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有句名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大半个世纪以来,作为革命党而后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正确地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的选择上孜孜求索。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求索。使中国从贫穷落后、饱受世界列强凌辱的处境中脱胎换骨。昂首世界民族之林。随着国力增强。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家族”。其一举一动无不牵动国际社会的眼光。
经过80多年百折不挠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执政主张。这即是“做正确的事”的原则,一种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基础,全面构建和谐中国、节约型社会的执政纲领。2005丰7月28日,我国党建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卢先福。应邀登坛“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中联重科分场,细说其中的辩证关系。
卢先福简介
我国党建研究领域著名专家,生于1 945年7月,祖籍福建。****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他曾担任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来著有《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等专著,发表党建论文1 oo多篇。他曾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为中央政治局第1 4次集体学习作专题讲解,并参与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起草工作。
全面构建和谐中国
——卢先福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实系
坎横当前待高人引路
2004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从经济学分析,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将面临一个“坎”——进入这个发展阶段,可能出现两种走向:进入“黄金发展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或是陷入“矛盾凸现期”,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之中,这为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出现提供了条件,就业、腐败、分配不公、能源短缺等等,成为与老百姓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卢先福认为,在此背景下,提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以及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成为关系人民利益和国家前途的首要大事。
中国500强不禁世界风
多年以来,倾注了执政党无限深情的民族企业“帮扶”工程,的确在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培育出了现代工业雏形。然而,在我国看似强壮的不少民族企业,如果将它们送上国际擂台对垒世界“高手”,目前仍无法一决高下。
卢先福教授对此做了一番比较,他说,我国百强企业就规模、实力与世界500强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一项针对2004年的调查显示:国内企业500强生产规模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生产规模的5.61‰营业收入仅相当于其营业收入的7.3%,人均营业收入和利润仅相当其收入和利润的16%、11%多一点,企业利润更低——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5.2%。
卢教授还引用著名学府——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一份报告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该学院对46个国家进行管理竞争力评价显示:1995年一2003年,中国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平均排名在28 34位之间,其中生产竞争力水平最低,排位第40,劳动力成本竞争力较强,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卢先福认为,更科学有效地依仗市场法则,通过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帮助中国企业提升总体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在这些服务经济的实践中,执政党无疑将大有作为。
不要高射炮打鸟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粗放式的增长,已使得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占主导地位。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目前我国8个主要耗能工业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粮食作物的平均用水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约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9%;节能型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面积的3.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资源供需情况看,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2年开始又出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加大。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消耗了全球约36%的石油、30%的煤、55%的水泥供给,创造的GDP仅占全球的4%。
此外,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高昂,一方面,公众健康受到损害,同时,经济损失量逐年递增,环境“透支”日趋严重。
面对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机制与技术等难题,执政党如果不掌握现代科技与系统工程决策的知识与技能,将难以有效改变我国沿袭已久的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在全社会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找准和谐的时代旋律
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社会关系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这两方面,最终归结点还是体现于社会关系和谐。
卢教授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利益格局的多样化为条件。构建和谐社会,若不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考虑利益多样化,将会回归计划经济的老路。市场经济的和谐,应该建立在利益多样化基础之上。
和谐社会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吃不饱饭的社会只能冲突四伏,和谐也就只是锦衣玉食之人对酒当歌时的说辞。现在,在一些国家,物资严重匮乏,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买东西还得凭票,限量供应,这种连人们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的社会,即使人们相安无事,可从人性角度考虑,显然算不得和谐。
社会富裕了是否就意味和谐自生呢?这得看财富如何分配、利益怎么协调,还有公平、公正等问题。有些国家经济发展了,贫富差距却拉大了,利益协调没有到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是前提。和谐并不是死水一潭,而应当充满活力,着眼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谐不光是利益的协调,还体现着价值观念;不但生活自足,而且要心情舒畅。构建社会的和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动态的,在不平衡、不协调中去求得和谐。
★相关链接
节约:迫在眉睫的话题
能源危机猛如虎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导致当前油、电、煤能源“三荒”加剧。
症状一:有些地方盲目发展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业、电解铝业等等,导致经济“短视行为”。
对策: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产业,依靠国内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基本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用20年时间,初步形成结构多元的能源消费格局,使优质能源比例明显提高。
症状二:能源领域改革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比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才刚起步;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比较强;能源领域的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
对策:国家成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机构,推进能源改革,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制订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做现代的“严监生”
《儒林外史》里那个因多点一根灯芯迟迟不肯咽气的严监生,活在今天,其吝啬换种说法,也称得上“节能模范”了。
面对紧缺的能源,专家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主张,同时,要求大众转变消费方式。可采取措施包括: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政府部门率先垂范,从节约几度电、几滴水、几升汽油做起,做到严格控制办公费用、严格招待费支出,提高现代化办公工具利用效率等。
堵住资源眼前流失
对于日渐枯竭的自然资源,我们或许能够学会节约和珍惜,但是对于更为稀缺而流失更快的人才资源,我们似乎还未能表示足够的重视和渴求。
专家认为,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制造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必须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应在重点领域制订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比如,对建筑物在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规范上作出严格的要求,设置一些新的技术标准;随着科技进步,资源节约的指标和相关的建筑规范,应该逐年改进。譬如对汽车,在不同时期,可对国内生产和进口汽车的每公里消费的燃料规定上限,超过这个标准的,一律不允许生产或者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