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34

第34章 国民收入核算(1)

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它要说明:为什么一些国家总收入增长率高而另一些国家总收入的增长率低?为什么某个时期物价上涨率迅速而另一个时期物价较为稳定?为什么一些年份生产和就业扩张而在另一些年份收缩?这些问题都是有关宏观经济的,因为它们涉及整体经济的运行。

本章介绍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用来监测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一国整体经济的变动。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可关注这个经济创造出了多少财富,该国国民得到了多少收入。从广义上说,国民收入是指衡量一个经济整体状况的总量指标体系,在这个总量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先来了解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以及说明应该如何衡量这个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1)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度量。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发生的变量。比如,蓄水池里面的水是存量,它是在某一时点上观察到的变量;而注入蓄水池里的水是流量,它是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变量。又如,现有企业的厂房、设备是存量,而企业追加的投资是存量。把经济变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对我们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因为GDP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变量,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年或一个季度中新增加的收入,它只计算当年新流入经济中的价值,而不计算已有的价值存量。例如,某人花了50万元买了一套去年建造的住房,这50万元不能计入当年的GDP,因为它们是存量而不是当年的新增投资。

(2)GDP按国土原则而不按国民原则计算。GDP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是在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之内,这就是说,只要在一国领土之内,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生产的都属于该国的GDP。

与GDP相关的一个总量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由一国永久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就是说,本国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都属于一国的GNP。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一字之差,但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按“国土原则”计算,强调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总产出量;后者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强调的是一国居民生产的总产出量。例如,宝洁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产出应计入中国的GDP;海尔在美国的产出应计入中国的GNP而不应计入GDP。显然GNP强调的是民族工业,即本国人办的工业,GNP强调的是境内工业,即在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工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各国经济更多地融合,很难找出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工业。所以,联合国统计司1993年要求各国在国民收入统计中采用GDP代替GNP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

(3)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是指最终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不再用来作为原材料生产其他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投入品,它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次出售。GDP的计算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了,如果再加一遍,就会重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高估GDP水平。例如,肉食加工厂花了100元从屠W场买了20斤猪肉,加工成火腿肠后以200元的价格卖出,那么,在计算GDP时,是该把猪肉的价格加上火腿肠的价格共300元呢?还是只算火腿肠的价格200元?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只能算火腿肠的200元,因为猪肉在这里只是中间产品,而不是最终产品,猪肉的价格100元已经包括在火腿肠的200元价格里,如果把猪肉的价格100元和火腿肠的价格200元相加,就会出现重复计算。

(4)GDP的计算既包括实物产品,又包括劳务产品。实物产品是指有形的产品,比如食物、衣服、书籍、电脑等。劳务产品是指无形的产品,比如旅游、看电影、看病、理发等。当你购买了《英雄》的影碟时,你购买的是实物产品,你的购买是GDP的一部分。当你去电影院买票观看《英雄》时,你购买的是劳务产品,电影票价也是GDP的一部分。

(5)GDP统计的是当期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销售的产品可能是当期生产的,也可能是以前生产的。当期生产的产品若在当期全部销售完毕,其价值全部计入当年的GDP,如果还有一部分没有卖出去,这部分没有卖出的产品价值是否计入当年的GDP呢?答案是肯定的。通常我们把没有卖出的产品看作是存货投资,即认为是生产者购买了自己的部分产品,这部分价值应计入当年的GDP。例如,某房地产公司去年共建房屋价值1000亿元,当年卖掉了价值600亿元的房屋,还有价值400亿元的房屋没有售出。在计算GDP时,这价值400亿元的房屋可看作是房地产商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当年的GDP。这样就保证GDP能够准确地反映当年所有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情况。第二年房地产商若是卖出了400亿元的存货,这400亿元存货作为负值(表示存货的减少)计入第二年的GDP。还有一类产品,以前生产出来的,而且也卖出去了。在当期再次销售,这类产品称为二手货。比如,某人把自有住宅以30万元的价格卖出,住房不是当期生产的,不能计入当期的GDP,但是,该住宅若是通过房屋中介卖出,在30万元卖房款中,有5万元是必须付给房屋中介的中介费,那么,这笔中介费应计入当期的GDP,因为它是房屋中介当期付出的劳务新创造的价值。

(6)GDP按市场价值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用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把所有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就是GDP。这样计算GDP就引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有一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参加市场交易,没有市场价格,该怎么办呢?这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估算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大概地计算出来。比如,自有房屋的租金计算。一个人居住自己的房屋,不必支付租金,但是他享受了居住的条件,应该视为向自己购买了服务,发生了劳务价值的增加。其计算方法是按照把这套房子租给别人可能产生的租金来估算这笔价值,并计入GDP。再如,政府服务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无法计算其价值,通常是根据政府服务的成本进行估算,即按照公务1的工资估算其价值。另一种情况是无法计入GDP。比如,家务劳动很重要,它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福利,但是,人们为自己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照顾病人所产生的价值难以估算,因而无法计入GDP。此外,一些自给性产品没有价格,也无法计入GDP中。其二,市场价格是变动的,所以,GDP不仅要受到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变动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把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购买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把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相加得出的。这两种方法是分别从使用和生产的角度来计算同样的最终产品,从理论上讲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1.支出法和收入法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可以用支出法和收入法得到GDP,并且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呢?这是因为GDP既可以视为一个经济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也可以视为经济中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也就是说,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总收入和总支出相等的原因是,市场交易有买者和卖者两方。某个买者的1元支出就是某个卖者的1元收入。例如,黄老师为小杨帮他搞卫生而支付了10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杨是家政服务的卖者,而黄老师是买者。小杨得到的100元收入,正是黄老师的100元支出。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0元。

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假设经济中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对外贸易。在这个经济中,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和土地,然后用从企业得到的要素报酬从企业购买物品和劳务,企业又用它们从销售中得到的钱来支付工人的工资、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的租金。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这个经济的GDP:加总家庭向企业购买的物品和劳务支出,形成总支出;加总企业支付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形成总收入。无论用哪种方法计算,GDP都是相同的。

现实经济复杂得多。比如家庭不会支出他们的全部收入。家庭的收入除了用于消费之外,还要用于储蓄、投资和缴纳税收。家庭也不会购买经济中生产出来的全部物品和劳务,企业和政府也会购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交易总有买者和卖者。就整个经济而言,总支出必然等于总收入。

2.支出法

支出法又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最终产品法,另一种是增加价值法。

(1)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法是通过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它通常是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方向,把最终产品的全部支出分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四项。将这四项相加就可计算出GDP。

消费支出(C)是指家庭购买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汽车、电脑等)、非耐用消费品(食品、衣服等)和劳务。例如,李先生一家在中山纪念堂欣赏美国百老汇剧团的演出。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消费支出内,而是列入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中。

投资支出(I)是指资本的形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又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前者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的增加;后者是指新住宅的增加。住宅投资之所以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是因为住宅像其他固定投资一样,是能够长期使用并且可以赚钱的。公寓可以出租而收到房租,自用的住宅理论上也有房租可收,只是这些房租自付自收,是隐性的房租。存货投资是指企业已经生产出来但未销售的产品存量的增量(或减量),它可视为企业购买了自己的产品。

比如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1000亿元而年末为1200亿元,则当年的存货投资为200亿元。

存货投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引入存货投资的概念很重要,把卖不出去的产品视为企业购买了自己的产品,是企业的一项支出,才保证了总的产出等于总的支出,我们才能用支出法计算GDP。

理解投资支出,还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投资支出不包括对股票、债券、土地、二手房屋的购买,因为这些购买只是产权的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增加,所以不能算作投资。二是私人投资包括净投资和重置投资两部分。重置投资即折旧,是为了更换磨损、报废的机器设备及厂房而发生的投资,净投资是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后的部分。

政府购买支出(G)是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例如,政府花钱提供国防设施、向公务1支付薪金、设立法院、开办学校、修建体育馆、修筑高速公路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这部分支出要计入GDP之中。

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社会福利支出和救济金支出。这部分支出不计入GDP之内,因为转移支付只是把货币从政府转移给居民,没有相应的物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转移支付只是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增加经济中物品和劳务的产出,而GDP是要衡量从物品和劳务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转移支付不同于政府购买支出,不能计入GDP之中。

净出口(NX)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进口(M)是向国外购买物品和劳务;出口(X)是国外购买本国的物品和劳务,出口减去进口就是净出口。之所以减去进口是因为进口的物品和劳务包括在GDP的其他部分中。例如,李先生买了一瓶100元的法国红酒,这种交易增加了100元的消费支出,因为购买红酒是消费支出的一部分。它还减少了净出口100元,因为红酒是进口的。因此,当国内的家庭、企业或政府购买了国外物品和劳务时,这种购买减少了净出口,但由于它还增加了消费、投资或政府购买,所以并不影响GDP。

把上述四个项目相加,用最终产品法计算的GDP的公式可写为:

Y=C+I+G+NY

在上式中,再为总支出,它代表用支出法衡量的GDP。这个等式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由于我们给出了各个变量的相应的定义,这个等式是必然成立的。GDP中的每一元支出都包括在GDP任一个组成部分之中,所以,四个部分的总和必然等于GDP。

注:总量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2002)》)。人均量用总量除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量(12.66亿)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