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26375500000051

第51章 升职:鲤鱼跳龙门的故事(25)

一次,桓温属下升为郡守设宴饯行,罗友却姗姗来迟。桓温问他为何后至,他说:“途中遇到一鬼,被鬼所揶揄。鬼对我说:‘只见你送别人去做郡守,不见别人送你去做郡守。’故此来迟。”桓温听完,便知他心意。

现实中,有人因人生短暂而花天酒地,有人因死的恐惧而忧心忡忡。罗友笑谈丢官无食,在于他心情超脱,看轻官场名利,因此,他才显得清正,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破生死,摆脱了世俗的纠缠,做到了超然物外。

【原典】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释义】优伶艺人搽脂粉抹口红,一切美丑都决定在化妆笔的笔尖上,转眼间,歌尽舞毕,曲终人散,美丑何在?下棋在棋盘上激烈竞争,一切胜负高下决定于下棋落子上,转眼间,棋尽局了,子收人散,胜败何在?

【解析】人生如戏,粉墨登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惟妙惟肖,逼真得很。可刹那间的舞台,序幕拉开,维幕降下,一批又一批的角色上上下下。人生就是一盘棋,在围攻酣战中,争胜负,分雌雄,等到棋子大乱,棋盘上的妙阵奇谋,精心神血,转眼便成了枉费心计。

一代女皇武则天,14岁被选入宫,太宗死后,她曾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又让她还俗,并将她重新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进宫之后,先是联合皇后共同翦除高宗的宠妃萧淑妃;后又唆使高宗废了王皇后,立自己为正宫。高宗多病,她便插手朝政。

高宗死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第二年废除了唐中宗皇帝。公元690年,更名名曌,改国号为周,废睿宗为皇嗣,自称“圣神皇帝”。她前后执政时间长达50年之久,死后被埋葬在陕西乾县乾陵。她的陵墓前有高宗述圣碑、无字碑各一座。据武则天遗言,她的是非功过,都应该由后人评说,故而不在石碑上写文字了。

妍丑胜负,毕竟是过眼云烟,是非曲直,又有何人评判呢?回转头来,一切都成了空。可见,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不足百年,转眼即逝,兴衰胜败,弹指之间。又何苦费尽心机,谋富觅贵而不择手段呢?所以,人间的富贵贫贱,成败穷通,是非得失,真是不足挂齿!

【原典】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释义】当意志不坚时,应当断绝于尘世的喧嚣,让自己看不见物欲就不会心神迷乱,以便领悟到心灵澄静的本体;等到意志坚定时,应当混迹于世俗风尘,既使看到物欲的诱惑也不会心神迷乱,以此来培养自己圆通机变的灵性。

【解析】孔圣人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钱塘守官蒋堂和余杭禅师是好朋友。余杭禅师每次来拜谒蒋堂,都骑一头黄牛,市人觉得奇怪,禅师却神色自若。

一天,蒋堂挽留禅师,说:“明天府中会有宴会,您当然不喝酒,但能为我稍留一天,款谈清话吗?”余杭禅师答应了他,蒋公非常高兴。

第二天,蒋堂派人请余杭禅师,禅师却已经留下一偈离开了。偈语说:“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惟有白鹭鹚,见我常来此。”余杭禅师在冬天不拥炉,用荻花作圊球,把脚放在中间。客人来,一起用,暖气逼人。他在秋夏喜欢观赏月亮,盘膝坐在大盆中,浮在水上,自己转大盆,吟笑达旦,习以为常。

余杭禅师在俗世中自在,在山林中也逍遥。可见,对一个品性已定,思想成熟的人来讲,必须学会适应各种环境,以磨练自己。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做人有自己的准则,就难以迷失方向。

【原典】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释义】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常常离尘索居来求取安宁,却不知道避开他人便是执著自我。心中着意求静,反而成了躁动的根源,又如何能达到人我一视同仁,动静皆忘的境界呢?

【解析】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器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样得来的宁静并非真静,因为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欲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离,就表示你内心还存有人已、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所以,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

南安岩俨和尚的师父名西峰。西峰在庐山真庙时,有云豁禅师,是奉先深公的得意弟子。只有清凉智明禅师和他齐名,称深、明二上座。岩俨和尚常用佛教偈语教化人,偈尾一定是“赠以之中”。世人不能测度他的用意。岩俨和尚临终对众人说:“你们应当明白妙性廓然,原本没有生灭,只是表现为有去有来,你们还怀疑什么?我今日生,现在正是时候。”于是向右侧着卧在床上,就坐化了。

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

佛家说,如来亦即自在来去,无所谓来,无所谓去,就是因为他去掉心中的妄念,真正达到了无我相无人相的境界,心境空寂,自在明静。陶渊明的:“结庐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又得返自然”才算是静的真义所在。

【原典】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释义】人生的幸福与苦恼,都是由自己的意识所造成,所以释迦牟尼说:“私利欲望强烈就是火坑,贪婪爱恋沉溺就是苦海,一个纯净的念头会使烈焰变成水池,一个警悟的念头会使航船登临彼岸。”意识稍有差异,境界就会立刻改变,怎能不慎重呢。

【解析】佛家云:“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人一旦起了利欲之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坠入火热的地狱。人一旦沉溺于贪恋,就会沉沦到无边的苦海中去了。

明代的名僧祩宏认为,古人大彻大悟之后对禅理所作的理解,横说竖说,正说反说,显说秘说,一一都符合佛的精神,都是一些真话实语,不是老庄的虚幻寓言能够相比的。佛法刚传入中国,崇佛的人逐渐多了,儒者出于世俗之道和自己地位与利益的考虑,非议佛教也算在情理之中。佛者出于出世之道和自己利益的考虑,反过来非议儒学,这也可以理解。其实儒与佛并不相抵触,而如果能够相互吸收借鉴则更好。现在僧人中只忧虑佛法不盛,却不知道佛法太盛,这样并不是僧人的福气,如果僧人略微节制谦让一些,这才是佛法之所以能久存于世的真正原因。明白这一点,就不该两相非难,而应当互相赞赏才对。

可以看出,祩宏的观点就是强调学佛者、修禅者应当正信、正念、正行,一念之异,境界顿殊,正念才是学佛的法门钥匙。人幸福与否的决定条件虽然有物质基础、生活环境、人生际遇,等等。但我认为,人的幸福和精神愉悦、理想、追求更为密切。

【原典】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释义】绳索可以锯断木头,水珠可以滴穿石头,作学问的人必须加倍努力求索;水流达到水渠形成,瓜果成熟瓜蒂掉落,修心学道的人一切任凭天赋悟性。

【解析】俗言说:“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无论对任何事情只要不倦不息,努力不辍,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凡事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如同孟子所说的“堰苗助长”终致一无所成。愚公移山的寓言,人人皆知;头悬粱、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