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26375500000048

第48章 升职:鲤鱼跳龙门的故事(22)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传说他刚正不阿,十分不满朝廷的昏庸腐败,所以不愿为官,而隐居到四面环水、竹青松翠的西湖孤山。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20多载,终身未娶妻,他的眼前只有梅林一片,身旁只有鹤鹿为伴,又因他一生酷爱梅花,他所创作的诗画多以梅花为主题,所以后代的人称他拥有“梅妻鹤子鹿家人”,林逋穿行于西湖的林间水畔,与自然对接,物我两化,过着清心寡欲、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使自己的诗情得以升华。

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使人们一无所系、了无牵挂、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人们便寻求一种自我内心的平衡与调节,求得内心如流云,如朗月,使人世间的静躁与我无关,借以保持一份悠闲雅致。

【原典】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释义】山林是优美的地方,一旦有了私心杂念就变成了俗市;欣赏书画是高雅的行为,一旦贪恋痴迷就成了市侩商人。所以,只要心地纯真没有污染,就是身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也如同在仙境一般;心中牵挂太多,即使处在快乐的环境中也如同在苦海中一样。

【解析】俗与雅,苦与乐并不在于事物和环境的本身,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受。《维摩经》有言:“心静则佛土也静”,意思是说俗雅完全出于心的反应。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考中进士,当官之后,经常侵吞一些公私财物,有人对他说:“先生学问富有,却贪吝不已,岂不担心后世名节有损?”王鸣盛心中早已有自己的道理,说道:“贪鄙不过得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自信文名可传世百年后。口碑已没,而著作长存,我之道德文章犹自在也。”王鸣盛所写的书中有许多慷慨激昂的话语,原本他本身并不是那样想的,当然也不那样做,那些语句不过是为了掩饰他贪婪的卑鄙行为而已。王鸣盛心有贪念,却说得冠冕堂皇,话语虽然漂亮,但难解心头的贪念。心无系恋,不用表达在口头上,口头上说得最响亮,恰恰想掩盖自己的“系恋”之情,这也是做人的虚伪。

苦与乐、雅与俗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可见,心态的调整,道德的修养才是能否摆脱凡尘俗世的关键。无门和尚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假如我们能作到这些,那么就永远生活在乐境中而不为物欲所苦。

【原典】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释义】每当周围环境喧闹嘈杂的时候,平时记忆的东西,都会忘得一干二净;每当周围环境清闲宁静的时候,以前遗忘的东西,又会忽然浮现在眼前。可见宁静和浮躁稍微区分,昏暗和明朗顿时截然不同。

【解析】李鸿章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在吵杂的环境中,人的情绪一定浮躁,大脑一沉懵;环境宁静,心情平静,精神自然集中,思考也就自然周密。

乾隆时期的中进士钱维城,曾经担任过刑部左侍郎的职务;乾隆乙丑年间他得中状元,被选为翰林。钱维城天性聪敏,但却甄别考试交了白卷。仁宗皇帝觉得气愤难平,要将钱维城绳之以法。傅文忠劝仁宗皇帝道:“钱某汉文优长,尚可宽缓。”于是,仁宗召来钱维城,让他站在台阶下,立刻出命题考他,结果未用一刻钟,钱维城就把文章写完了。仁宗很欣赏他的才能,不但未加处罚,反而任命维城到南书房任职。

钱维城在考试上交了白卷,是因为他当时心情紧张的缘故,“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而忘”。当仁宗皇帝让他一个人在台阶下应答的时候,他的才情毕露,毫无障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源泉。急躁的时候、喧闹的时候,往往会使人的心智迷惑,而静谧恬适之中,才情则会横溢,灵性毕现。所以,不可拂意则忧,顺意则喜,志得则扬,志阻则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不能成就事业的。

【原典】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释义】芦花当被,雪地当床,就像睡在浮云中,保全了一份宁静的气息;竹叶为杯,饮酒赋诗,吟风弄月,自然远离了尘世的繁华喧嚣。

【解析】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曹操在戎马倥偬之余,也意识到“吟风弄月”的雅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孙一元博才广识,踪迹奇谲诡秘,虽然他只是布衣平民的身份,却声名远播,名动海内。孙一元站立如玉柱,须髯飘动,风神俊迈。当他寓居杭州时,大学士费宏告老还乡。从东来的途中,听到太初声名,特来拜访,却正好遇上孙一元在午休。

知道有人来访,孙一元故意迟迟不起,过了很久,费宏坐等更为恭谨,他这才出来。但是他见面并不感谢费宏登门拜访。临走时把费宏送到门口,并不与费宏道别,却把头扭向东边望着说:“海上碧云起,遂接赤城霞,大奇,大奇!”费宏出来,对车夫说:“这种人我一辈子也没见过!”

孙一元高卧,心入太虚,凡尘缛节一一消除,其胸襟超脱,绝尘高逸,实在是无人可比的了。再看身边平日汲汲于追求名利的小人,他们只知道使自己衣食住行,豪奢丰足,他的心却早已自然而然的世俗化了。反之,处于清寒淡泊的境界,倒有着无穷的趣味。

【原典】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释义】超凡脱俗的方法,就在涉历人世之中,没必要离群索居与世隔绝;明了智慧的功用,就在费尽心思之内,没必要断绝欲望以致心如死灰。

【解析】佛家所谓的出世之道,并非厌世弃世,而是要人处于世间和人交往,不陷溺于名利。不染于世俗,就像莲花生在淤泥里,不被淤泥所染,反而开出清净洁白芳香的花朵,这才是真正的出世之道。追求形式的本身未必不是在沽名钓誉。

仁和人王澄,身为农民,但从小写诗作书。他在服役当差使时,因在府门屏风间写了一首咏马诗:“一日行千里,曾施汗马劳。不知天厩外,谁是九方皋。”得到太守的赏识,而名声大作。王澄服役期满回杭州后,官员请他当幕僚代笔,他坚决推辞,无心为官了,只愿在湖山间吟咏诗篇,最后终老湖山之中。

王澄作咏马诗,是以千里马比喻自己,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伯乐,说到底是入世的,充满人间烟火气息,正是因为他的入世,最后他出世避仕。

现实中,许多人认为出世之道,就是居处深山幽谷,和世人断绝往来,过着猿猴麋鹿的生活。他们认为这就达到了出世的目的,其实大错特错。我们是人,是带有社会交际性的高级思维动物,要是违背这一本性进入深山幽谷,去过孤立的生活,按着做人的道理来说,只不过是把自己退化成木石一般的物质罢了。这不但不能说是出世,而是真正的厌世弃世!

【原典】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释义】只要身心经常处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的荣辱得失都无法左右我;只要身心经常处在宁静的环境中,人间的是非利害都无法欺蒙我。

【解析】《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喜爱荣华,悲痛污辱,夸张利益,忧愁损失,终日为外欲而摇动心神,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放于恶处。

相传,很多年以前,在章水罗汉峰上的古寺中曾居住着一位老和尚,并且他一住几十年。但是和尚不识字,每天只是忙于砍柴种地。每当有游客来时,他都拿出一杯香茶献给游客,然后又拿起工具干活去了。有的游客劝他:“不妨稍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一起随便聊聊。”老和尚总是回答说:“没时间!没工夫!”他就这样过了许多年。一天,他用手指在石头上写下四个大字:“今日方闲。”刚刚写完,石头便开了,老和尚走进石头便入定了。很快,石头又合上了。这种情形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和尚在世时,每天浑浑噩噩,只知道辛勤地种地干活,明明受了欺负,却毫不在乎,也不计较。时间长了,人们便相互说:“这和尚心地厚道,我们别再戏弄他了。”

《临江仙》一词中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会笑谈中”,这利于帮助自我调节,防止陷入功名富贵的迷潭,难以自拔。世人常把“无为”挂在嘴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一个人处在忙碌之时,置身功名富贵之中,的确需要静下心来修省一番,闲下身子安逸一下。这时如果能达到佛家所谓的“六根静净,四大皆空”的境界,就会把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抛到九霄云外。

【原典】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释义】我不希望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心他人用功名利禄来引诱我呢?我不与人竞争高低,又何必恐惧官场中的宦海危机呢?

【解析】古人云“善泳者死于溺,玩火者必****”,“香饵之下必有死鱼”。可见古今官场,真是陷阱处处,荆棘丛丛。

朝廷议政时,有一大臣上奏折,说苏州混乱难治,于是,朝廷便任命况钟为苏州知府,赐给他玺书,授以全权,让他放手整治。况钟上任初,假装不善言语,通判赵忱放肆无礼,他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一个月后,他突然把府中所有的小吏都召到衙门,大声列举出某日发生某事,某人盗窃,某某人所干某些坏事,都一一拿出真凭实据来。群臣闻言大惊,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谁也不敢再作声。于是况钟处死了6个罪大恶极的官吏,陈尸街头。然后又视犯罪程度的不同,革除了贪婪残暴的属官五人、平庸懦弱之辈十余人的职务。经过这样一番整顿后,吏民震惊,谁也不敢再有越轨行为。此后,苏州的治安很好,管理严密,再也不像以前一般混乱了。况钟察吏有术,就在于他的心境恬淡平和,他又不贪图荣华富贵,又不想去强求升官晋爵,所以,他在仕宦途中能保持公正廉明,根本不在乎官场中所蕴藏的危机。

一个人如果不希冀官场的升迁就自不会去投机钻营,不会去阿决奉承,就会无所畏惧,那权势又奈我何?陷阱对于想图功名者来说才是陷阱,而对于轻名利者则不是陷阱,权势对于小人,对希图荣达者自有一番诱惑。所以,劝戒人们为人处事要想不误蹈陷阱踏荆棘,最好是把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都看成过眼烟云。

【原典】多藏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释义】聚财越多损失越大,所以富有不如贫穷那样会使人无忧无虑;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可见为官不如平民那样逍遥自在。

【解析】人生就这么怪,生于治世,天下太平,贵者难尽情作威作福,富者也难得不义之财;处于乱世,暴富显贵多了,贼盗也多了。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一旦从金字塔上跌下来,就如掉进无底深渊。人处富贵之中能思贫贱之乐,足见其平日修养,但许多人在贪求富贵时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朝画家史忠,17岁时才开始画画,“忽通诗词,画山水木石,纵笔挥写。情豪侠负气,不喜权贵人”。他的女儿早已定下婚约,到了出嫁年龄,但因婿家贫寒,无力迎娶。于是史忠想了一个计策,上元节时,他假称要观灯,携妻与女儿来到婿家。到了婿家门前,呼婿出拜,留下女儿,他与夫人大笑而去。他曾作一首七言绝句:“痴老平生性僻疏,胸中尘垢半是无。岁寒起坐烧银烛,写个江山雪霁图。”诗中表现了他不嫌贫爱富的高风亮节。

其实,人没必要把贫贱之事放在心上,应多想想自己生老病死时只盼望能多活一天,只盼能在白云下散散步的情形,争名求贵,夺财争富之心自然会平息。这并不是说富贵可厌而贫贱可爱,实在是因为世人多半知道富贵的利,而不知道其害。仅知道贫贱的苦而不知其乐,明白了贫富的利害得失,就知道富贵不足贪,贫贱亦不足厌。无官一身轻,无财不担心呀!

【原典】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释义】只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有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古人说:“不再知道自我存在,如何知道外物可贵?”又说“知道身躯不是我的,烦恼又如何侵害我?”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解析】以“物”为贵,不以“我”为重。这是古人的处世哲学,强调无我、无为的多,突出自我、自私的少。如果人能达到无我之境,明白自己不如外物之可贵,就不起贪心。

释迦“十大弟子”之一阿难,由于受到一个小沙弥嘲讽,离开了摩揭陀国,去吠舍釐城,摩揭陀国国王听得此事,于是带领数千兵马疾驰追赶,准备将阿难请回去,摩揭陀国国王将人马驻扎在河南岸。吠舍釐国王听说阿难前来,心中十分欣喜,同时又听说摩国国王带军队来追,便也带大队人马来抢。两军对峙,旌旗蔽日,残杀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