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的10大真相
26362100000018

第18章 顾客(2)

不满的顾客,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可能变成愤怒的顾客。顾客愤怒了,后果多严重?我们来看三个案例。从2005年到2007年,星巴克在中国,先后遇到三个愤怒的顾客。

第一个是肖先生。2005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淮海路的星巴克力宝店,肖先生去上了一次厕所回来,几分钟的时间,桌上的电脑就不翼而飞了。肖先生向星巴克索赔未果,于是愤怒了。

肖先生化愤怒为广告。如果你当时在Google上搜索“星巴克”,页面右侧的头一条“赞助商链接”,赫然就是“天下有贼在星巴克”:“淮海路222号星巴克15000元的IBM 3分钟内被盗,你还敢去那喝咖啡?”这条广告链接到一篇新闻报道,说的就是肖先生的电脑在星巴克遭窃的事儿。

第二个就是我。2006年8月的一天,在深圳万象城的人潮拥挤的星巴克店,我的电脑也遭窃了。更令我吃惊的是丢包之后的见闻和遭遇:还不仅是店员说那个位置很容易被偷的,也不仅是保安和警察说这家店经常发生这种事,而是店长说有专人处理此类事件,第二天会跟我联系,而我痴痴地等了N天却没有等来,后来才知道根本没有人上报这件事,而所谓的“处理”也就是一句道歉而已!我也愤怒了。

我化愤怒为文章。在拥有近20万订户的((世界经理人》杂志上,我发表了《星巴克教训》,指出星巴克在决策管理、流程管理、产品管理、价值管理和价值观管理上的种种失误。

动静最大的是第三个,******。这位中央电视台的英语主播,看着开在故宫里的星巴克不顺眼,“觉得它给故宫乃至中国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害”。******碰到过星巴克的CEO当诺,给当诺说过这个事儿,当诺说回去商量商量。但是过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动静,******愤怒了。

芮成钢化愤怒为博客。2007年1月12日,他在自己的博客里要求星巴克搬走。芮程钢一“博”激起千层浪,被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广为报道,一周之内就沸沸扬扬到了连《华尔街日报》都不得不报道的地步。据说在随后的两会上,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要求星巴克搬出故宫。

而星巴克最终也真搬离了故宫。

三位星巴克的顾客,喝下去的是咖啡,挤出来的是愤怒。不在愤怒中爆炸,就在愤怒中爆发,于是他们拿起不同的大众传播武器,去跟星巴克战斗。

显然,如果说不满顾客的威力相当于286芯片,愤怒顾客的威力就相当于酷睿双核,不,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尤其是后者)的帮助下,愤怒顾客的威力至少等于大型服务器。当普通的不满顾客还只是告诉几个人的时候,愤怒的顾客选择的受众理论上可以达到上亿人。

三个愤怒顾客,当然打不倒星巴克。但是,三个愤怒的顾客,却是冰山的一角。在海水下面,是更多的不满的顾客,无数点点滴滴的糟糕的顾客体验。

星巴克的董事长舒尔茨终于感觉到了。2月14日,他给CEO当诺发了一份内部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不慎外泄,迅速被各大媒介报道,被称为“情人节备忘录”。

备忘录的主题是触目惊心的“星巴克体验的廉价化”,指出顾客体验被稀释了,许多店已经失去了星巴克过去的灵魂,星巴克的品牌正在廉价化。舒尔茨呼吁是回归根本的时候了一也就是,把传说中的顾客体验找回来的时候了。

对于希望避免顾客之怒的商家,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提供好的顾客体验和顾客服务,尽量避免制造出不满的顾客。

二、当不满的顾客找到你时,你要诚挚地向顾客道歉,而且致谢一感谢顾客来找到了你,给了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直接去Google买了一个广告,或者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篇人人都可以搜索到的檄文。

三、解决不满的顾客的问题,不要让不满的顾客继续不满,更不要把不满的顾客“升级”成愤怒的顾客。

狂热的顾客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以写作为生之前开过多年爵士酒吧,也是“企业家”。他对于追求怎样的顾客满意度,有着切身的体会。

他说:酒吧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来,但并不是大家都喜欢这间酒吧,实际上,喜欢的只是少数。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即使10个顾客中只有一两个人真正喜欢你的酒吧,愿意下次再来这个店,那么酒吧的生意也能够相当顺利。

村上春树这样总结:与其10个顾客中有八九个认为还不坏,还不如大部分人都看不顺眼、只有一两个是真正喜欢更能够带来好结果。他后来写小说,也坚持这样的读者观:只要少数读者真正喜欢就好了,大多数读者不喜欢无所谓。

村上春树的顾客观,其实就是一句话:发现狂热的少数。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卢茨也同意这样的观点。

他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两款尚未推出的新车型让消费者打分,满分是10分,一款车得了7.5分,另一款车得了5分,你是该投产得7.5分的那款吗?

卢茨指出:得5分的车型可能是一半人打了9分和10分,而另一半打了0分和1分,有人狂热喜欢,有人极端厌恶。得7.5分的车型可能是每个人都打了7分或8分,没有人讨厌,但没有人有激情(也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八九个人都认为还不坏)一这是所有人的第二选择!

卢茨说,在拥挤的市场上,你所需要的正是那些打9分、10分的人,也就是那些狂热的少数,因为第二选择在拥挤的市场上没有机会。基于这样的顾客观,卢茨推出过一款调查时有80%的人很不喜欢而其余20%为之疯狂的车型,把市场占有率从4%提高到了20%。

美国著名租车公司Enterprise的CEO泰勒也应该同意村上春树的观点。Enterprise公司每个月都进行顾客调查,只问两个问题:一是你的租车体验怎么样?二是下次你还愿意从该公司租车吗?Enterprise公司然后对数千家营业网点排名,只根据一项指标:对租车体验打了最高分的顾客。对于那些觉得体验还凑合的顾客,不予考虑。

泰勒说:那些狂热的少数,是公司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因为他们不仅会自己持续从该公司租车,而且会向朋友推荐。泰勒在Enterprise公司的成功实践,直接影响了顾客忠诚度专家、咨询顾问赖克赫德,并且通过赖克赫德影响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伊梅尔特。

伊梅尔特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通用电气用两个指标来衡量顾客满意度。一项是运营指标,随业务的不同而不同。而所有的业务都通用的指标,是“净推荐者”(net-promoter)这个社会指标。“净推荐者”是赖克赫德受到Enterprise公司的启发而发明的,但是和泰勒的关注重点稍有不同。

赖克赫德研究发现,跟公司利润增长最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问顾客:你向朋友和同事推荐该公司的可能性有多大?要求顾客从O分到10分打分。10分是“极其可能”,5分是“不确定”,0分是“完全不可能”。

他把打9分和10分的归入“推荐者”,打7分和8分的算是“被动满意者”,打6分到0分的则是“批评者”。

“推荐者”的百分比,减去“批评者”的百分比,就是“净推荐者”。赖克赫德做了很多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顾客忠诚度指标中,“净推荐者”跟公司利润增长最为相关。

赖克赫德的灵感来自Enterprise的泰勒,“净推荐者”

指标也跟Enterprise一样,忽略了那些“被动满意者”。但是赖克赫德跟泰勒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泰勒把目光锁定在“狂热的少数”,也就是“推荐者”,而赖克赫德的“净推荐者”还要从“推荐者”中减去“批评者”。

为什么?赖克赫德没有解释。实际上,他在文章中也这样说:“研究表明,在大多数行业中,在公司的增长率和‘推荐者’的比例之间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那么为什么不用“推荐者”而用“净推荐者”呢?

如果“净推荐者”指标比“推荐者”指标更能影响公司的利润增长的话,原因就在于“批评者”的作用,他们是那些会向朋友说坏话的人。但是,我认为赖克赫德的研究有一个缺陷:那些打了2—6分的,不是最强烈的“批评者”。

最可能的“批评者”,是那些打了0分和1分的顾客,也就是“愤怒的顾客”。就像我们应该把目光集中在“狂热的少数”上,是不是算“批评者”时应该只算“愤怒的少数”呢?

不过,就算是“净推荐者”指标,也肯定企业要着力增加“推荐者”的重要性。从村上春树到伊梅尔特,从泰勒到赖克赫德,他们的顾客观有一点相同:都强调企业要创造“狂热的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