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27

第27章 用宏观人文的眼光来评价中学历史校本研修(2)

历史知识有着丰富的做人道理,如果离开了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教学和讲授来谈伦理道德,那只是一种空洞而乏味的说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能增添其枯燥感。道德与理想的典范,古今中外又何其丰富。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临终不忘嘱托“同志们仍须努力”的孙中山;“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正如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像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品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是我们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

(五)、以历史的发展来分析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意识教育是历史教学独特的教育功能。“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简而言之,我们认为,历史意识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历史学习而形成的对社会的看法。

历史意识涵盖面极广,它包括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意识等。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意识的养成需要多次的思维碰撞,需要无数次的心灵沟通。如果我们在每一堂课中都能挖掘出一两个思维的交汇点,让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分析、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用全球视野、人类视野来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认清世界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社会成员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之所在。

(六)、以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态度,激发理性与独创性思维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充分发挥学生能力的良好环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我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这种认识和结论,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见解,不见得就符合历史课本或传统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定性,更不是对历史教科书提供给我们的观点和看法的认证,它是多样性的和开放性的,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精神,就是在这过程中培养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为“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和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提倡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从某一角度评价历史人物,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南唐后王李煜的评价,如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荒淫无道的君王;从文学家的角度来看,他却是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这都体现着学生的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当然,对同一事物,同一历史现象的观察角度可以不同,但这些不同角度所体现的评价标准是相同,那就是“历史事实”。应该说明的是,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时,必须竭力避免“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有选择的“乐从”,使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产生人文关怀,进而提高人文素质,并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只有放手鼓励学生,真正关注学生,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学生的个性思维、见识和认知水平,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发现和提高的。

二、教师与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共同体的共同发展

校园文化共同体蕴涵着一个理念的双重指向,即共同体理念关照下的“改造的主体”、“改造的对象”两个方面。其根本旨趣在于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出发,重新审视教育的主体结构、教育的实体形态以及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反思教育共同体现实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为缺乏哲学思考的教育实践活动注入理论素养,进而在批判教育共同体现实生活世界各种弊端的过程中探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途径与基本策略。教育共同体具有结构开放性,它既是实体概念,也是关系概念,是实体与关系的统一。无论是从群体类型、组织形式还是从特定交往关系的维度来理解,“教育共同体”都一直存在于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事实上,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建立一种普适的、理想的教育共同体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产生正是这种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具有典型性。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是必然趋势。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本的研修,在宏观历史观下的研修也一定要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因为历史是一门人文的学科体系,其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以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历史学为切入点,拉动学校文化的发展,无疑是可行的,可以想像,一个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工,都喜欢读书的学校,其文化品位一定是很高的,创办书香校园一直是领导者的期望,同时也是社会的期望。

文化评价是对当前学校文化状况进行判断的活动,就是要根据新时代教育目标的要求,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对学校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内容以及达成目标的过程或程度和社会价值进行判断,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文化评价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弄清楚学校文化的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可以借助一系列测试工具或调查访谈来理解学校文化的现状。比如对教师的集体访谈可借助以下问题来讨论、发现学校文化的类型、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我们学校文化的领域(专业合作、共同分权、效能感和自主决策)哪一方面最强?我们为维持或提升这些领域做了些什么?我们学校在这些领域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作为一个学校共同体,我们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点什么?通过一系列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文化的基本现状与层次,为下一步文化的建构找到切入点。

在历史教学中,一个经过校本研修,尤其是一个经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充满了理性色彩的历史教师群体,很容易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和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文化的继承和演变,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以历史价值观为己任的历史教师群体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会来得更加迫切,由此促进全体教师在确立符合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前提下,积极发挥个体特长,努力发展教学特色;在实现教师文化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使所有的教师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我们也知道,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体现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学生虽然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以人文素养见长的历史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分析学生发展潜能、个性特长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积极培育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向上、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学生文化。这也就是师生共同进步,而形成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正确与理性化。

全体教师的共享、共生、共荣,成为一个学校的共同价值取向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历史观所具有价值已经呈现出来了,用历史文化来融合教师视野的教师发展,更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特征和目标要求。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的文化,共同体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决定其成熟并有效运行的,乃是在共同体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学校文化,这种学校文化最终将汇聚为学校的传统。这个传统也就成为了这个学校所独具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这种传统中,那些能够为学校以及同事作出贡献的教师将享有最高的荣誉,不同的学科也会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权威以及若干个学术中心,使整所学校欣欣向荣。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性化不言而喻,这种人本是工作本身所要求的人本,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在教育这个层面来看,从事人的活动,往往是最为复杂的,而又是最具有人性的,因此,以宏观的历史观来培养的教师,无疑是能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脉动,并可以用全局的而不是孤立地来看学生,来看学生的学生与生活,来看学生现阶段的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学科建设、学术扶植为出发点,以培养教师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的目标,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在宏观的历史观下,宏观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背景中,我们的教育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开放与精致的教育体系,全员学习、全程学习,成为这个文化共同体下的共同追求与习惯,那么以校为本的研修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与目标。

这也就能实现完成好课程要素、课程思想和理念的重构,实现教育哲学观、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的变革,实现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题模式、课堂教学操作的转变。真正体现教育的三个转变——从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坚持教育“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