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17

第17章 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步骤与方向(1)

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步骤与方向,是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也是应该最具有操作价值的内容,因此,进行步骤与方向的分析更应该以实例为基础进行分析与概说。

一、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用大历史观统率历史校本研修》研究方案(醴陵二中课题组)

【摘要】课题组从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醴陵二中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研究组织分工、保障机制、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措施、研究成果、研究效果、问题与思考方面进行研究总结。

(一)、研究背景:

1、课题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政策依据)

2001年******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2003年1月,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专题研修班中下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研指导要以教学观点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重点”。这一意见说明我们这个课题研究有重大应用和实践意义。从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理论研究来看,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理论,如建构主义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广泛开展的校本研究理论等,为醴陵二中开展“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历史学在研究过程中所起到的先导性作用的价值体现了出来,也应该成为所有学科的先锋性改革的科目。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践呼唤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在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美英等国产生。“校本培训”有三个含义:①以学校为基本单位;②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③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学校是培训的主体。“校本培训”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为了满足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目标,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开放的在职培训活动。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校本培训定位。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培训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培训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使校本培训成为可能。校本培训成为中小学教师改进和转变教学行为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更能解决好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迫切需要与现行教师培训实效性低下的矛盾,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已为“校本研修”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校本课程”、“校本研究”的蓬勃兴起,是“校本研修”产生的直接原因。

2、学校的现状(实践依据):

(1)教师结构现状:

醴陵二中创办于抗日烽火中的1940年,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办学质量优异、设备一流的湖南省唯一的地处农村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学生3292人,教职工214人(在职在岗),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5人,硕士研究生毕业4人,一级教师97人,30岁以下、6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有87人,从课题预研阶段《醴陵二中专任教师情况调查》分析: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仅为35.8岁,显得年轻了;全校教师醴陵二中教龄仅为5.5年,这是学校扩大规模的必然结果;作为纯高中,从性别比例看女教师超过男教师;学校教师平均教龄12.5年,任高中教学平均教龄11.7年。

根据高中扩招,初中压缩并逐渐剥离的发展规划,大量原初中教师和近年从高等院校招聘的新教师,进入高中教育教学行列。同时,其他学校新调入一大批的教师,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校本培训,让这一大批新到高中任教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在岗学习提高的需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教师清楚新课程标准的意图、目标,积极探索新课程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策略、手段,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校本培训),逐步走进新课程,融入醴陵二中。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使一直在本校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让全校教师迅速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优秀高中教师,成为醴陵二中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需要。

目前,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新课改理念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历史科目,可以说,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力度是最大的。因而,醴陵二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进一步聚焦课题,关注课堂教学结构和手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设计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尚需进一步变革。如何分层次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变革传统的教学行为,找出解决目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对策,形成醴陵二中独具特色的历史校本培训模式,强化历史教师队伍建设,并以书香校园的方式,以全面的而不是狭隘的,以人文的而不单纯是技术的,以培养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方式来培养和形成一支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素质,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3)学校精神培育的呼唤。

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成功。教师参与变革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主动地更新观念和调整角色,而这种“内在改变”只能在教师的工作中,通过学习、研究、修炼等自我实践和学校教师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自己去建构。学校是进行校本培训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的中心和灵魂,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完全说明的。因此,学校发展主要在学校中进行,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教师培训活动植根于学校,贯穿于学校发展的过程。面对从各个地方调入醴陵二中的教师群体,如何抓住一个课题,凝聚人心,传承学校文化,进一步培育学校精神,只有通过校本培训来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这个问题。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充满生命活力。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只有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和学校精神的建设,创建学校文化,作为三湘名校的醴陵二中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二)、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①形成醴陵二中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

②形成醴陵二中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

③形成醴陵二中高中历史教师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本学科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有效途径、方式,并以人文的氛围来影响全体教师。

④形成醴陵二中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

⑤形成醴陵二中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

2.研究的基本内容

①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途径现状调查研究。

②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理念研究。

③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原则研究。

④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内容研究。

⑤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分课题的校本培训途径、方式研究。

⑥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研究。

⑦醴陵二中高中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校本培训有效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评价体系研究。

3.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⑴研究对象

醴陵二中现有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同时还涉及各相关学科教师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

⑵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为三年,实行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的方式进行,力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整体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

阶段

主要内容

时间

阶段研究内容

负责人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1年6月~7月

研究方案与计划

丁平、朱世荣

2011年8月~9月

历史校本研修理论讲座

朱世荣

2011年10月~11月

大历史观对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指导分析

朱世荣

第二阶段

实践探索

研究阶段

2011年12月~2012年1月

高一大历史观研修设计

易昭良

2012年2月~2012年6月

高一必修二大历史观研修设计与实施

谢许生

2012年6月~2012年8月

总结高一必修二校本研修得失,并完善研修内容

易晓玲

2012年8月~2012年10月

总结高三高考研修与高考契合

黎明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高一高二高三交叉课堂设计研究

朱世荣

2013年1月~2013年2月

高三交叉课堂展示与研究

陈明华

杨爱清

2013年2月~2013年6月

高一必修二研修与高三复习设计

刘新虎

2013年6月~2013年8月

总结校本大历史观研修对高考的促进作用

黎明

朱世荣

2013年9月~2014年1月

高二必修三与高一必修一二整合研修

朱丹

2014年2月~2014年6月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与大历史观校本研修复习探讨

梁维若

第三

阶段

结结题

阶段

2014年6月~2014年8月

大历史观校本研修与学校学生成长探讨

彭志清

4.研究组织与分工(略)

5.保障机制

课题研究得到了湖南省教科所、醴陵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和市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组各主研人员长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支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能力强的研究队伍。其中,行政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省、市骨干教师占绝大多数,主研人员多次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项目论文评选中获奖,在各级各类赛课中获奖,所教班级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学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筹措课题研究经费达10多万元,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开展;为课题研究配备了专用办公设备,使课题研究资料处理快捷方便。总之,课题研究得到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使课题研究获得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有力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研究措施:为了推动课题实践性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具体的研究措施。

1.校本培训

课题组通过调查,对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思想观念和组织氛围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教学组织、教学言行和教学方法、技术等行为方式。教师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受教学目标、教师职业准则、教学管理规范和学生学习情况制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周期性和个性色彩。课题组认识到根本制约和区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它主导教师教学行为方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选择和行为组织。因此,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必须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撑;二是课堂教学结构。改善历史课堂教学行为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前提,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是架设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必然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变革,进而优化教学行为。

通过摸清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对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和案例进行剖析,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提高,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三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取了以下校本培训措施:

(1)理论自修。由教科室定期编印《教研通讯》,刊登有关新课程理论材料,内容涉及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相关理论的学习研讨,如建构主义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等;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等相关新课程理论和校本培训理论组织教师自学。要求教师完成《醴陵二中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五个一”工程记载表》,落实自修计划,完成自修任务,提高理论水平,引领全校教师进行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以及学科教学能力的理论培训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