或者是个人或企业缴纳的保险金,或者是政府的税收。

(3)提供低于成本的物品与劳务。在美国,大量的再分配是通过由政府提供物品与劳务来实现的。例如,政府对教育的资助,包括兴办国立学校,为每位学生支付一部分学费,设立奖学金和大学生贷款,帮助学校改变教学条件等等。再如,政府以低房租向穷人出租国家兴建的住宅;资助无房者建房,如提供低利息率的长期贷款,低价出售国家建造的住宅,实行住房房租补贴;等等。

本章小结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的需求,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在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按照要素的边际产量价值等于要素价格的原则确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3)当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工人、资本所有者和地主根据各自对物品和劳务生产的边际贡献的价值得到报酬。

(4)在劳动市场上,有许多因素影响劳动的边际产量值。企业对那些从事较艰苦、乏味的工作、较有才能、较勤奋、较有经验而受教育较多的劳动者支付较高的工资,因为这些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较高。

(5)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有用的指标。

(6)政府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政策帮助穷人。比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福利、提供低于成本的物品和劳务等。

关键概念

劳动的边际产量、边际产量值、劳动的替代效应、劳动的收入效应、资本利息、地租补偿性工资差别、人力资本、歧视、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负所得税。

练习与思考

(1)假设劳动是一个竞争企业所用的惟一投入,该企业可以以每天50元雇到工人。该企业每单位产品卖10元。用图形画出该企业的劳动需求。企业应该雇用多少劳动日?在你们图中标出这一点。

(2)解释为什么利润最大化企业对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要达到该要素边际产量价值等于其价格那一点,而不是能得到更大边际产量价值的较小使用量。

(3)说明下列每一个事件对电脑制造业劳动市场的影响:A.更多的大学生选学计算机专业B.电脑企业建立新的工厂

(4)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例如,通用、宝洁、摩托罗拉和其他很多外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工厂。

A.用资本市场图来说明这种流入对中国资本使用量和利息率的影响

B.用劳动市场图说明资本流入对中国工人得到的平均工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