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04

第4章 导言:什么是经济学(2)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为: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这意味着,当资源未加以充分利用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稀缺,因而也谈不上资源的最优配置;当资源未实现最优配置时,充分利用也就失去意义。这种互为前提的关系表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的整体经济,而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千万万个人的决策。因此,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离不开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或者说,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经济决策就无法理解宏观经济问题。比如,宏观经济学家在研究个人所得税减少对整个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得税减少如何影响家庭关于购买物品和劳务支出的决策。

第三节经济学的方法

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区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为了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我们首先考察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语言表述。例如,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轿车进入家庭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听到的两种表述:

张三: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轿车将会更多的进入家庭。

李四: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不符合中国国情。

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可以看出,张三和李四的语言表述方法是不同的。张三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李四作出的是一种他想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

上述例子表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对世界表述的两种方法。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用实证分析法分析经济问题称为实证表述,其结论可称为实证经济学。比如,“价格和需求量反方向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短期交替关系”、“减少货币供给量将降低通货膨胀率”等等,都是实证表述。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它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用规范分析法分析经济问题称为规范表述,其结论可称为规范经济学。比如,“政府应该增加转移支付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应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淡出”等等,都是规范表述。

理解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别,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依据。就经济问题而言,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行为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种经济现象是好是坏的看法。所谓好坏也就是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还是有消极意义。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范畴,有强烈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经济现象或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实证方法为了使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排斥价值判断,它只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不涉及评价问题。规范分析致力于说明某一经济事物的好坏,因此必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来研究问题。是否涉及价值判断,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基本差别。

(2)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是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现象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发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和预测。规范分析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要说明经济现象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具有什么社会意义。

(3)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客观的,规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主观的。实证分析是对经济本身内在规律的客观描述,其结论正确与否可根据事实进行检验。比如经济学家可通过分析某一时期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和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数据来评价“减少货币供给量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表述。而规范分析涉及到价值判断,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人们的伦理观、哲学观、宗教观、政治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谁是谁非没有绝对的标准,从而也就无法检验。一般来说,当人们对规范问题的争论影响到某项决策时,只有用政治的或立法的手段来解决。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尽管存在上述差异,但是它们也是相关联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经济学关于经济世界如何运行的实证结论会影响政府制定什么经济政策对社会才有积极意义的规范结论。如果减少货币供给量将会使通货膨胀率下降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在通货膨胀时期,控制货币供给量将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但是规范结论并不能仅仅根据实证分析。它既需要实证分析,又需要价值判断。

总之,在经济学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当我们解释经济世界如何运行的时候,就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冷静、客观地分析经济现象;当我们以改善经济世界的运行为目标时,就要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评价经济现象。由于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而且,主观评价的基础是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因此,在经济学中运用较多的是实证分析方法。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如上所述,经济学家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就是要对各种经济现象作出解释,发现决定经济行为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做出预测,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经济理论是对现实经济事物的系统描述,是可以使我们解释并预测人们经济选择的一般规律或原理。通常经济学家是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提出经济理论的。

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简明表述,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理论是在建立和检验经济模型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就像一个建筑物的模型不是真实的建筑物,它略去了许多细节,它是真实建筑物的简化和抽象一样,经济模型也不是详尽地描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它也忽略了许多细节,撇开了经济中那些非本质、不必要的特征,只包括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经济模型是现实经济的一种简化描述。

所有的经济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作出假设的目的在于抓住所研究问题的中心,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个经济问题涉及的经济变量很多,在使用经济模型考虑各种经济问题时,只能研究几个最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假设就是撇开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的某些变量,使复杂的现实变得简单,这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世界的内在规律。例如,为了说明人们如何对稀缺资源作出选择,经济学假设家庭、企业和政府都是理性人,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这种理性人从事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的最优化。但是,理性人假设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在作出某种决策时,并不总是深思熟虑;人们在许多场合,也会发生轻信盲从,难免上当受骗;人们在决策时,除了考虑经济利益外,也会受到社会、政治及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也有仁慈、同情的目标。经济学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因素,使事情简单化,在此假设前提下,来分析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可用于认识世界和指导我们的行为。

参考资料:亚当·斯密的悖论

“理性人”假定认为社会成员时时刻刻都是在为自己谋福利,然而我们接受的道德教育却是应当助人为乐,为社会作贡献。这两者有冲突吗?早在200多年前,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中就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在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的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追求的东西。”(Smith,1937:423)也就是说,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时,他们的行为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虽然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亚当·斯密悖论。

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如何理解这一悖论呢?斯密认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将会导致竞争,竞争会给整个经济带来高额的产出和收入,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斯密将这一过程视作上帝为社会和谐创造的一条自然规则。它指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他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妨碍了市场为社会提供最适宜的产品。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每个人都是精于判断和计算的。斯密也承认人类动机的多样性与重要性,但他仍相信个人物质利益占支配地位会产生社会和谐。

改编自杨长江,陈伟浩《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