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26367800000028

第28章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2)

挫折对每个人都是难以避免的。但在相同的挫折情况下,个人的主观感觉又不尽相同,对某人构成的挫折情境,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也构成挫折。形成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挫折容忍力有关。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在遭受打击后免二F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

增强耐挫力是挫折教育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教育孩子容忍和接受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这里不妨举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创始人老约翰为孩子提供挫折情境的例子。

若约翰只有一个儿子小约翰。有一次,他张开双臂,叫儿子跨越椅子跳到怀里来,小约翰听到父亲呼唤,高兴地冲过来。但老约翰迅速把双臂移开,小约翰重重摔在地上。对着发怔的儿子,老约翰意味深长地告诫儿子:“在生活的道路上,什么都会发生。”

这里老约翰的做法虽有些过分,但他为让孩子明白和接受挫折,有意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让孩子能正确面对挫折,就要让孩子掌握应付挫折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住考验:一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二是虽没有逆境可言,但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个性的人。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没有逆境。让这些孩子成才,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应付挫折,便成了挫折教育的重点。

近年来,很多学校倡导“欢乐教育”,为孩子创设一个欢乐环境,实行温室式的培育,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大多如此。

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学校,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社会生活从来都是充满了竞争,遍布着挫折,它需要每个成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坚强的意志力。故幼儿园教育更多的应是社会化,而不仅仅是家庭的“温室化”。

时下,人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而较为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许多儿童“娇”、“骄”二气严重而阳刚之气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他们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引导训练不足而造成的。

所以,学校应和家庭一道适当地开展“逆境教育”,有意地创设一些困难与挫折的情境,或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使幼儿得到情感、意志与适应性的训练。如耐寒耐热、生活自理能力等训练及合作性、竞争性、时问观念、冷遇与受歧视训练,等等。它们可深入儿童的游戏中进行,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大指导思想与内容。

6.帮助孩子鼓起挑战挫折的勇气

父母应帮助孩子增强自尊心和培养面对挫折而不屈的精神,以纠正不公正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

杰西在数学考试中没有考好,同学总是说他蠢,久而久之,连杰西自己都认为做任何事都会失败。仅仅9岁,就已失去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玛丽莲长得比较胖,她的同学与她说话时总是模仿猪的声音,以此来耻笑她。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恨这个世界也恨自己。

针对孩子自尊心的丧失,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1)检查自身的价值观

你是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很普通而私下感到失望?你是不是常常看不起你的孩子?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自我意识来自于父母是如何看待他的,当他肯定自己被父母所爱时,他就能认识他作为人的价值。父母必须花时间给孩子介绍好的书籍,与他们一同玩耍游戏,这一切都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2)教会孩子选择非贬低性的语言

自卑的孩子常常谈论自己的缺陷,当他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缺陷时,听者也正在形成对他的印象。因此,父母应教导孩子不要对自己使用贬低、诋毁、轻蔑这一类语言。无度的自我批评会造成自己给自己拆台的不良效果和习惯。

(3)帮助孩子学会互补技能

现实中,具有多种能力的人只是少数,因此,我们应教会孩子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与同伴互为补充的技能。这是一种增强力量,达到个人平衡的最有效的方法。父母应首先确定孩子在哪方面较强,然后选择发展一种最有成功机会的技能。

(4)帮助孩子正视竞争

不太具备美貌、健壮和智慧优势的孩子的父母应知道,孩子必须正视在一个崇尚这些品质的世界里竞争所面临的困难。如果他的牙长得不好,你可以帮他找医生矫正;如果他学习吃力,你可以请家庭教师帮他补习。但你更应该告诉他生活的真正价值:热爱人类、热爱真理以及诚实正直。

(5)建立尊重原则

父母在孩子心中应是正义和秩序的象征。但是绝不要当众惩罚孩子,也不能对他毫不尊重。

(6)留意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学习迟钝的人似乎更容易产生’自尊心障碍,遇此,父母不应强求。对孩子尽了‘力却不能完成的事,尽可能降低你的要求,同时帮助他做些补救工作,这样对孩子更有利。

(7)避免溺爱孩子

对孩子进入成年期所必要的准备,需从孩提时开始训练。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地取得成绩,并且担负起与他年龄相当的责任。

一个人只有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才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促使自己不要落后于别人。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积极要求进步。

7.用赏识的方式鼓励孩子从挫折中奋起

心理学家认为,聪明的孩子不应该因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而总是得到夸奖,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心里往往缺乏挫折承受力。

美国最近的研究表明,试图通过夸奖增强孩子的自信可能事与愿违。

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他们认为考试得高分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分数稍不理想就是彻底的失败。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次所谓的失败就放弃努力。而因学习努力,而不是因智力受到夸奖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强,他们日后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卡罗尔·德韦克和克劳迪娅·米勒对412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因智力而受到夸奖和因学习努力而受到夸奖的两类学生。研究人员发现,当成功时,因智力受到夸奖的孩子认为自己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天生聪明,他们容易将失败归咎于不够聪明。

不过,当那些因学习努力而受到夸奖的孩子失败时,他们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而造成的。这类学生更有可能“振作精神,继续努力。”德韦克说:“夸奖孩子的智力,而不是赞扬他们自尊自强的精神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失败感,例如担心失败和避免冒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该教育他们努力学习、集中精力,以及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这将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增强自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要经过很多的挫折。

父母善于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自然而然始终坚持的一种对孩子的能力锻炼。使孩子从中培养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学会处理挫折应对危机的方法,增强耐挫力和战胜挫折的智慧,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父母虽然已经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但往往出于习惯,而忽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致使孩子缺乏自立自强性,对父母过于依赖,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未来的社会生存法则要求孩子必须很小就学会从挫折中站起来,这自然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家长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接受符合孩子自然成长过程的新的教育理念,把挫折教育作为孩子的必修科目,把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融入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之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8.让孩子在自我激励中超越困境

有自我激励心的孩子期盼成功,也会为自己确立很高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地去实现目标,有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缺乏自我激励心的孩子目标有限,用心理学家马丁·考文顿的话说,就是“在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最低水平线上”看待自己的目标。如果某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水平只够得上“c”,耶么就不可能得到高分,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朝着平庸靠拢,不论其智力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