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26323100000002

第2章 水墨画概述

水墨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形式,它是中国绘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在敦煌第323窟(初唐时期)的壁画已留下水墨画的印迹。

相传唐玄宗天宝年间,玄宗听说嘉陵江山水很美丽,于是就派画家李思训去画嘉陵江景色。李思训在写生的基础上,先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大同殿墙壁上绘成了嘉陵江山水图。李思训所画的嘉陵江山水景色更激起了玄宗皇帝的兴趣,于是又发给吴道子一道手令,让沿途驿站为他提供车马去嘉陵江边写生。待他返回京城后,玄宗皇帝请吴道子把去嘉陵江写生的画拿来看。吴道子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于是吴道子在一日之间就把壮美的三百余里嘉陵江山水画在了壁上。唐玄宗看后称慕不已,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两位画家的表现方法是不同的,但都表现出了绝妙的美景。故事中的吴道子所运用的就是水墨写意画的方法,这说明在盛唐时吴道子已将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确立起来。

王维(唐,诗人、画家)的水墨画受吴道子影响很大,将意与画相结合,创立了诗情画意的境界,他的水墨画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性能的发挥,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明代以后的许多画论家都把王维推为水墨画的始祖,据传《雪溪图》是后人对王维水墨画的摹本。

中国画先是用毛笔蘸墨或色在绢或特制宣纸(熟宣纸)上作画,到了唐代因工具材料的发展,尤其是生宣纸的发明,才逐渐产生水墨写意画。

水墨画的表现与油画、水粉等西洋画是不同的,西洋画是将颜料画在纸或布的表面上,而水墨画是将墨色画在生宣纸上,利用生宣纸的渗水性,将墨色渗透在宣纸中自然晕化,它浸润的不同痕迹可以《雪溪图》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水墨画把传统的中国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给画家提供了推陈出新的新契机。

富有民族特色的水墨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水墨的背后还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学习水墨表现既是不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过程。

水墨画表现的特性符合儿童的天性,学习水墨画有利于促进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审美素养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水墨画的学习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大家的喜欢。

(《鸟》军雁,7岁)

艺术小词典

中国画简称“国画”,特指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从题材上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等,从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色彩上可分为纯水墨画、水墨淡彩、水墨重彩等,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书法、篆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