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索尼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丛书)
26368300000020

第20章 管理(2)

耶德尼科夫早些时候曾提出来说那就让一家干吧,让CBS索尼公司把母公司CBS唱片公司全部买下。然而,一旦开董事会,想让他们理解通过这一做法时,这一提案不知为什么就被否定了。那时我很愤怒,公开说:“社长事先认可的事情,都被董事会否定了,我再也不会跟你们协商什么了。”那以后CBS方面曾提出再重新讨论,我都置之不理,没有答应。

1987年末,黑色星期一光顾美国的金融市场,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前途未卜,陷入了不安定状态中。黑色星期一的冲击,使CBS的经营者们也感到震动。CBS本部的社长提休说:“这不得了,只能趁现在把唱片部门卖给索尼。”当天就打电报让我“马上来”。我立刻与他取得联系。他说:“美国经济要完了,因此,趁现在把CBS唱片都买下来吧。”因为有前一次的痛苦经历,我提出条件:“首先要将全体董事会都同意收购写在信上寄来。不确认这一点,我不能去索尼那边谈。”

毕竟因为那时情况严重,社长马上就把取得全体董事认可的通告寄来了。我确认了材料,便到美国进行收购交涉。

1987年秋天,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索尼把在世界上44个国家经营唱片业务的CBS唱片公司迎入了自己的家庭之中。1988年1月,CBS索尼变成了百分之百的索尼出资的公司。说到1988年,正是(]BS索尼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它设立的第一年只有7亿日元营业额,20年后全系统营业额突破千亿日元。

一音乐之后是电影

在购买CBS唱片公司后,我马上想到,仅有音乐是不够的,不管怎样还应有图像。正当这样的想法在索尼的上层间高涨起来时,我的心脏做了手术。手术结束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哎,我也活不了多久了。竟然想买下美国大型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做出这种蠢事的人,也只能是我吧。”

这样想着,我马上劝盛田先生购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哥伦比亚图片公司。

我对盛田先生说,将来进入21世纪即使进行广播影视事业,没有一定的媒体将很困难。盛田先生很清楚我说的事情。1989年11月,索尼以日本企业收购中最高的金额34亿美元,公开收购了哥伦比亚图片公司。

索尼上演的这两大收购剧,在日美引起很大反响。当时,索尼在CBS唱片公司之后,又高额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真是花了不少的钱,世界上对此议论纷纷。由于这两件购买案,索尼在放送图像、音乐两个领域具备了媒体资产和世界基盘。从结果看,这两个收购案都获得了极大成功。

CD、MD还有游戏机成功的秘密

我在索尼40多年时间里,所做的是产品设计工作。树立形象、商品设计最终都升华到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上。简单地说,那时我在制造大家想要的产品之路上一直前进着。专心致志,不断考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怎样做。这其中,唯有一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其魅力但却大获成功的商品,那就是“随身听”。

说起随身听,井深先生说到美国出差时想带单放机,我便到大曾根君处拜托他设计制作出产品。虽然自己命令设计它,但坦白地讲,我完全想不出随身听有什么理由会畅销。

实际上说把它作为商品推出去的是盛田先生。随身听自1979年7月出售以来,马上成为爆发性的反响极大的产品。

如果问为什么我没有认识到随身听的魅力的话,我想是因为同别的技术水平很高的索尼产品相比,随身听完全不像索尼特色的产品。哪儿不像索尼的产品呢?那就是它没有一处进行技术革新,都是使用昨天已有的技术,是谁都可以做得出的东西。

因此,当时我已经完全迷恋上数字音响。本来就是我在1964、1965年与菲利浦公司进行合作制定了微型磁带录音机的国际标准。即使是这样,那之后我的头脑里,马上脱离磁带录音机,朝着专门的磁盘录音机努力。

1979年时,正考虑制定微型磁盘。从CD的开发开始,我渐渐地形成将来微型磁带录音机已经没有前途的认识。也就是说,我头脑里考虑了比随身听更超前的产品。

因为这些理由,我没有看出随身听是富有魅力的商品。

竟然能卖二亿台,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不得不承认在随身听这件事上,我的确是有眼无珠。

然而,数字时代健步走来了。1982年在音乐界导人CD,那之后仅仅数年的时间内,作为新的音乐媒体取代了LP,毫无疑问它有数字的高音质,广泛运用了唱片特有的高速随机存取功能。但是,CD,只用于欣赏录制好的光盘软体。

于是我想制作代替磁带式录音机的能够记录音乐媒体的唱片式录音机。我这一想法,在1992年MD(微型唱片)上得以实现。

关于MD,在考虑其名称时,我想应该叫什么呢?自己边描绘考虑着边进行设计。我把技术人员叫来指示说:“想做这样的商品。”CD开发后,技术人员正考虑CD的录音化。实际上,1987年他们做出了“CD录音机”的试验品。

因此,我提出做MD的设想,大家都对我提意见说:“为什么CD的录音机不行呢?”首先必须要让他们理解MD和所谓CD录音机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那么为什么CD的录音机不行呢?如果CD录音化,录音产业全部都成为我们的敌人。

CD与现有主带品质相同。主带与CD音质差别是零。我们一直销售那种主带,如果产生一种复制主带的东西,录音产业恐怕就难以成立了。

因此,我说MD必须做成这样的东西,MD音质在某种程度上要比CD差些才行。与CD音质具有可接近性,而且可以翻录CD,同时也可以通过麦克风录音。并且装进几种机子都可以听。

然而,我已经决定了用MD(迷你唱片)的名字,拼命地对大家加以说明。但大家一点也不附和。这当中一位叫吉田忠雄君的年轻技术人员和他的两个朋友非常热心地去干了。1990年,MD项目突然进展神速。

吉田君当时还不到40岁,的确干得不错。他到我那儿说:“大贺先生所说的MD稍微大了些,再做小一圈吧。”我说:“做得小当然好,只是做小后音质会下降,使商品失去价值很麻烦。我甚至想把它再做大一圈。”我回答说。吉田君说:“大贺先生所说的尺寸,胸前的口袋里不是装不进去吗?我想做一种可以装进胸前口袋里的MD。的确,音质可能下降,但出售二三年后,音质就会得到改进。”

他来到我那儿,平静地述说他自己考虑的东西怎么出色。当然,第一回被拒绝了。第二回也被拒绝了。到第三回,我也不知不觉地妥协了:“行了,就照你说的做吧。”于是他便得意洋洋地回去了。在我们公司,尽管大家都能到我办公室来自由地发表意见。但吉田君却咬住不放,坚持到最后。那时我就觉得他是个不简单的家伙。

回想起来,与我意见相反的获得极大成功的随身听,宣告数字音响时代到来的CD、MD登场了,索尼的文化随着时代轻盈地变化了。最近游戏机中的手持游戏机给索尼的文化又添进了一种新的东西。

开发这一游戏机时也有像开发MD时的吉田君似的人物存在。他叫久多良木健君,热衷游戏。80年代后期就到我那儿随便地对我说,索尼也做游戏机吧。从那时开始,我也产生了兴趣听他讲这方面的事情。但可以看出公司内部不赞成其意见的人很多。于是,我把久多良木这一派10个人从本部带到索尼音乐部,创造可以与从事软件的一伙人一起开发CD—ROM的环境。当时在游戏机界,都采用任天堂的在称为屏蔽式ROM的半导体上写入GAME的形式制作游戏机,而软件公司都为堆积如山的库存品悲泣。当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时,海外已处于积压品堆积如山的严峻状况。各公司都为了偿还这些债务而费尽心机。这时候,我们考虑一开始就做CD—ROM。有了CD—ROM,客人订货后三天就能做出来。如果缺货了,制作100万枚也只需要一星期。而屏蔽ROM从订货到生产出来需花三四个月时间。因此一开始我们就说,只能做CD—ROM。于是,以制造CD为契机,把久多良木君带到索尼音乐公司。

在开发上,我说如果要做新的游戏机,不用手指“啪,啪”地挪来挪去地按动,而是做成手持喷枪似的两手拿着可以操作的东西。对此,久多良木君强烈反对。如果不是像以往一样用手指操作,儿童就不会接受游戏。这个我绝对不答应。“你们再这样,就辞退。这是社长的命令。”我说。结果得以制作手持喷枪式控制器。这样一开始我们做的就是现在的游戏机形状。

有一次,杂志上登出索尼游戏机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器的文章。我对他说:“看,这都写着呢。”结果他说:“不,大贺先生,仅那一项我输了。那之外全部都是我的胜利。”

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情。这的确是他好的一面。

如今,游戏机的出库数超过2200万台,到现在为止,同一种机器恐怕制作了30种以上的型号。如果不创立新型号的话,跟不上需求,现在也是6种左右型号同时并存。创造出这么多型号的商品,是索尼从未有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久多良木君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而且,因为索尼有唱片公司成功的历史,与其说是从游戏文化本身,还不如说是以唱片文化作为出发点来干游戏的。我想这是成功的关键。

游戏机开始出售是1994年12月。据说在任天堂的领地里,索尼品牌没有用。但我们准备的10万台机子在售货第一天就销售一空。在我们公司工作的一位专务的妻子打电话给我:“有事求您。”我正想会是什么事。她说:“我想给孙子买游戏机作圣诞礼物,但圣诞前店里似乎根本进不到货。

大贺先生,为了我孙子,能不能帮我买一台。”我深感意外。

记得我回答:“知道了。”也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台寄给她了。

迄今为止,我向世人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听说成功的商品在开发阶段就有些预感。但我着手开发的产品,即使以后获得很大成功,在开始的时候,却从没有预感到它会引起极大反响。我一直是尽最大努力,然后成功地推出产品。

索尼法则之十二

专家之问互相信赖

通口晃

通口,索尼草创时期的总务及人事负责人。现在已80多岁,一个星期要到公司去几次。他还是一位志在登上日本100座名山的专业登山家。

■70多岁站在南极极点上

我喜欢山,现在还每个月登一次山。几天前和公司的小组一起登上盐见岳,前天刚回来。在山上的小屋子里用睡袋睡了两晚上,这一次相当受罪。像神奈川县的大山那么大的山,现在我仍然可以自己独自去攀登。迄今为止我已登上的山峰有120座左右。

1991年我站在南极极点上。我参加登山旅游,到达位于南纬81度的爱国者高地探险队的基地后,很偶然地机会来了。当时,小型飞机频繁地飞行。冒险家风间深志用摩托车指示南极极点,飞机载着救援物资飞来飞去。“我也想去极点,现在还能租飞机吗?”我毫无把握地问旅行导游。结果他意外爽快地答应说可以。一个人交200万日元就行。结果,我和另外一个日本人,还有美国人、澳大利亚人等5人参加了。我想这是金钱难以买到的体验,在去极点这一问题上我毫不犹豫。

虽然如此,但我不可能身上带200万日元飞到南极去。

达成事后交款协议并签字后,我们乘上了飞机。飞行时间大约为6个小时。那种感觉没有实际在极点上呆过的人大概是难以体会的。哎,那真是极其壮观的景致。

假如那时没有小型飞机在飞行的话,我就不可能去极点。我深切感受到无论干什么必须抓住机遇。

■追上美国

19岁时,我加入七欧无线电器商会。在30年代,收音机还是有钱人家才有的贵重物品。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那时的七欧无线公司比松下公司规模还大。然而与其说七欧无线规模大,恐怕还不如说是因为松下电器公司太小更恰当些。

那儿的技师长中有一位美国出生的日系第二代人内田睿,他从美国大量输入各种各样的零部件。那时日本制产品还很粗劣,相反,美国的产品非常精致。当时在PCL公司的井深先生经常来买些部件。井深先生那时已是很出名的发明家。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这位井深先生大大咧咧地走进研究所说:“这个,我拿走哟。”

就这样买零部件。

1939年井深先生邀请我:“不到我们公司来吗?一起干吧。”不用说我接受了。两年前井深先生从PCL公司转到日本光音工业的无线电部。主要是接受陆军、海军的委托而生产。在军队的技术研究所里井深先生有很多熟人,井深先生“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之类的希望都能得到满足。按委托要求做成产品是我们的工作。虽说这样,使用的那些技术已经在美国人汤姆《无线电技术》一书中写得既具体又明白。

很多产品,照着汤姆的《无线电技术》做就能做好。向外界推出时那些产品却完全像是由我们开发出来似的,那是一种假象。不过,当时就是那样,美国技术非常先进,而日本技术极其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