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21

第21章 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层次与实践(2)

SOLO分类的命题方法的确会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难题,首先是命题的难度增加,对每一道思维含量较大的题目,命题者都要划分出五种以上的能力层次,并且要充分考虑每种层次可能出现的答案。其次是评卷的难度增加,它要求评卷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评卷时要总体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不能够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快速寻找采分点来打分。但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既然是要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那么相应增加考查的成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SOLO分类评价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能力评价理论,它能否成功地实现中国的普及化,还有待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下来有三项工作是要进行的,一是建立起一个用SOLO分类法命题的试题库;二是加大实验的规模,收集更多的数据,以求进一步检验该方法能否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评分的方法,作为一种评价高级思维能力的方法,不可能不带有主观性,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科学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精确与模糊的关系。

作为中学教师,面对这种命题的方式,只有顺之应之,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认识与历史结论通常受到社会民主、现实政治、历史观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结论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新的史学理论的提出,新的史料的不断发现,以及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会直接改变已有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因此,历史学术分歧与学术争议对历史学术研究来说不仅是正常的现象,而且是历史学科发展的推动力。

更应该认识到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这种“基础性”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不能引入太多的学术分歧与争议。过多、过滥的学术分歧与争议的引入对于历史素养尚不扎实,真伪鉴别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有时不仅起不到开阔历史视野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茫然,有时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教育效果。我们并不是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压制和禁锢学生个性化的历史思维,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在面对明显带有学生个人倾向的观点时,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给予个别性的引导,但教师不宜在课堂上以授课的方式宣扬学术分歧中尚未被主流意识所认同的学术观点。因为求实创新在历史学术研究领域和中学历史教育领域的内涵和自由度是有所不同的。中学历史教育领域“求实”“创新”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有限。在社会处于主动变革的阶段,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排头兵”,而应该是谨慎的跟进,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出“保守”的特征。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更应该如此,培养求实创新精神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中必须兼顾的两个重要方面,顾此失彼就会影响到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推进。

二、把握好课程资源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教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它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虽然不像政治课那样直接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政治观点,但它与现实政治“血肉相连”,历史教育同国家的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一样也具有舆论宣传作用,历史课堂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之一。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历史教师的特殊使命。中学历史课堂不应该变成“自由论坛”,不能背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而变成随意推销个人片面的观点和看法的场所。2004年10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张诚研究员提出,历史教材与教学不是单纯的学术行为,必须自觉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政府行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借历史创新教育之名,导致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结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质疑甚至否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自由主义思潮的重新泛滥。因此,历史创新教育必须准确地把握、转化和传递国家的主流思想和声音。我们只有把对历史创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意识同步,才能完成新形势赋予历史教育的使命。

层次一、以形成教师与学生的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为出发点。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能失“魂”落“魄”。这里的“魂”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里的“魄”就是中国特色,即我国的文化传统、现实政治、民族心理、教育法规、师德规范等因素。

独立自由是思想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全局的、联系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教学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具备独立与理性的人格,这样也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独立理性的人格。如前文所指的五四运动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独立却不理性,在我们的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很多的时候被很多的所谓新史观教育者所吹捧。

可以举这样一个案例:有节关于《长征》公开课,教师在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要你选择一条长征的道路,你会选择怎么样的道路?然后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果是学生走上讲台,画下了一条笔直的线路“瑞金——陕北”。而教师也居然对这样的线路表示极力的赞同。不由得让人唏嘘,如此设计,看起来独立得可以,却没有半点历史的真实的理性。

历史的理性从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从高中生的要求来说,我们又必须回归到教材与课标,尤其是课标。

不妨又以案例来说明之。《鸦片战争》教学片断:

……

师:经过争论,英国政府中的主战派最终以微弱票通过,英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从你们分析中你们认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生: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走私!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师: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

生: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走私,是掠夺中国人民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师:英国凭什么竟敢远渡重洋对中国发动战争呢?

生:从前面的比较中我们知道当时英国先进、国力强大,中国落后、国力弱小。

再次打出“落后就要挨打吗?”让学生讨论。得出下面主要结论:

生: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要求把整个世界作为它活动的舞台,完成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英国向全球扩张,它不可能容忍拥有广阔市场和丰富原料的中国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所以进入近代,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落后就要挨打!而古代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不需要对外掠夺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所以唐朝没有侵略周边弱小国家。

(通过上面设置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理性思考,深入理解了进入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让学生明白,闭关锁国在近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以后是行不通的。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敢于怀疑的精神,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效果吗?还可以提出“今天的中国跟周边国家相比也算先进、强大,为什么我国没有侵略它们反而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呢?”来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战争进程——狼来了

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学生看课文,得出这次战争的特点:主要在中国东部沿海进行。接着让学生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在分析中可以插入“落后、弱小就一定失败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比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要落后要弱小,却战胜了他们,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国力、军备、国际环境、战略战术,人心向背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来进行情感的升华)

……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理性的设问与思考,教师理性的引导与分析,突破了传统,打破了常规,激发了学生兴趣,完成了三维目标,体现了理性,拓展了思维,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体现了课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