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26367800000029

第29章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3)

父母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奖赏(通过表扬或其他方式)孩子独立干事。有一段时间,父母们被告知,不断地赞扬和注意孩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却事与愿违。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永远是注目的中心。不管干什么事,都能得到肯定。他们就会觉得,学习不过是争取奖赏的过程。尽管在促使孩子做比较难的事情时,赞扬和外部奖赏有一定的作用,而过度强化这种做法反而毫无意义。赞扬和奖赏必须在绝对不可缺少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切不可太多。

自我打分也可以增强孩子对自己在校表现的操纵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激励程度。学生和老师一起为自己判分时,那个“最后”成绩就是学生和老师双:疗估计的平均分,双:疗的估计一般说来都很接近。孩子们只要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也能被当回事,那么就能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该原则同样适用于家庭。父母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检查他的家庭作业,或者看看家务事做了没有,而应该要求孩子按5分标准自我打分,1分代表事情没干好,5分代表事情完成得超乎想象的好。在孩子干某件事前告诉他,要根据他的表现分出等级,以及父母能接受的最低等级标准,然后在工作完成之后,进行比较,看看能否接受。

父母会很吃惊地发现,孩子参与对自己的判断以后,不仅干事速度加快,而且对自己干事情的方法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增强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表现的能力,那就是教会他如何确立和实现目标。比如,星期一,艾里克的老师布置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星期五交。如果让艾里克自己订计划,往往会在星期四晚上很晚才能完成。

如果你为他订计划,督促他按时完成,那么就不利于他培养自我约束力。你可以教他如何确立和实现每天的目标,把任务分解成几个可操作的小部分,也就等于成功地控制了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精神,同时也使任务由难变易了。

心理学家卡尔鲁斯,曾经指导过一所多重残疾学校,学生包括聋哑人、盲人及传染上流行风疹留下后遗症的病人等。在假期训练项目中,他就采用了上述方法,把任务分割成一个个小步骤,分段完成。这些孩子们完成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任务,比如,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组装卫星电路板等。

他通过训练发现,许多看上去几乎无法实现的目标在被分解以后就可以实现了。比如一直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学会了穿衣、注意个人卫生,甚至自己叠被褥。不要小看叠被褥,要教会孩子这个简单的工作需要200个小步骤,但是孩子们一旦学会,就可以独立完成了。

帮助孩子把每件工作都分成几个小步骤,合理分配每个步骤所需时间,自我控制进度,这样就自然地避免了挫折产生的可能。如果你的孩子不到10岁,那他在遇到新作业或新困难时,他就会用恰当的方法,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难题。

培养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反过来会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自我指导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具有独立性和面对挫折而具有的挑战性。

9.增强孩子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

困境是人生必经之境,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对于孩子,家长应加强其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笑对人生风风雨雨。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他的心理品质问题,反映了他对待困难与挫折的理智程度和对自我思想、情绪、行为的控制能力。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

(1)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

因此,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呢?作为父母,应尽量地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2)父母要尽量少鏖承孩子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奉承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他该做的事,周围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也总是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怕“刺激”孩子,不敢说个“不”字,千方百计地帮孩子寻找借口。这使得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很难想像,这样的孩子能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诚然,表扬、鼓励等都是极重要的教育措施,但不论什么样的措施,都应客观、公正。不奉承孩子,就是不单纯地去讨孩子的欢心,要善于让孩子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义务,让孩子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小就正视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3)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有时孩子会面对一些他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肋、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这时就特别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排解和疏导。比如:

·跟孩子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

·给孩子做出某些承诺,消除顾虑。

·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化解心理压力。

·关心孩子的事。不论与心理压力的成因有无直接关系,都会使孩子获得信任感。

·让孩子从事一些文体方面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来促进其健康。为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比如,可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通过组织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开展“生活自立能力比赛”,失意的时候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这样才能使他们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10.让孩子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上,许多国外的父母比我们中国的父母要高明得多。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安娜的故事。

安娜去学校上课时忘了带作业。老师无数次要求同学们按时交作业。安娜给父亲打电话,让父亲把作业送到学校。父亲说:“我不能去送,你最好回来自己拿。”安娜开始感到很失望,并警告父亲说,学校老师可能会说父亲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但安娜的父亲这时对自己的责任问题并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是教安娜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告诉学校老师,希望安娜能够自己回家拿作业。

安娜有点恼火,觉得父亲一点也不通情达理,居然在危急关头让自己走回家拿作业,这样准会耽误课程,老师会生气的。但父亲不后退,坚持安娜回家取作业。父亲把作业放在门口,然后自己开始打扫房间。安娜回到家里想和父亲吵一架,想使父亲知道她很恼火,然后希望父亲能开车送她回学校。不料父亲根本不理会她的挑衅,只若无其事地说:“宝贝,我忙着呢,你现在先回学校。交上作业。我们以后再讨论这件事。”

放学后,父亲知道安娜已不在火头上,他用心地听安娜诉说,她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感到很窘,因为父亲不去送作业,她还得回来拿。父亲问安娜:“我很爱你.你知道吗?”

安娜承认这点。父亲又说:“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你知道吗?”

安娜:“我忘了带作业,你又不肯送去。我想是你不把我当回事。”

父亲:“孩子,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忘了带作业?”

安娜:“我慌慌张张地赶校车,就忘了。”

父亲:“你忘了带作业感觉不是太好,对吗?那么你从今天的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安娜:“我想下次我会把作业事先放到书包里。”

父亲:“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安娜想了想说:“我可以在闹钟一响时就起床,不至于那么紧张。”

父亲说:“如果我把作业给你送去,你不就学不到这些东西了吗?”

父亲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懂得自己该怎么办事,并且从心里自觉自愿地处理这些问题,决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父亲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是不断介入到孩子的事情中,替孩子处理事情,一次次把孩子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表面上看,你是在爱孩子,其实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你使孩子永远不能自己解救自己。父亲应该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意义和乐趣,这样才不会把孩子限制在某一个层面停滞不前,使他们失去获得必要经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