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26353700000034

第34章 不断变大的近海小霸(2)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肯定,贵州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偶尔才在陆地上爬行,它们长长的颈部和大眼睛正好用来在水面上观察四周情况,一旦发现捕食者,它们就用发达的前肢快速拨水逃走,而且凭借发达的肺部,可以长时间地潜入水下进行觅食或躲避来犯之敌。从目前发现的贵州龙化石骨骼的骨架姿势看,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前肢向后的特征,这不可能是一个偶然现象,它反映了该动物的前肢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与身体呈0~90度的夹角内进行运动,这更说明了它是一种在水中游泳生活的生物。

2004年年底,贵州龙的研究又有了可喜进展。中国古生物学者程延年与加拿大渥太华国家博物馆吴肖春、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贵州龙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的化石是在2002年2月发现的,两块化石分别长约30厘米与19厘米。

在这两块贵州龙化石中,都可以明显地在腹部发现许多小贵州龙的骨骼,这些胎儿都分布在体内腰部两侧,而其中一件标本可以发现其腹部小贵州龙的骨骼排列方向都是头在外尾巴向内的反位,这很可能说明了这只贵州龙妈妈是难产而死。除腹部的小贵州龙外,标本还能观察到贵州龙可以活动自如的骨盆腔骨骼,这样的构造显示:贵州龙为了生育,其骨盆关节变得容易摆动,这对于它们在充满危险的水域内短时间内完成生育过程大有助益。种种特征都显示贵州龙应该是以卵胎生的繁殖方式来生殖,这对于中生代竞争激烈的海洋生物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项适应方式。

有趣的是,在程延年的发现之前,有古生物学家认为贵州龙荐椎腹部呈现袋状特征,可能具有腹膜,于是推测这是其产卵的部位。巧合的是,在贵州龙化石发现地也采集到一些椭圆形黑色结核体,通过测试分析,其化学成分超过80%为碳酸钙,考虑到有机碳如此高,再加上结核体的圆形形态及大小,研究者推测这很有可能是蛋化石。但既然贵州龙为卵胎生,那么这些蛋的主人又是谁呢?

自从贵州龙在黔西南发现以来,40多年来一直未在其他地方有化石发现。直至1999年下半年,警方在贵州兴义市破获一起化石盗卖案,缴获了数量可观的贵州龙化石。令人惊奇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化石来自与兴义市一水之隔的云南省富源县雨汪乡。兴义县随即将这一信息通报了富源县有关部门。雨汪乡地处富源县最南端,山峦叠嶂,交通比较闭塞。200年3月,富源县邀请专家赴现场考察落实,至此,云南富源贵州龙动物群浮出了水面。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杨钟健、董枝明就已经在云南发现了零星的鳍龙类化石,如今云南贵州龙生物群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物种在其他地区的空白,为研究古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云南贵州龙动物群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特辛耐灰岩中保存的中三叠纪肿肋龙类十分相似,而与北美发现的鳍龙类差别甚大。从而可从古生物角度进一步证明:产贵州龙动物群的中三叠纪时期,滇东—黔西地区应与特提斯海域相沟通,属于三叠纪特提斯动物区系。

而在贵州关岭的新铺一带,有着广泛露出地表的上三叠纪地层,这里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海百合、菊石、鱼类、海生爬行动物等化石几乎随处可见。

1998年10月初,新铺有一位农民去大凹和二道拐挖掘海百合化石,结果在含海百合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消息传来,贵州省领导和古生物学界给予了极大关注,1999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专门立项考察关岭的海生爬行动物。经过1999年、2000年的初步研究,在关岭共发现了3个大类的海生爬行动物:鳍龙、楯齿龙和鱼龙。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些动物中竟然有两个全新的科,一个是前文记述的关岭鱼龙科,另一个就是中国龙科。

我们知道,中国发现的贵州龙都是非常小的动物,欧洲倒是有1米多长的肿肋龙类,而新发现的中国龙绝对称得上是肿肋龙类的王中王——体长竟然超过3米。中国龙的头骨俯视为近三角形,在眼眶后部达到最宽;嘴极细长,吻长大于头长的一半;颞孔比眼孔小,但大于鼻孔;牙齿为一颗颗相似的锥状齿;肩胛骨大而厚实。

中国古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后指出,中国龙和漂浮龙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颞孔小于眼孔、神经弧和肋骨肿胀、四肢骨结构较原始等。然而,中国龙又与肿肋龙科动物有明显区别:首先,肿肋龙科的成员一般体长都不足1米,而新发现的几个中国龙标本体长均超过3米;其次,肿肋龙科成员的颞孔都非常小,不仅比眼孔小,甚至比外鼻孔还要小,而中国龙的颞孔虽然比眼孔小,但明显大于外鼻孔;第三,肿肋龙科一些成员的前肢和后肢的指(趾)节骨数明显减少,指式为1-2-3-4-2,趾式为1-2-3-4-3,而中国龙前肢和后肢的指(趾)节骨数不但没有减少,甚至前肢第V指的指节骨还比原始爬行动物(2-3-4-5-3)多1个指节骨;最后,肿肋龙科出现在早三叠纪晚期,繁盛于中三叠纪,晚三叠纪还未发现过标本,而中国龙目前仅见于上三叠纪早期的地层。综上所述,古生物学家认为中国龙是一种全新的肿肋龙类。应该单独设立中国龙科,下面包括中国龙属和瓦窑龙属。

中国龙的典型化石为黄氏中国龙,此种名是为了纪念对关岭海生爬行动物研究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供研究标本的黄子夫先生。目前,只找到了两具黄氏中国龙化石,均发现于贵州关岭新铺乡,属上三叠纪瓦窑组,黄氏中国龙以喙部宽扁、尾巴特别长而区别于新科的其他属种。

瓦窑龙是中国龙科的另一个成员,与中国龙属的产地与层位相同、形态相似,但二者间差别显著,如瓦窑龙的吻部窄长,而中国龙则是宽扁形;瓦窑龙的颈椎及躯干椎节数较多,尾椎的节数少,因此尾长小于头颈部与躯干之和,而中国龙恰好相反;另外,瓦窑龙的肱骨远端明显发育壮大,而中国龙肱骨远端仅稍有扩展。

瓦窑龙有两个种:一个是朱氏瓦窑龙,种名献给对古生物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的朱普照先生。朱氏瓦窑龙头骨呈三角形,最宽处位于颞孔,体长约3.15米;另一个是美丽瓦窑龙,化石中部及尾椎已断失,根据其保留部分估算,其完整体长应在3米左右。

我国除了贵州,中三叠纪的湖北也活跃着一种独特的肿肋龙类,那就是湖北汉江蜥。汉江蜥并非蜥蜴,而是一种水生爬行动物,根据新的分类法,它可归入肿肋龙类。之所以说汉江蜥独特,是因为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来看,它正好处于早期的贵州龙和晚期的漂浮龙之间,它的发现使肿肋龙类的进化图得以比较圆满地连接起来。

贵州龙、中国龙、瓦窑龙的发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全新的肿肋龙类生活图,它们摇身一变,再也不是中三叠纪那种靠躲躲藏藏来艰难求存的小动物,而成为了近海小霸。可惜的是,随着身体结构更加适合海洋生活的蛇颈龙类迅速崛起,繁荣一时的肿肋龙类终于败下阵来,在晚三叠纪物种大灭绝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一个维系了3000万年的上古王朝就这样湮灭于潮水与沙洲之中。这一块块历经亿万年而保留下来的绝妙化石,正是肿肋龙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那段时光书写的最后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