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易经战略
26365500000033

第33章 易经战略之易经简说篇(1)

在企业战略思想中,只要深刻地认识并运用“三才之道”的规律性,便可以实现战略运筹与战略管理的极大圆满。

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三才

数,蕴涵了理和象。知其“一”,而知其“三”;知其“三”,而知其“万”。

易经简说——数、理、象

古人讲易经的易字有三易,为简易、不易、变易。简易是讲,易经是个简易的学问,不是人们所认为神秘复杂的。也可以说,懂得了易经的道理,做起事情来就会很简易。

有人说,易经是本“天书”。这样说大概是从两角度而来的,第一,易经最原始的“版本”没有文字,只是些直杠与断开杠的符号,让人看起来如读天书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周文王、孔子为易经做了“注解”,才有了易经的“文字版本”。第二,无论是易经中符号的显示,还是先哲圣贤作的文字注解,都是在阐发自然宇宙的法则。

这个法则与人们的思想、行为息息相关,也即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把这个自然法则叫做天道。阐发天道的书自然就与“天书”遐想到了一起。

易经本初的展示是卦象符号。这些卦象由直杠与断开的杠来组成,也即是阳爻与阴爻。把三个爻放到一起便是一个卦。把阴阳两种爻按上下顺序分别叠放在一起,一共会出现八种组合,即是八卦。

如果六个爻放到一起,会有六十四个组合,即是六十四卦。

在易经的八卦中,每一个卦都代表着一种“象”,这个“象”代表大自然里一切与这个“象”所对应的人、事、物、理。每一个卦也有它的理,这理中蕴涵着太极、阴阳、三才的道理。总之,卦象不一样,理就不一样。一个卦除了蕴涵着理与象以外,还蕴涵着数。这个数的内涵比较丰富,对于数,比象与理还有玩味。数是个动词,也是个名词,有量也有质。

卦中所蕴涵的数、理、象,三者是一体的。一个存在其他两个就存在,一个变化其他两个就变化。比如说,一个人十岁(数),十岁的人有十岁的象(相貌),也有十岁的理(生理与心理)。只要是数变化,象与理都变化。拿大树来比喻也是如此,一年的树与十年的树,其“象”与“理”也是不同的。象、理、数三者因为是一体的,所以知道了其中一个条件,就能推出来另外两个条件。懂易经的人能未卜先知,就是在用这个原理。

古时候,懂易经的人,可以通过一个人外表的“象”来推断运气,这就是相术。相术不仅仅局限在相人,也可以相植物、相动物、相地、相天等,这都是“相术”。这些“象”,是个外表现象,但这个现象内在有它的理与数。找到了理与数,就洞察了常人所不能见到的内容,也就是通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大多数人往往眼睛盯到现象上,而精通易经的人眼睛往往不只停留在“象”上,还会透过这个象,看到象中蕴涵的数与理。

易经的理,在历史上曾一度被儒家所推崇,从资料与著作上来看,谈理的偏多,而讲数很少。这样,对易经学问的阐发,就难免有一点失衡。不过,在过去的历史中,从人类文明与政治需要的角度来讲,把易经之理的阐发应用于人文,也许是个必然。

易经的数,是个平实也很奇妙的东西。它的平实之处,让人可以随处可触、随处可见。它的奇妙之处,让人可以探知到人、事、物的过去与未来。数系于变,而通于增减。过去与未来,无非就是数的增加与减少,而数的变化也就是人、事、物中,理与象的变化,这即是数的奇妙。

世界上的事事物物,皆有数在。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这叫命数尽了。一个朝代被另外一个朝代取代了,这是朝代的气数尽了。

比如一个人去排队买车票,前面还有十几个人,这HU“运数”未到。

由数说起

如果用少量的文字,对易经做一个简要介绍的话,那么,从数说起倒不失为一条蹊径。

易经的“一”易经里的“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个角度的“一”,是说宇宙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到底有多大,很难有个具体的界限。所以这个“一”是个“有”,也是个“无”。说它是“有”,因为大家都在同一个宇宙之中,宇宙整体这个“一”是存在的。说它是“无”,这个“一”到底有多大,无法确定。既然没有界限,这个“一”就难以立起来。

第二个角度的“一”,是说事物个体。但是这个个体有多小,还是说不清楚。假如说一部汽车是一个个体,但汽车又是很多零件组成的,零件又是个体,零件还有分子,分子还有原子,原子还能细分,总之,个体是细分不尽的。究竟个体有多小,也是没有界限。

所以这个个体是“有”,也是“无”。

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整体的“一”与个体的“一”都是个假设。

第三个角度的“一”,是太极。太极自古被人们看得玄之又玄,其实,太极极其平常。太极即是“中”,这个中,存在于一切处。它是大小的分界点,是长短的分界点,也是快慢的分界点……

九寸比一尺短,一尺一比一尺长,那这个一尺就成了“太极”。

九寸比八寸长,七寸比八寸短,这个八寸就是“太极”。三寸、一寸、五丈,每一处都可以是“太极”。因为任何一处、任何一点,都可以做“中”。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每一处都是个太极点。太极点就是个参照点。有了这个点,才能衡量大小、内外、长短。没有这个点,就没有了大小、长短的概念。

在空间上,任何一处都是个太极点,因为你站在任何一处,都有前后左右,你站的位置就是中,就是太极。在时间上,时时刻刻都是太极,过去与未来都是以现在为参照点而衡量的。禅宗讲,解脱在当下,当下就是个太极。武功里有个太极拳,这个功夫也是时时处在守中的状态,这个中就是太极。古人讲:“物物一太极”,对于太极拳运动来讲,只要功夫到家,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个点位,都应是一个太极点。

易经的“二”,是阴与阳。

地球在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时候,被照的一面是阳,照不到的一面便是阴。当人们在享受阳光明媚的时候,地球的另外一面正是深夜悄悄。

地球上永远都是白天与黑夜共存。阴阳是一体,是不可分割的。

整个地球在太空中,有阴面也有阳面。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有男人也有女人、人类有活动有休息、人有说出来的话有不想说出来的话,这些都是阴与阳的关系。在易经的卦象符号中,阳用“一”来表示,阴用“一”来表示。

阴阳,在现象上表现为动与静、明与暗,在性能上表现为收与放,在质地上为刚与柔,在数上表现为奇与偶。只要是动、明、放、刚、奇等就为阳的,只要是静、暗、收、柔、偶等就为阴的。

在易学中,天为动是阳,地为静是阴。有的人认为,古人这样讲是不对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说地球是静的为阴不合理。其实不然,我们前面讲过了太极点,太极点就是个参照点。以人做太极参照点的话,大地就是静的,天就是动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动与静。动与静是由参照点而产生的。古人说:“太极一动阴阳生”,只要我们找着了太极点,那么前后左右的概念就出来了,也就有了动与静。

在中国古代,禅宗里有一个六祖慧能,这个祖师最初是因为《金刚经》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这里的“无所住”,是不是不要住在这个太极点上呢?

在大自然中,太阳是阳的,它的性能是放射能量。而月亮是阴的,它是吸收能量。,太阳是阳的,在地球上观测,它是围绕着地球顺转。月亮是阴的,它是围绕着地球逆转。这是阳顺阴逆。顺动为进,逆动为退,所以易学中讲:“阳动则进,阴动则退。”

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人的天性就是征服,这个征服的力量是外放的,是阳性的功能。男人喜欢权力,喜欢胜利。男孩子从小就喜欢刀枪、喜欢骑木马,现代的小孩子特别喜欢汽车。这些都是征服与驾驭的天性。女人的天性是希望自己能吸引人,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个吸引的力量是内收的,是阴性的功能。女孩子喜欢花,因为花是被人观赏的,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女人喜欢跳舞,因为,妩媚舞姿对异性有着很强大的吸引力。“吸引”,这是女子的天性。

人的生命是在一呼一吸间持续着。吸是阴,呼是阳。当人吐出最后一口气而不能再吸时,生命就结束了。不只是人有呼吸,大自然一样有呼吸,并在呼吸之中奔放着生命。地球在夏天时,把阳气释放出来,这个阶段,自然万物都由根部向梢端生长。到了冬天,地球把阳气回收于内,这个阶段,大自然的万物都由梢端向根部凋谢。

动是阳的,静是阴的。当人内心安静的时候,这时内在是“阴”的。阴的性能是吸收,在安静时,大自然的能量可以被人内在“阴”的力量吸蓄进来。当人内心躁动时,这时内在是“阳”的。阳的性能是释放,在人内心不安时,人内在的能量就释放了出去。静坐可以养生,是在利用“阴”的力量。内心空静、恬淡,外界的能量就自然地走了进来。就如一支针管,只要里面一空,药液就会自动地吸进来。

口是阳,耳是阴。口说话是在外放,耳朵听声音是在内收。少说话可以养生,多聆听可以增智。

易经里的“三”,是三才。即古人所说的“三才天、地、人”是也!

天、地、人,只是三才的粗略概念,“三才”内涵还很广泛。

“三”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还是由“一”而来。我们前面讲过,只要立了太极点,那么阴阳就出来了。时间上有个参照点,那么过去与未来就有了。空间上有个参照点,那么前后上下就出现了。“一”若一立,“三”就出来了。因此,这个三才的概念,不仅局限在天、地、人,它更广泛地代表了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的上、中、下等。

只要有对比,就有三才。这个对比是由“一”而来的。“一”放在什么地方,“三”就以“一”为中而在两边出现。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细心体会,可以窥知老子的数字之道。

“三”的出现,就有了卦象,也就组成了八卦。“三”字,本身的象就是一个乾卦。八卦中,乾卦是个本体卦。卦里的三个爻,上面为天爻,中间为人爻,下面为地爻。上面可以看作为阳,中间可以看作为太极,下面可以看作为阴。结合“易经的一”章节中的内容来讲,天爻可以看作是个整体,地爻可以看作是个个体,人爻可以看作是个太极。这“三中有一”,“一中也有三”。

卦中三个爻如果全部是阳的,那就是个乾卦。三个爻如果全是阴的,那就是个坤卦。阳是外放、向上的,阴是内收、向下的。乾卦的三个爻从下到上,就是上升与外放,也代表了大自然生命力的生长。坤卦的三个爻从上到下,就是下降与内收,代表了大自然生命力的回收。

世界里,无论是小循环,还是大循环,都是往复之道,来去,去来,如此不断地循环、轮回。从人的生理机能,到大自然的运动法则,也都是由往复之道主导着。往复之道,也就是乾、坤两卦的功能。

古人把人的身体分为三节,这也是三才的划分。头为根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梢节。四肢也分三节,手脚为梢节,肘膝为中节,肩胯为根节。手指头与脚指头还是分三个节。

身体的三节,也就是卦里的三个爻。根节的能量充实,表现在梢节上便有活力。若是冬天手脚发凉,就是人的气血不够充盈。体内气血充盈的话,冬天的手脚便是温暖的。身体之中,舌是肉梢,甲是筋梢,发是血梢,齿是骨梢。

三才也是人的身、口、意。身是下爻为阴,口是中爻是太极,意是上爻为阳。人是思想要靠口来表达,一言既出,身来执行。

三才是想法、说法、做法。

三个爻的中间一爻是太极,太极具有转化的功能。上爻的阳通过这个太极到了下方就可以转化成阴。下爻的阴通过这个太极到了上方就可以转化成阳。人有呼有吸,气有阴有阳。阳在上,阴在下。阳气为清气,阴气为浊气。阳气下行便成了阴气,阴气上行便成了阳气。

易经的“四”易经里的“四”,是四象。四象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

解读易经里的数,其实本质上只有一、二、三。这个四,其实是两个二。两对阴阳就是四象。看中国的汉字,数字到了三,写法就变化了,就不是再用“一”继续往上叠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