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37

第37章 国民收入核算(4)

二、通货膨胀率

当经济中出现了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时,我们说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是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通货膨胀率越当期价格水平原上期价格水平/上期价格水平*100%

价格水平的高低可通过各种物价指数来衡量。各国使用较多的物价指数可分为以下三类:

(1)消费物价指数(CPI)。这是最为常用的物价指数。该指数是衡量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的指标。它通常是国家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食物、衣服、住房、燃料、交通、教育、医疗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CPI的计算公式如下:

CPI=Σptqt/Σp0qt*100

在上式中,p0、pt是基期和本期的价格水平,择t是本期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基期物价指数为100,当期物价指数为110,根据消费物价指数,可计算出当期通货膨胀率,即:

当期通货膨胀率越(110-100)/100*100%=10%

(2)生产物价指数(PPI)。该指数是衡量企业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的指标。它是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批发价格的变动状况编制的,因此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动。由于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最终要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上反映出来,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3)GDP平减指数。如前所述,该指数是一个覆盖面更广的价格水平指标,它衡量的是一国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状况的指标。它反映了相对于基期物价水平的当期物价水平。

案例分析:美国总统赚多少钱

193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年薪是7.5万美元,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是20万美元。他们谁赚的多呢?

如果仅仅从货币量来看,美国总统的工资当然是增加了。但是我们在比较收入时,重要的不是货币量是多少,而是这些货币能买到多少东西,即货币的购买力。用货币来衡量的工资是名义工资,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工资是实际工资。我们在比较不同年份美国总统的工资时应该比较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当名义工资既定时,实际工资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即名义工资量除以物价水平为实际工资。衡量物价水平的是物价指数。要比较不同年份美国总统的工资,首先要知道这一时期物价水平的变动。

根据实际资料,以1992年为基年,这一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则1931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8.7,而199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7.6,这就是说,在这64年间,物价水平上升了12.4倍(107.6比8.7)。我们可以用物价指数来计算以1992年为基年的胡佛与克林顿的工资。

先来按1995年美元的购买力计算1931年时胡佛总统的工资: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

1995年胡佛的工资=1931年的名义工资*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

=7.5万美元*107.6/8.7=92.7586万美元

再来按1931年美元的购买力计算1995年时克林顿总统的工资:1995年的名义工资*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

1931年克林顿的工资=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

=20万美元*8.7/107.6=1.617万美元

这就是说,胡佛的工资是克林顿的4.6倍,克林顿的工资仅仅是胡佛的21%。这60余年期间美国总统的实际工资大大下降了。即使现任总统小布什的工资增加到40万美元,但其实际工资也仍然不如胡佛。

参考资料:我国使用的物价指数

我国采用的物价指数有五类,分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细分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按用途分为八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又进一步细分为251个基本分类,各地每月调查600~700种产品的价格。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交叉的内容,但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更广泛的指数,其涵盖的项目包括如下几大类: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建筑装潢材料;燃料;机电产品。大类之下细分为225个基本分类,各地每月调查500种以上产品的价格。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价格。该项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对象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典型调查对象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目前《工业品价格调查目录》包括1410多种工业出厂产品,共3019个规格,调查采用企业报表形式,每月4.1万家工业企业上报数据资料。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考察八大类内容: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材类;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涉及的价格是构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实体的实际购进价格或结算价格。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当年建筑工程实体的钢材、木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作为活劳动投入的劳动力价格(单位工资)和建筑机械使用费用;设备工具购置和其他费用投资价格。本价格指数的调查采用企业报表和调查1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杨长江,石洪波《宏观经济学》,2004年。

本章小结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之内在某一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用支出法计算GDP,整个经济的支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消费包括家庭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购买新住房。投资包括用于新设备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购买新住房的支出。政府购买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净出口等于出口减进口。收入法是通过加总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3)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计算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实际GDP用不变价格来计算经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GDP平减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的指标,可用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计算。

(4)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例如,GDP不包括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闲暇的价值,不反映增长的代价。

(5)失业率是衡量失业严重程度的指标。通货膨胀率衡量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常用的物价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衡量居民日常消费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化,生产物价指数衡量投资品价格水平的变化,GDP平减指数衡量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

关键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失业率、劳动力参工率、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

练习与思考

(1)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3年到1994年间名义GDP的增长率是多少?(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B.1993年到1994年间,物价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C.按1987年的价格衡量,1993年的实际GDP是多少?D.按1987年的价格衡量,1994年的实际GDP是多少?E.1993年到1994年实际GDP的增长率是多少?F.名义GDP增长率高于还是低于实际GDP增长率?为什么?

(2)假定A国的GDP是B国的三倍,这意味着在经济上A国的状况比B国好。

(3)计算GDP的支出法和收入法的依据是什么?

(4)在2001年,某种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2元。在2002年,该种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3元。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物价指数(2001年为基年)。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