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06

第6章 导言:什么是经济学(4)

我还在樊纲所著的《走进风险的世界》一书中读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一位住在英国伦敦郊区的经济学家,与周围的邻居们合资建了一个游泳池共用,说好费用分摊。

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不料等到分摊费用的时候,大家发现高得惊人。这时,那位经济学家连连跌足叹曰:“此事有失,责任在我,因为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是经济学家,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理应事先考虑到出现这样一种结局的必然性。”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游泳固然是大家共享可以分摊费用,因而合算,但游完泳之后的淋浴却是一种“私人消费”,若将它也混在一起公用,人人都会有“反正水电费用均摊,我不用白不用”的想法,于是一定会产生类似沾光、揩油、搭便车的行为,出现“公家的东西坏得快”的浪费现象,导致“需求旺盛”、“费用膨胀”。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立即取消公用淋浴室,游完泳后各人自己回家去洗。

看来,经济学家确实比我们普通人目光犀利、眼界独到,他们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不能不令人佩服。而且,当经济学家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它就会产生精神原子弹一样的巨大力量。有人开玩笑说,经济危机的时代是出经济学家的时代。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大量的经济学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许多的贡献。比如,周其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贡献颇丰的优秀的经济学家。

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晚餐,我相信这里面有周其仁的一份功劳。正是因为当年他与一批年轻的经济学者到农村的深入调查,写出了大量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文章,最终导致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从此使中国人脱离了吃不饱饭的窘境。此后,又是他深入研究和竭力倡导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抛弃,因为这样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之路。

当然,正是因为经济学家的思想深刻,有时候可能不能一下子被人们所接受。凯恩斯说,一个好的“思想”要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大约需要50年的时间。但是,无论如何,对于这些为社会作出巨大思想贡献的经济学家们,我想应该报以深深的感激。

王治平《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12月24日。

参考资料: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最早的经济学说是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1615年,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A.Montchrestien)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表明经济理论已从研究家产管理扩展到国家财富,成为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惟一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由此出发,它的基本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经济,即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通过多卖少买、贵卖贱买增加国家财富。这些观点,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但重商主义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只是早期阶段的经济学说。真正的经济学说只有在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中时才会出现。

经济学形成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A.Smith)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这可以称为经济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即对重商主义的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

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他们强调财富是物质产品,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增加资本积累和分工。围绕这一点,他们研究了经济增长、价值、价格、收入分配等广泛的经济问题。斯密从人是利己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出发,论述了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运行,可以使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实现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结果。因此,由价格调节经济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秩序。由此得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结论。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其他问题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思想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第一次成为有独立体系的学科。

在斯密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中,对商品的“真实价格”价格给出了相互矛盾的多种解释:耗费的劳动、销售的收入、换得的劳动,这导致了古典经济学的分裂。李嘉图(D.Ricardo)发展耗费劳动说,提出“剩余价值说”,萨伊(J.B.Say)利用销售收入说提出劳动、资本、土地三位一体,马尔萨斯(T.B.Malthus)则利用换得劳动说提出“有效需求说”。1848年约翰.穆勒(J.Mill)把斯密以后的经济思想进行综合,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19世纪下半叶正统经济学教科书。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掀起一场“边际革命”。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Jevons)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M.Walras)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从而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时期。

边际效用价值论用主观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价值论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是增量分析,即分析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正是这种分析方法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综合了当时各种理论形成均衡价格论,发表了《经济学原理》,这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对各种经济思想的第二次综合和第二本通用教材。

这一时期经济学的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仍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是,它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他们不像古典经济学派那样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转向了消费和需求。他们明白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并建立了以均衡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学体系。所以,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派。自20世纪30年代始,开始了“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由此进入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内容、方法,还是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但其中心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经济学家把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

凯恩斯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前。30年代席卷西方的大危机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由竞争可以协调发展的深化,传统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他根据大萧条的实际情况,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存在的原因;并在政策上提出放弃自由放任,实行国家干预的主张。“凯恩斯革命”被称为是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因此,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二次大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取得战后繁荣,这一时期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黄金时代”。

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uelson)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出版《经济学》,号称经济学的“百科全书”,由此形成了新古典综合学派。这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第三次综合和第三次通用教材。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论与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经济学的主流。

自由放任思潮复兴时期。这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6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滞胀局面,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由于新古典综合派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理论说明和有效对策,凯恩斯主义面临危机,这使自由放任思想得以复兴。货币学派主张用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代替新古典综合派见机行事的财政政策;供给学派认为,总需求管理破坏生产积极性,只有增加总供给才能解决滞胀问题;理性预期学派则断言,具有理性的人们会对任何经济变动做出符合实际的预期,使政府的政策变得无效。显然,这些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派认为滞胀的根源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完善性,提出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张。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西方各国采用了这些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对经济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以新古典综合派为首的新凯恩斯主义与以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两大营垒。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仍没有丧失,但新古典主义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的许多观点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上,国家干预经济的基调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经济政策已表现出明显的自由化倾向。经济学的学派之争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本章小结

(1)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经济学分为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

(3)实证分析法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法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在经济学中运用较多的是实证分析法。

(4)运用实证分析法阐述经济理论时,经济学家作出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单化的经济模型,它使我们更容易的解释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

(5)经济学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用经济学的方法、工具分析现实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概念

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练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2)经济学分为哪两个领域?解释每个领域各研究什么。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