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26368000000075

第75章 兴趣和实物是最好的老师

吕麦

他从一个“既无家传,又无师从”的草根青年,成为一个收藏界名人;他靠“捡漏淘宝”,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他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第一位收藏专家,像易中天、于丹一样,成为又一位明星级人物,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至今热度不减。他就是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知名文物鉴定家——马未都先生。

“我从没有拜过师,兴趣和实物就是我最好的老师。”马未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这样坦诚地介绍自己。在做收藏之前,他下过乡、插过队、当过车间工人、写手、编辑。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文物市场处于极度低迷状态。一只乾隆年间的官窑小瓷碗,只需五元钱就能买到。北京的潘家园,是旧货买卖的集散地。在这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马未都逡巡的身影。那会儿,他只是一名刚回城的机床厂工人,收入非常微薄。但,逛旧货市场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开始的时候,他压根不懂文物的文化背景、历史朝代,只是凭个人的直觉,好恶,判别优劣,买几块钱的小东西,小玩意,拿回去把玩、欣赏。他也因此栽过小跟头,买了假东西,还请人吃饭、喝酒、送人昂贵的古董画册。

只到有一天,旧货市场的一位老师傅,托着一个青花瓷罐,对他说,小伙子,你能不能从这个青花上,分辨出它的历史朝代来?他心中一凛,觉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青花,不过是一片白瓷上,绘上一些蓝色的花而已,怎么能看出700年以来的变化?而且还能分出朝代?见他狐疑不信,老师傅又说,古玩这个东西,就是外行看个热闹,内行看门道,只要你认真看,总有一天会明白我的话的。

他半信半疑,却又压抑不住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花几十元钱,买下那只青花罐,回家搁到床上。刻意将床头台灯,换上一个100瓦的大灯泡,抱着青花罐,对着灯看。母鸡孵蛋似的,一趴就是几个钟头,抱在被窝里翻来复去的看,直到累了,睡着了……半夜,醒来,打开灯继续看,“就跟精神病人差不多。”果然有一天,马未都欣喜地发现,青花瓷上的每一个花纹、细节、都记载着特有的时代标志、历史背景、文化规律。从此,他像不能自拔的“瘾君子”一样,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偏好青花瓷器。

为了弄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青花瓷的特征,他几乎天天去故宫陶瓷馆。有时陶瓷馆两个大院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就他一个参观者。空空荡荡,阒然无声。他一个人在展厅里,用亮晃晃的大手电,一寸一寸地照着那些古瓷,仔细捕捉各种文化信息,并详细的记录下来,回头,再去图书馆翻阅相关资料,摘录大量的笔记,然后,再去地摊上“理论联系实际”。就这样,他在北京的旧货市场淘得许多宝贝。

马未都对古玩真伪和年代的鉴定,不单单耗的是眼皮上的功夫。在几十年和古玩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还对各个朝代文物的时代背景、历史人文,有着很深入、很广泛、很细致的了解,就连青花瓷上的落款、题字、徽章,他都了然于心,精确鉴别,有理有节地道出个子丑寅卯来。

曾经,有一个商人拿出一摞官窑瓷盘,他挨个儿拿过盘子,略略瞟一眼正面,就如数家珍,说出各个盘子背面的落款为何种字体,出自哪个窑口,或者标有什么花纹、印有什么鉴章。结果,一群内行们一一检验,十几只盘子,马未都愣是说得滴水不漏,毫无差池。从此,马未都的大名,在北京的文物收藏界是童叟皆知。谁家淘得个新鲜宝贝,都请他“过个手、长个眼”一鉴真伪……

随着文物收藏品的不断增多,马未都的眼光开始开始跳过文物本身,透过文物,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因而,1997年,经有关部门审批,马未都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毛主席老人家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功夫深,铁杵都能磨成针。当今社会,不看你的档案,不看你的文凭,全看你有没有真本事。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但后天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生活中,有的人是天生的宠儿,名誉、地位、财富与生俱来,但大多数人则属于“平凡的大多数”,为此,许多人怨天尤人,碌碌无为。马未都的成功,启发世人,尤其是青年:兴趣和实物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勤学苦钻,同样可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